今天分享《历史的天空》
是讲柳宗元,上文书我们讲过文宗韩愈,提到韩愈,就不可能不提柳宗元。十几岁能诗善文。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共同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被贬开始十几年流放生涯。《江雪》表达了柳宗元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把孤独写如此高度恐怕只有柳宗元了。柳在永州10年写出《永州八记》,是文学造诣最高的10年。柳刘互通书信相互鼓励打气。反思不到位,继续被贬反思。言多必失。刘因为一首诗被贬贵州,柳被贬广西柳州,柳申请和刘互换贬地。可见刘柳友情之深,共患难才是真朋友。
韩,柳,刘是唐朝文学铁三角。柳宗元发动了古文运动,以倡导自己在文学上的主张。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论和文学主张。在文章内容上,针对骈文不重内容、空洞无物的弊病,提出“文道合一”、“以文明道”
作为柳州人真的有点惭愧,之前只知道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却不知道柳宗元被贬来柳州后为柳州人民做这么多实事
柳州虽历史悠久,但直到唐代这里一直是经济落后,教育缺失,民情愚昧的蛮荒之地。直到柳宗元上任才慢慢解救负债奴婢。
柳宗元上任后,亲手创办了很多学堂,采取各种方法鼓励小孩积极念书,从根本上提高民族的素质。
开凿水井,让从来不敢打井的柳州,接连打了好几眼井,世世代代靠天吃饭,靠喝雨水和河水长大的柳州人,从此喝上了干净甘甜的地下水,这不能不说是柳州人民的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家也有一口井,那水真的是冬暖夏凉,这几年受到环境影响才不再用井水。
开荒建设,柳州城外有着大片大片的荒地,柳宗元以父母官的身份,号召组织乡间的闲散劳力,开荒垦地,种树种菜,鼓励发展生产。有了足够的土地才能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和蔬菜,人民的生活才能走出饥饿和贫穷。
柳宗元病死于任上,时年才46岁,做了许多好事,故柳州人拥戴他,在他死后用贵重的木材为他做棺材并护送到山西老家。据说到山西需要走几个月,等到了打开棺材重新殓装的时候才发现柳公的遗体依然完好无损,因此柳州棺材沾上柳宗元的名人效应声名远播。至今世上还流传着“吃在广州,穿在苏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的民谚
后来老百姓修建了“柳侯祠”纪念这位曾经的父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