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的雷鸣(组诗)
作者/李江南
◎于无声处的雷鸣
1921,静谧的南湖
一只乌篷船掩藏着地下火升腾
一个《宣言》如同幽灵
包裹着难以置信的破天雷鸣
黑暗的世界
即将被黑手赶走
农奴戟也将扯挑去豺狼的狰狞
12个人
代表了五十几个人
掀起四万万人怒吼的雷霆
于无声处,但不沉默
地下的火运行,运行,运行
◎南昌城头的雷鸣
武装的革命
爆发于南昌城头的枪声
硝烟的味道
熏蒙了国民党残忍的心境
以血还血
党把握住了枪杆子的扳机
吼出自己的第一声
由此,秋收起义
井冈山的星星之火
燎原出艰苦卓绝的血色斗争
江河湖泊,雪山草地
七根火柴的故事
斑斓于中华儿女奋斗的征程
◎遵义点燃的领航灯
昨天还脚踏着泥泞
今夜酝酿着新的憧憬
遵义会议
发人深省地找到了救星
从此,北斗指路
红军奔向了黄土高原的热土永生
再不是夜盲骑瞎马
再不是枪哑刀锈路难通
面对一股左冲右突的铁流
黄土再不暴戾
张开双臂欢迎党的红军
确立大本营
啊,党发出
“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的雷鸣
抗日的怒潮
在大江南北大河上下平原山岗
狂涛漫卷大浪翻涌
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地道战地雷战密林里青纱帐
到处是杀敌的呐喊,爆炸的火药桶
黄河在怒吼
那位“船夫”的黄河大合唱
震撼着每一寸土地上的心灵
海纳百川
正义必胜
还记得1945年8月15日么
那是多么开心的日子
无数的鸟儿都飞翔在胸中
党的旗帜舒展开褶皱
抖动着胜利的欢舞雷鸣
◎西柏坡的雷鸣
还记得
河北的小山村西柏坡么
从那里爆发的
何止仅仅是一声雷鸣
辽沈、淮海、平津
怒吼的炮口
清算了蒋家王朝的恶贯满盈
每一门大炮,每一杆枪都发出了
山呼海啸般的隆隆雷鸣
呜呼哀哉!赶跑了
一代祸国秧民的枭雄
◎天安们广场的雷鸣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
宛如一条彩带
牵出东方的黎明
似黄昏又不是黄昏
旗帜的海洋浪涛汹涌
欢呼声犹如排山倒海般的雷鸣
翻身解放的人们
喜悦的泪水
浇灌着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迸发着无限的豪情
从此啊,山不,再高
水不再阻挡千帆竞发的航程
领袖高呼“人民万岁”
撞开了两千年封建枷锁的固封
无畏的人民
真正地站立起来
有了令环球艳羡的尊严和姓名
啊,农业、工业、科学
两弹一星
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展露着五颜六色的新容
“借问瘟君欲何往
纸船明烛照天烧”
神州大地
处处是悦耳的歌声
几乎
绝迹了腐蚀的蝼蚁、蛀虫
因为啊
横空了史无前例的雷鸣
◎人民大会堂的阵阵雷鸣
欣慰的是,十八大
党有了更新的领路人运筹擘画
秉承马列主义刷新旗帜
继往开来地指挥党群勇敢冲锋
无论是根深的污泥浊水
还是刚露头角的溃烂浮萍
都败露在党的火眼金睛
一条条铁律透视了龌龊的原型
党的肌体越来越健硕
因而开创了脱贫近亿人的千古勋业
建树了中华历史第一棵苹果树的丰盈
看吧,大会堂的灯光里
洋溢着幸福自信的中国梦
十九大迈出的步伐
每一步都踏出了摧枯拉朽的雷鸣
啊,从一中到六中“两个确立”
丰碑似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抓铁留痕地打造着百姓的心愿
纤夫般地躬身铆劲儿拉紧了纤绳
领袖的心里
想的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和笑声
想的是中国复兴的脚步
想的是经济发展丰收的田垅
想的是啊人类命运共同体
团结迈步合作共赢
是啊,君不见有的人躲在阴沟里咬牙跺脚
诅咒中国的钟摆踟蹰骤停
遗憾的是
“十四五”开局的步履鸣响苍穹
敌对者哟收获了一枕黄粱
外加一记耳光的疼痛
是啊,那一山冬日的松
那些渴望在雪中殷切的等
昨日的夜早已经衰老
然而新征程的曙色正当年轻
听吧,第二个百年的大幕
刚刚拉开一条靓丽的缝
昆明的列车奔向了万象
一路刮起了中老迅猛的长风
天宫太空首次授课60分
天地之间科学交流其乐融融
冬奥会即将吹响号角
泱泱中华将和世界一起沸腾
期待党的二十大走进我们的生活
那又是一个新的里程
啊,感觉壬寅猛虎提前伸出了虎爪
料想这虎下手肯定很猛很猛
像铁锤、像霹雳、像雷鸣
其实啊,这雷鸣是我心中的神圣
是我们党步伐的永恒
我是党的一小块不顶点铁片
吸附在党的磁铁上
分享党勃发的雷鸣拥抱整个心灵……
李长生,笔名李江南,1947年二月出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退休前是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干部。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省音乐文学会会员。现住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