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历史传奇:盗贼与班头(下)
作者:朱海明
播讲:南屏晩钟

快过年了,白进宝琢磨着要大摆筵席,把知府老爷也请过来,好好热闹热闹,在永安城里也露露脸。对,就这么办。忽然狱卒来报,那小孩儿又不吃不喝闹了起来。白进宝估摸着又有好事儿了,便急忙进了监牢,只见小孩儿哭得眼睛红肿气堵声咽,好饭好菜扔了一地。白进宝嘿嘿一笑,伸出了耳朵——
小孩儿止住哭声,说:“大叔,银子够花了吗?”
白进宝一笑,说:“君子人不爱财,越多越好。小兄弟,还有吗?”
小孩儿暗暗咬了咬牙,说:“有,还有一小半儿。不过,有件小事想请你帮忙——”
白进宝一拍胸脯,说:“没说的。小兄弟,说吧,啥事儿?”
小孩哽咽几声,说:“大叔,我想娘了,想回家看看娘。”
白进宝吃了一惊,迟疑的说:“这,这怎么能行。”
小孩儿冷冷的说:“看来,大叔既不讲义气,也信不过我。那一万两银子就算喂狗啦!”
白进宝脸一沉, 说:“放屁。我怕你小子耍花招儿,糊弄我。”
小孩儿忙说:“大叔放心,我家就在城外三里庄,看了娘就回来。如果不回,你就到庄里何寡妇家,连娘带我一块儿抓。”
白进宝沉吟良久,提出个条件,亲自押送小孩儿回家。
天黑以后,白进宝监押着小孩儿来到三里庄,走进一家小院儿,眼见小孩儿同一个中年妇女抱在一起,儿一声娘一声哭得昏天黑地,哭得白进宝直抹眼泪心头一软,嘱咐小孩儿天亮前必须赶回去,随即独自回了城。
天刚亮,白进宝从窑姐儿丫小红的热被窝里爬起来,忙不迭地赶到监牢,那小孩儿正躺在草铺上呼呼大睡呢,这可心总算放了下来。
忽然一名捕役来报,知府大老爷正在大堂上大发脾气。原来,近日无事,胡鹏正自寻思:自从抓住小孩儿,一个多月没发生盗案。难道扫清风真是那个小叫花子?怎么可能呢?管他是谁,只要不出案子,永安府平平安安就行啦。不料大财主陈大富又来报案,昨夜扫清风又来了,他的两百根金条没了踪影。胡鹏当堂严命白进宝马上追查,务必在十天内把扫清风缉拿归案。白进宝答应一声出了衙门,猛想起小孩儿允下的宝贝还没拿到,立即返回监牢伸出了耳朵……
十天过去了, 虽然没抓住扫清风,可是再没发生盗案,胡鹏也好,豪门大户也好,过了个平安无事的安稳年。白进宝心里惦记着小孩儿的金银财宝,刚过初五就来到监牢,伸出了耳朵——
小孩儿说话了:“大叔,存货快没有了,想办法把我放出去,我保证你财路不断。”
白进宝沉思良久,说:“你要说话算话。”
小孩儿嘿嘿一笑:“我是那种不讲信用的人吗?”
几天后,白进宝趁着胡鹏高兴,提起小孩儿的事:“禀大人。卑职已经查过了,他本是三里庄一个放牛娃,家中还有寡母何氏,请大人开恩,是否让他取保候审,或者干脆放了。”
胡鹏想起半个月前扫清风重新现身之事,肯定与牢里的小叫花子无关,何必留他白吃饭?当即发话,放人。
小孩儿出狱了,当天安晚上,白进宝按小孩儿说的,又到城外沙柳河桥洞里取出五十根金条,回家继续做发财梦了。
一晃过了正月十五,永安府的盗案又连了起来,只是再没发现扫清风的字条。白进宝心中暗喜,整天盼着那小兔崽子出现在眼前。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 连个人毛也没见。他沉不住气了,悄悄来到三里庄小孩儿的家,只见到破锅冷灶、一张炕席,那母子俩早已不知去向。白进宝猛想起脑子里曾闪过的一连串疑点,只惊出一身冷汗,急忙跑回家去打开暗室搬出箱子——啊!里面空空如也,只放着一张纸条,上写着:“取出财宝为革命,留下金条二十根。明朝民国成立后,功劳簿上有你名。 扫清风”白进宝一阵目瞪口呆,许久才想起小木盒,那里果然放着二十根金条。哦,革命党好厉害,这小兔崽子还算义气啊!
两年后,反清义军攻克永安府,胡鹏当场毙命。白进宝和十多个贪官恶霸被押赴刑场,正要开刀问斩,一个全副武装的青年义军飞马而来,口中大叫:“刀下留人——”
白进宝猛抬头,不禁叫了一声“好小子”,哈哈大笑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