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句容状元李春芳探秘
▓ 李洪文
(四十八)《西游记》五十二回“敕封又赠美猴王”预言李春芳死后皇帝赠其“太师”称号和“文定”谥号
“敕封又赠美猴王”一句见《西游记》五十二回:
自小生来手段强,乾坤万里有名扬。当时颖悟修仙道,昔日传来不老方。 立志拜投方寸地,虔心参见圣人乡。学成变化无量法,宇宙长空任我狂。闲在山前将虎伏,闷来海内把龙降。祖居花果称王位,水帘洞里逞刚强。几番有意图天界,数次无知夺上方。御赐齐天名大圣,敕封又赠美猴王……
为什么说“又赠”呢?
因为之前已经“御赐齐天名大圣”。
玉帝先前御赐孙悟空“齐天大圣”的情形是怎样的呢?
见《西游记》第五回:
悟空大喜,恳留饮宴不肯,遂与金星纵着祥云,到南天门外。那些天丁天将,都拱手相迎,径入灵霄殿下。金星拜奏道:“臣奉诏宣弼马温孙悟空已到。”玉帝道:“那孙悟空过来,今宣你做个齐天大圣,官品极矣,但切不可胡为。”这猴亦止朝上唱个喏,道声谢恩。玉帝即命工干官张、鲁二班,在蟠桃园右首起一座齐天大圣府,府内设个二司:一名安静司,一名宁神司。司俱有仙吏,左右扶持。又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外赐御酒二瓶,金花十朵,着他安心定志,再勿胡为。那猴王信受奉行,即日与五斗星君到府,打开酒瓶,同众尽饮。送星官回转本宫,他才遂心满意,喜地欢天,在于天宫快乐,无挂无碍。正是:仙名永注长生箓,不堕轮回万古传。
既然玉帝已经说“宣你做个齐天大圣,官品极矣”,又“外赐御酒二瓶,金花十朵”,《西游记》五十二回为什么还要说“敕封又赠美猴王”?难道“极品”之外还有更高“品级”?
原来,“齐天大圣”“官品极矣”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官拜“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即官居正一品,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敕封又赠美猴王”一句中的“又”字预言李春芳“仙逝”之后,皇帝又将敕赠其“太师”称号和“文定”谥号。
为什么说会有此预言呢?
↑ 本文作者请教江苏大学人文学院原党委书记兼院长笪远毅教授(右)。江苏大学笪远毅教授、赵永源教授和苏州大学金振华教授共同参与了《乾隆句容县志(校注本)》审稿工作。
句容市史志办公室《乾隆句容县志(校注本)》出版说明。
首先,李春芳居住在“花果山”“水帘洞”,继承“清廉”之家风,是一位“清官”。
孙悟空的原型就是“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孙悟空居住在“花果山”“水帘洞”,而“水帘洞”在“花果山”正南,“水脏洞”在“花果山”直北,两洞在方位上是南北相对,“水帘(廉)”和“水脏”在意思上也是相对,即“水帘洞”之“水帘”二字与“水脏洞”之“水脏”二字意思相对,故“水帘”二字有“水清(廉)”之意。(见前第33篇)
“水脏洞”在“花果山”直北,“水帘洞”在“花果山”正南,均见《西游记》第二回:
“众猴叩头:‘告上大王,那厮自称混世魔王,住居在直北下。’”
“悟空道:‘休走!借你口中言,传我心内事。我乃正南方花果山水帘洞洞主。你家什么混世鸟魔,屡次欺我儿孙,我特寻来,要与他见个上下!’”
