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广东省名中医孙升云教授学术经验学习班开班

2021年12月10日--11日,为加快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建设,推广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大力发展广东省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经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批准,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养生保健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广州举行。本次会议由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主办,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委员会(筹)、孙升云广东省名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承办。本会旨在组织省内中医药界、大健康产业界同仁组成专业养生保健队伍,促进广东省中医养生保健事业发展,让更多人享受中医养生文化所带来的福祉,同时依托相关产品更好地将中医养生保健文化推向世界。据介绍,此次参加人员可获得继续教育项目Ⅱ类学分3分。

加快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与体系建设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吕玉波在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致辞时指出,中医养生保健分会的成立符合时代需要,符合社会需要,符合民众需要,是大势所趋、万众期待的成果,对孙升云主任委员提出的专委会工作宗旨表示认同和同意,并期盼专委会能够协同所有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及委员等专委会组成人员,践行其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艺术化、现代化、时尚化的工作思路,引领广东省中医药从业者,共筑中医养生事业的蓬勃、中华中医药产业的繁荣,助力全民健康。同时,代表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表达了对中医养生保健分会的祝贺。

广东省名中医孙升云教授在致辞时表示,《内经》有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主收藏,冬不藏精,春必温病。暖冬虽好,但不合时节的气候对我们的身体也会造成危害。“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强调,要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加快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制定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养生保健机构走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村和家庭,推广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人民群众需要中医养生,更需要规范的中医养生知识和方法
“作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医养生与亚健康防治》的主讲人,我常年从事中医养生学的教学和宣传活动,线下在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主题班、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羊城学堂”、广州市科协广州科学大讲坛、南沙公安分局、暨南大学老干处、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单位做中医养生公益讲座50余场,线上课程目前已经超过10万人选读,讲座如在广图“羊城学堂”讲课,单次课观众达37万余人次,课程还上线学习强国平台,供大家免费观看。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中医养生,更需要规范的中医养生知识和方法,因此我们有契机向省中医药学会申请成立一个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委员会,组织省内中医界同仁组成养生保健队伍,促进我省中医养生保健事业发展”。孙升云教授如是说。

孙升云教授进一步表示,其实,通过对中医文化、中医养生的宣教,让广大人民群众深刻的认识中医养生的内涵和正确方法,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养生知识的需求,了解正确的中医养生和健康养生方法,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未来,我们将走进学校、机关、社区、企业、家庭、乡村等,通过下社区、下基层,通过开展各种的养生宣传和养生讲座,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认识,对健康中国的认识。
中医养生保健委员会成立后,今后的5点工作思路
孙升云教授介绍,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养生保健委员会成立后,今后的工作思路主要有以下5点:
传承精华。加强对古典医籍中养生保健文化精华部分的挖掘、梳理和提炼。
守正创新。用科学的眼光对待中医养生保健文化,要“出人、出书、出产品”,用发散性思维促进中医养生保健事业的发展。
艺术化。应用现代融媒体手段,加大下基层、进社区力度,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中医养生保健文化。

现代化。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去转化中医养生保健文化中的内容,特别是具有广东特色的南粤中医养生文化。
时尚化。创制更多的养生保健器具和产品,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中医养生保健,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
多个主题报告分享中医养生与健康养生
会上,多个主题报告分享中医养生与健康养生。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金世明主讲了主题《中医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智慧与方法》的内容;广东省人民医院王昌俊教授主讲了主题《易精变气调情醒神——七情致病的智慧与方法》的内容;广东省名中医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孙升云教授主讲了主题《中医文化与健康养生》、《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等的内容;南方医科大学罗仁教授主讲了主题《基于活态传承的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模式》的内容;深圳宝安区中医院主任医师周鹏主讲了主题《灸法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的内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陈泽雄主讲了主题《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肝硬化》的内容;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聂玲辉主讲《科普宣传在中医养生保健中的重要性》的内容。
“阳光明媚,微风不燥,暖阳让人丝毫感觉不到冬已至,大雪已过。中医药文化伟大而源远流长,至少有5000以上历史,无论是在治病上、防病上,还是在养生上,都是有确凿有效可行的”。孙升云教授说,中医药学不仅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人文品格,而且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中医药学体系不但融合了历代的人文、科学成就,还较完整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其理论原理和方法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通讯员:张灿城
责编:郭静
图片:通讯员提供
文字审核:郭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