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糠伴侣
文俊发(甘肃)

今天在书柜里查找资料,偶然翻出了尘封在书柜四十年的结婚证,结婚证在书柜里沉睡了四十年大觉依然鲜红如新,可我夫妻二人四十年的风雨历程在我脑海中汹涌澎湃,历历在目。弹指一挥间,二人己少年青春江湖老,风华佳人两鬓斑。历经风雨春秋,沧桑岁月,也算是弥足珍贵的红宝石婚姻了。

回首四十年来一路相伴,风雨兼程,携手并肩,同舟共济,共度艰难岁月,饱尝人间辛酸,穿越两个世纪,横跨沧桑时空,吵了半辈子,斗了半辈子,爱了半辈子。谁也没有战胜谁,谁也没有离开谁。彼此恩爱着,彼此折磨着,彼此忍让着,彼此幸福着。我不是她心中的白马王子,她不是我心里的白雪公主。性格的差异,爱好的差异,文化的差异到现在已然如故。虽经四十年不离不弃的岁月磨砺,各自尽最大努力改变自己的脾性,但山水好改,人性难移。彼此都改变不了自己和对方,只好千方百计尽最大努力去适应对方!
我们是上世纪的一九八二年七月十一日结为伉俪,既有父母之命,也有媒妁之言。一张鲜红的结婚证绑架了一对风华正茂的青春,在那激情四射的年代,我们属晚婚晚育的当潮儿,计划生育搞的如火如萘,我们的青春就在那时绽放!
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都住在祖宗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原始窑洞,当时我穷得家徒四壁,唯一的家产就是联产承包,分田到户时生产队分给的一条毛驴,结婚彩礼是父母备了一席饭请来乡亲们凑助的。七月十一结婚那天大雨倾泻,预示着我们婚后要风雨同舟的人生经历。结婚时连条床单都买不起,土炕上一张芦席便是洞房,一身不合时宜的新外罩便是我的婚装,内衣全是旧的。所以每当看到别人结婚的时尚,夫人便满腹牢骚,至今给我捎言语代剩饭的挖苦埋怨。因为我岳父是教师,夫人娘家日子比较富裕,她自小过惯了富有生活,一到我的穷家庭吃不了我家的苦,受不了我家的穷,因而婚后时常以泪洗面,难以适应由奢入俭的生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门不当户不对。一去娘家便哭哭啼啼叫不回来,闹的我脸面无光,无地自容,非常尴尬。恩重如山的岳父岳母经常送来米面油接济扶持我的生活,令我万分感动也十分难堪,毕竟一对年轻人接受老人的资助礼上不恭。但面对当时的贫困,我也很无奈,经常给夫人说好话赔不是哄她开心以笼络挽留住她的不安之心,唯恐婚姻裂变,穷人取个媳妇实在不容易。为报答岳父岳母之厚恩,我尽力给岳父岳母家帮忙干活,深沟挑水,长坡担粪,耕种收碾,大山抬树等等,因为那时岳父岳母己年近苍苍,两个内弟年龄尚小。并从那时起我从心底和骨子里发誓要用自己的汗水改变家庭贫穷面貌,拼出一片天地,过上让她幸福的生活,活出个样来给人看,活出自己的尊严。从此我豁出自己的力气拼命挣钱,外出搞副业,下井钻煤矿,深山修道路,家里种烤烟,使尽浑身解数尝遍了天下疾苦,品足了百味人生。我在外面肩挑日月挣钱,她在家中手转乾坤持家!夫妻二人同心协力,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付出巨大艰辛,加之政策向好,日子慢慢有了转机,逐渐解决了温饱。一九八四年我们的儿子降生了,给家庭注入了勃勃生机!一九九0年竭尽全力建起了五间新瓦房,告别了窑洞,迁入新居,我的女儿就是在新房诞生的。一对儿女成了夫妻过日子的动力杠杆,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创业,终于迈上了小康之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计划生育政策是基本国策,提倡一孩化,把已婚生一个孩子的育龄妇女强制性史无前例,惨无人道的做绝育手术,谁也难逃此劫,莫言的小说《蛙》只所以能获诺贝尔奖,就是他在作品中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现状。那时我有两位老同学在医院工作,冒险给我开了个结扎假证明,幸运蒙混过关,才使夫人免了一刀之苦。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后怕,否则就要缴纳昂贵的超 生社会抚养费,不缴便袭击拉人强制手术,抬门扭锁,家什抵债司空见惯。由于当年的过激行为加之人们重男轻女的封建观念,导致现在青年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致使很多大龄男青年找不到对象,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不良后患。
一九九二年,我买了辆古城三轮车开始下海学经商,在新房里开了小卖部,并给供销合作社代销化肥,我每天赶集摆地摊,夫人在家务庄稼,经营小卖店,哄孩子。当时手头拮据,只能滚雪球,由小到大,进货少量多次,薄利多销,勤进快销,童叟无欺,诚信经营,因为自己是黄连水里泡大的,深知农民的苦衷和来钱不易,对顾客态度热情,服务周到,所以生意顺风顺水,信誉很好,手中略有积蓄,二00五年在街上买了套楼房,家中土地转包他人,把妻子儿女都接到街上专心做农资生意,供孩子上学读书,彻底摆脱了农门,一直至今。一对儿女学业有成,儿子上了军校一直在部队服役;女儿上了甘肃工业大学,现在西安供职,他们都远走高飞,各奔前程了!我和夫人依然经营着生意,每到春夏季,忙碌的饭都顾不上吃,迟一顿,早一顿,饥一顿,饱一顿,天天顾客盈门,门庭若市,应接不暇,虽苦犹乐,乐在其中!