《西游记》第二回孙悟空特别强调“水帘洞”就在“花果山”的正南方,影射李春芳祖籍祖贯就在句容茅山,且就住在大茅洞(水帘洞)附近。《李氏家谱》第二十卷·第宅:“先世从无锡迁句容,卜居承仙乡之朱壒村,去县治四十里,茅山之阳,率湖之侧。”“茅山之阳”和“花果山正南方”相吻合。故《西游记》全书之中孙悟空反反复复强调自己祖籍祖贯就在“花果山”“水帘洞”,就是反反复复影射李春芳祖上就是句容茅山人,且就住在茅山大茅洞附近。
如《西游记》第一回:“祖师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猴王道:‘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第三十五回:“行者道:你认不得我?家居花果山,祖贯水帘洞。”第五十二回:“祖居花果称王位,水帘洞里逞刚强。”第六十三回:“老孙祖住花果山,大海之间水帘洞。”第六十七回:“祖居东胜大神洲,花果山前自幼修。”第八十六回:“祖居东胜大神洲,天地包含几万秋。花果山头仙石卵,卵开产化我根苗。”第九十四回:“老孙祖居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父天母地,石裂吾生。曾拜至人,学成大道。复转仙乡,啸聚在洞天福地。”(见前第22篇)
其次,李春芳是“官封弼马”,是皇帝亲自任命的一位“属马”的首辅大臣。(见前第26篇)
“官封”影射官家(皇帝)亲自任命,据《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三载:“嘉靖四十年二月辛卯朔。吏部言礼部左侍郎缺,请推补。得旨,不必会推,严讷升本部左侍郎,李春芳填注部任,董份代春芳掌院事。”据此,李春芳是被皇帝钦点正式成为朝廷大员。
“弼”有“辅”之意。《说文》:“弼,辅也。”《后汉书·伏湛传》:“柱石之臣,宜民辅弼(左称辅,右称弼)。”《书·说命上》:“梦帝赉予良弼。”大明首辅、句容人孔贞运《崇祯丙子句容李氏家谱序》:“文定辅弼世穆两朝相业。”《明实录·穆宗实录》:“隆庆五年四月壬辰朔……上切责桢等轻率妄言,排谤辅臣……上报曰:卿辅弼元臣,忠诚体国,朕所眷倚。”故“弼”字影射李春芳是辅弼大臣,官至首辅。
第三,李春芳既是“状元宰相”,又是“太平宰相”。其“有声词林”,钟爱“文定”谥号。(见前第11、26篇)
李春芳“有声词林”,有安邦定国之才,是“太平宰相”。《明神宗实录》(卷一五〇)可证:“癸亥予原任大学士李春芳祭葬,仍加祭四坛。赠太师,谥文达。荫一子尚宝司司丞。春芳为人醇谨阔大,有声词林。典礼佐铨,建树表表。其入纶扉也,当分宜专恣之后,一以忠诚镇静剂之事。先帝五年代华亭秉政,同事为新郑、江陵而能上成君德,中协寮友,下戢庶司,寅恭匪懈,默赞昇平之治,称太平宰相云。”
李春芳万历十二年三月十九日去世,大明朝廷初谥“文达”。
“文达”后又改谥“文定”,见载《贻安堂集》十卷墓志铭中。
“文定”谥号不算最高规格,为什么要改呢?因为李春芳偏偏喜欢这个“定”字。
李春芳是嘉靖二十六年丁未科状元,官至首辅。“定”字有“安邦定国”之意。“文定”二字,又有“文才勘定”之意。中国科举史上有两大高峰,一为嘉佑二年科举,一为嘉靖二十六年科举。嘉靖二十六年科举,被称为“大明第一榜”,除了状元李春芳而外,还有张居正、王世贞等七十多人物史书留名,在整个大明朝是空前绝后的一次科举。谥号“文达”改“文定”,从《贻安堂集》李春芳的门人许国(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和门人王家屏(吏部左侍郎东阁大学士)所撰的《李春芳墓志铭》可以推测出他们参与了谥号的修改,他们修改的最大依据应该就是《西游记》第九回的“李定”。因为李春芳在“李定”名中已经对自己死后的谥号做了明确暗示。(见前第11篇)
《西游记》第九回中的渔翁张稍和樵子李定是两个“贤人”,都是“不登科的进士”,写一手妙词好诗,却说“散道词章,不为稀罕”,口气狂妄,此两人究竟是谁?
根据《西游记》中“藏名”“藏字”“藏号”“藏茅山”的手法,李定的《鹧鸪天》中“紫李红桃梅杏熟”一句藏有“李”字,《蝶恋花》中“红瘦绿肥春正暖”一句藏有“春”字,《闲时》诗中“喜来策杖歌芳径”一句藏有“芳”字。则李定即是李春芳之影射。
那渔翁“张稍”是何人?
