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拔河比赛有感
文/ 刘新川
如同初冬里的一把火,学校近段时间组织的拔河比赛,烧火了校园内外。每逢大课间比赛时,操场上人头攒动,个个神采飞扬。有手中挥动班旗的;有额头系上红丝带的;有俩人扯起横幅的,散发着亮丽的色彩。清脆的哨声,欢快的笑声,高亢的呐喊声此起彼伏,迸发着徂徕印堂学子们拼搏向上的生命激情。
星期四,五年级举行的那次拔河比赛尤为激烈。当时小操场上,四年级的比赛刚刚结束,同学们的欢呼声,跺脚声融成一片。
在其他年级同学们的急切盼望下,比赛即将开始了。五年级的运动员精神抖擞地上了阵,摆好了姿势,成“丁”字步式,用脚顶着脚;身子往后倾,两眼注视着对方,双手像铁钳一样紧紧地抓住大麻绳,只等裁判员的号令。
裁判员宣布了比赛的规则,然后正式开始。哨声一响,同学们就使出吃奶的劲,像一只只猛虎似的,又如一头头斗牛似地死命地往后拉。看得出来,有些同学肌肉紧绷,筋脉突出,一会儿工夫脸上就渗出了汗珠。好多同学的手都被绳子勒得发红,他们还是咬紧牙关,忍着疼痛,一个劲儿地拉着。对方同学们手上的筋脉突兀,身上的汗毛发直,头发竖起,额头上汗珠滚滚。双方进入僵持状态,过了好一会儿,绳子中间的红带子稍微慢慢向五一这边移动了。他们班的啦啦队员见到这一情况,高兴地大声喊到:“加油!加油!我们快要胜利了!”对方见情况不妙也不甘示弱,在他们啦啦队员的助威下,他们的队员也一个个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有的鼓着腮帮,有的一边使劲拉一边吼着。绳子上的红带子又移向了他们那边。眼看到手的胜利又离五二班远去,五二的啦啦队员急了:“不好啦!加油!身子往后倾!使劲—”嘿!这一喊还真管用,绳子又渐渐移向了五一这边。“一、二、三,加油!一、二、三,加油!”啦啦队有节奏地呐喊着,五二班的队员们劲儿也好像越来越大,红带子一点一点地向五一班这边移来,任凭对方怎么使劲都无济于事了。
随着裁判张爱乐老师宣布的“五二胜”的声音,胜利的五年级一班立即为他们的胜利而高呼:“啊!我们赢了……”这种声音,既是胜利的声音,也是团结的声音。它,在天空中久久回荡着。
而五年级一班的同学们呢?他们喘着粗气,一副不服气的神态,他们在那里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失败的原因,准备着下一场的比赛。
看到这种情况,我感到很欣慰:因为他们并没有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我想:参加拔河比赛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种集体活动。可以增进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精神,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利的,也能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拔河是非常有意义的:拔河能使人们团结,在拔河比赛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只要大家把力量团结起来,力量就可以变得大起来,无坚不摧的。团结就是力量。
但同时我也认为:拔河比赛不能仅仅是赛场上一次搏弈,一次在高度协调一致下,同心同德,全力以赴竞技的比拼,一次团队凝聚力、向心力的竞争,还应该是一个班级精神风貌、人文素质、文化理念淋漓尽致的展示。让孩子有一颗平常心,胜不骄败不馁,不管胜负如何,都要尽力而为就对了。有时,失败也是人所必须学习的功课。因为,人面对失败与胜利时的心态各不相同。所以,任何经历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我们教师要引导孩子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输赢。比赛或游戏重在分享过程中的快乐,而不是最终的结果。要告诉孩子,输了不要垂头丧气,下次还有赢的机会。还要引导孩子弄清原因,以便改进。赢了之后,也要让孩子关注对方的感受,抚慰对方。
当然,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我们也不要特意追求输赢,而是要特别在意于班级每一个孩子要自我表现的参与意识,在意于班级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尊严,在意于班级每一个孩子的参与过程的情感体验,在意于自身在团队中生命价值的闪光体现。在为荣誉和尊严而战的比赛中,每个人感受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份量,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满足他们精神上的需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尊严地昂首挺胸站在无数目光注视着的赛场上。为此,我们不应该精挑细选精兵强将,而是让孩子们轮番上场,人人有份,特别注意阳光容易忽略的角落,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这种注重人本,追求对人性、灵魂、精神的关注,对孩子们生命中幸福指数的追求,让每一位孩子的心灵都充满阳光,温暖的和谐。老师要教育孩子们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自我扬弃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表现出一种自信、超越、从容、淡定的气度和胸怀,只有真正懂得如何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对待比赛的过程和结果,在意于比出精神;比出风格;比出团结;比出和谐的精彩,才能彰显出我们老师做人做事的品位和境界。
【作家简介】刘新川,笔名沧海一浪。中小学高级教师,泰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泰安市诗歌学会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齐鲁文苑》副主编、《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作品散见于《山东教育报》《初中生作文》《语文天地》《泰山文化》《歌风台》《泰山诗人》《泰山文苑》等期刊以及《山东教师队伍》《齐鲁文苑》《孔子文学》《双馨文苑》《汶水之滨》《滇峰之巅》《云山文学社》《都市头条》等十几家微信平台。人生格言:天道酬勤,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