吸烟是我最大的不良嗜好,特等烟民,从天黑抽到天明,天阴抽到天晴,春夏抽到秋冬,衣服被烧的七窟隆八眼睛,为吸烟经常被夫人骂的狗头喷血,赖蛤蟆跳门槛,既伤屁股又伤脸,自知理亏,无言可对,曾发誓几次戒烟均未成功,而且烟瘾愈来愈大,每天吞云吐雾,满房间烟雾缭绕,把牙熏黑,把手熏黄,嗜烟如命,好像一时不抽烟人命就在眼面前。气得夫人常用最恶毒的语言阻咒漫骂,经常冲突,火药味十足,我只得回避三舍,溜之大吉,避免引发战火。几十年来,她在我心目中的印象始终是“三好一坏”:茶饭好,针线好,卫生好;对我的脾气简直坏透顶了。十分苛刻,蛮不讲理,横行霸道,胡搅蛮缠,无理取闹,但对待其他人就是另一幅面孔,既热情又温柔,既大方又宽容,人人夸她贤惠,个 个都说有德行,令我不可思议,琢磨不透。孔子说: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在我以为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说话办事没主见,穿着尖尖鞋,处事最难缠。四十年的较量,最终我成了她的手下败将,败的一塌糊涂,败的体无完肤,输的彻头彻尾。被她拿在了马下,自认不如,甘拜下风。她说二我不敢一,她说东我不能西。你要打她,她说男人的手是用来打江山的,不是打女人的;你想骂她,她说你是秀才死了埋颠倒了,臭文从屁眼里出来了,把人气得怒发冲冠,拿她没治。因为你若战胜了她,她便软暴力,硬惩罚,三天两头不做饭,嘿唬不喘,出进吊着脸子,罢工罢饭罢交流,并恶人先向儿女们告状,儿女们都站在她妈一边,木匠的斧子单面砍,电话上把我数落一番,说你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知识分子不要和她妈一般见识,不要惹她妈生气,他妈辛苦半生不容易,好男不跟女人斗,你惹了他妈他们在外不愉快,你也沒有好果子吃。挂完电话想想也是,男子汉大丈夫不和妇道人家一般见识,于是抹下尊严给她赔个不是,让他贵手高抬,大人不计小人过。谁知每次的退让使她更加变本加厉,得寸进尺,唯她独尊,蔑视了我的人格存在,更加得理不饶人。

现在的女人比男人们吃香的多,不是儿子接去享福,便是女儿叫去带孩子,留下男人们独守清静,夫人一走,满满的失落和寂寞,顿觉百无聊赖,没人说话了,没人陪伴了,没人做饭了,转出转入,魂难守舍,生活没了头绪,乱了方寸,几天把家搞得乱七八糟,不知从何下手,火炉烤干馍,白开水止渴,才想起来夫人把面擀的薄筋光,把汤煎得红辣汪,碗里捞的稀少香的好吃喝,才觉她的喋喋不休是一种美妙的精神奏乐,她带来的是幸福和快乐!难怪老人们说:家里有三宝,薄田丑妻烂棉袄。
历经四十年含辛茹苦,相濡以沫的漫长岁月,历练了夫人的坚强毅力,对家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日常手头不停的劳作着,嘴里不停的唠叨着,活全让她干了,人全让她得罪了,摸了锅底摸锅沿,忙了外头忙家里,养了大的养小的,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全是她一手操持,长年累月奏响着锅碗瓢盆交响曲,一年四季操心着柴米油盐酱醋茶,家里离开她就全乱套了。
悠悠岁月,欲说生活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
四十年坎坷岁月凝聚成了红宝石婚姻,使得宝石更加晶莹鲜红!四十年风雨同舟使婚姻的小舟向着金婚,钻石婚的彼岸继续乘风破浪,一路高歌!


文俊发,男,汉族,甘肃正宁人,年己花甲,乡土文学作者,以农村文学见长,经常为农民呐喊,作品贴近生活,很有底气,深得读者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