“张”有“李戴张冠”之妙用。“稍”字,同“艄”。有“掌舵人”之意。“稍”字,由一撇加“木”和“肖”构成,隐射“一位李贤人”之意。“张稍”即影射姓李的掌舵人。《明实录》称李春芳是“太平宰相”,他曾是朝廷的掌舵人,故有此影射。故“两个贤人”“一个渔翁”“一个樵子”均隐射李春芳。
第四,讽刺张居正“官居宰相望王侯”,生前授予“太师”称号,死后想“封王”,僭越礼法。
见《明实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五):
(万历十年六月丁亥朔。日有食之。)
丁酉。叙辽左大捷功,进元辅居正太师,荫一子锦衣卫;世袭指挥同知次辅四维太子太师,荫一子锦衣卫;世袭百户时行太子太保。各兼官如故。居正等疏辞不允。
第五,根据礼制,首辅大臣领“少师”“太子太师”衔,去世之后,官方皆加赠“太师”衔。故“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预言自己“仙逝”以后,朝廷会“敕封又赠”“太师”。
《明实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四)可证:
(万历七年二月丙子朔。)
乙巳。复前任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高拱原官。葬祭半给,不差官。拱,河南郑新人。才气英迈,遇事能断……万历六年卒于家,祭葬止半给。又二十余年,嗣子上疏,得旨以疆场功赠太师,谥文襄,荫一子。
《明实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六)也可证:
(万历十一年四月壬子朔。)
己巳。原任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徐阶卒。阶,松江华亭县人。弱冠登嘉靖二年进士第三人……穆宗即位,与高拱交恶。拱予告阶满十八年考,进少师兼太子太师,赐敕褒谕,宴礼部。乞骸骨,赐驰驿归。既归,拱再入执政,修憾于阶。三子皆被系。拱罢事乃解。至神宗即位之十年,阶年八十,遣行人即家赐玺书褒谕锡金币及绣蟒服。阶事 上恭谨,上有所委使,通夕不敢假寐,能以宽大广上意,优假言路,人人皆得发舒其志,士大夫多称之,竟以寿终,恩遇不替。
赐大学士徐阶祭九坛,复加四坛,妻赠一品夫人,沈氏并祭,遣官治葬。赠太师,谥文贞,荫一子尚宝司司丞。
作者在茅山崇禧万寿宫拜访九霄道人余志成道长(左)。
第六,李春芳“温厚”“清廉”“厚培国家之元气,以开太平之业”,青史留名。
李维桢《李文定先生集序》有:“佐徐文贞和衷共济。既当国,益务崇宽大,恪守旧章。休息乎无为,海内受清净和平之福,而士亦仰德顾化。”
于慎行《太师李文定公文集序》:
“当嘉靖末一二棅事之臣袭用严峻以奉威灵,天下凛凛莫知所措,盖元气几於斫削矣。自徐文贞以宽政佐我穆皇,民稍稍恬愉,沐浴德泽。公继其后,益用博大优柔,和辑中外,天下熙熙,如履华胥,如游化日。迨公罢相后,继者锐於治功,更操名法之指,绳约天下,天下又几重足一迹。盖先后数十年来,政俗之大较如此,而方内晏然若覆盂以迄於今之綦盛,则公於其中三四年间休养滋息之力也。譬诸四时之气有风霆之击抟,有霜雪之肃杀,而盎然有阳春之和,游於六合之间,以妪育万物不使凋腓,则是公能厚培国家之元气,以开太平之业也,功不细矣。”
第七,“太平宰相”李春芳“忠贞爱国”,为大明谋划“万世基业”,去世之后再赠“太师”称号属于当之无愧。
李戴《李文定公<贻安堂集>叙》:
“穆皇帝在御时,李文定公为相,登崇俊良,简拔幽滞,筹画边围,节缩度支,诸所赞襄,大者且不暇更仆,无论纤细。当是时,海内蒸蒸称人安矣!”
朱赓《<贻安堂集>叙》:
“盖吾师李文定先生之相穆皇帝也,於时庙谟宏远,政本澄彻,田峻工女,自得于穷坞万里之外,而殊服译语委颖易世悼烁哉。綦隆之际乎则皆先生赞襄力也。盖天下歌舞之迄今如一日焉不朽何必文,乃其上弼主德,中定国是,而下诏群吏,皆先生所用文以佐。”
既然如此,李春芳去世之后,预言有没有实现呢?
据万历十二年七月十三日《原任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李春芳赠谥制诰》: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锡命酬庸,晋陟公孤之峻;易名节惠,载荣华袞之褒。故德厚者数隆而功高者赏懋,彝章特举,激劝攸关。尔原任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李春芳性资端慎,学问渊纯,廓雅度于休休,存小心于抑抑。轮魁甲第,载笔词垣。北门领侍从之班,东观专校雠之任。宣劳讲幄,弘启沃于先朝,陟贰铨台,殚寅清于邦礼。遂参密勿,入赞枢机,克训志以交修,后先丞弼亶,鞠躬而尽瘁,夙夜忧勤。方倚重于黄扉,遂致归于绿野。勇退可嘉,芳声未泯。兹闻奄逝,良用悼伤。恤典肆颁,宠章滋备,特赠尔为太师,谥文定,锡之诰命。於戏,元勋硕辅,仪刑丕著于三朝,显秩懿称,纶綍永光于百代。幽灵如在,明命祗承。
“特赠尔为太师,谥文定”一句,则李春芳预言如愿以偿矣。
总之,《西游记》五十二回“敕封又赠美猴王”预言李春芳死后皇帝“敕赠”其“太师”之衔和“文定”谥号,此为今流行本《西游记》是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所校定完稿的又一铁证。
镇江市图书馆颁发作者《收藏证书》。
李洪文·《句曲诗综》等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