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是一个会写诗的诗人
——杨优老师印象
文/刘玉伟
有人说在现实生活中,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写作是灵魂深处的优雅。我在没有写系列人物随笔之前,就已经有了想写杨优老师的念头。我其实对她知道的很少很少,我们从来都没有见过一面。我是2019年10月进入中国诗歌报陕西工作室的,后来又陆续进入中诗报的会员室和第八室,也是从这个时候起,她的名字不断地映入我的眼帘,我也去读她那一首又一首精彩斑斓的诗作。她是中国诗歌报的副主编,她真的是一个会写诗的诗人!
我近日又看到,她在中诗报《天安门文学》上发表的文章:《人生像一本翻开的书》。我反复地读了好几遍,从那字里行间又看到了她的执着和努力,又燃烧起了我要写她的决心。她在这篇文章中写着:“品味着这些往事,如同翻开后就再也合不上的书,封面是父母给的,内容是自己写得,厚度可能不完全由本人决定,但精彩程度却是自己创造的。”

我在反复地思索着杨优老师的这几句话,她说得既深刻而赋有哲理。认认真真地想一想,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这样。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父母养育我们成人,该怎样做人做事,该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都是由我们自己去决定和创造的。
杨优老师在我眼里,就是一个会写诗的诗人!杨拜老师是这样评价她的:“杨优是早有成就的实力诗人。多一个杨优不多,少一个杨优则会少一个正向的影响与召领则不好说。”杨拜老师的评价一点都不过分,生于70年代的她是浙江省宁波市人,她不仅是中国诗歌报的副主编,她还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青年文学家理事分会副秘书长,宁波市作家协会的会员。她的作品先后在《诗潮》、《中国文艺家》、《中国诗歌学会》、《作家天地》、《名家名作》、《青年文学家》、《鸭绿江》、《安徽文学》、《参花》、《杨子晚报》、《宁波晚报》和《新西兰华文报》、印尼的《千岛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过。她也是靠自己的实力,在正儿八经的省级和国家级正规出版社出版了《在荒原上点灯》、《微光》、《让一条河流替自己奔走》等诗集。她还担任着《时光的吟诵》等书的主编和编委。

杨优老师喜欢文字,她在诗意中抒缓着心境,她在作品里倾诉着真情。她就像绿叶对根的情意那样,深深地爱着我们的祖国。“心潮涌起/星辰点点挥洒/诗语片片飘洒/热流阵阵荡漾”(《我爱我的祖国》)。她更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枝头挂着童年的梦/把父亲的笑声/摇进温暖/一原青葱的草/闪烁着几豆露珠/蘸着朝霞/宛如母亲的泪”(《我的父母亲》)。读着她的这些诗作,你会有一丝丝的痛略过心头,眼泪也会忍不住地挂上脸颊。热爱祖国,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热爱父母,是他们把我们带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上来。
杨优老师说她喜欢美景和美文,愿用文字去吟诵岁月,去抒发情怀。她经常会在朋友圈里发一些她拍下的美景照片。她也会晒她们小区花园里的花朵和各种蔬菜,会晒女儿为她做的美食,我能从这些照片中看到她开心的样子。“有一间屋子/我在其周围种下月季、玫瑰、金桂、梅花/它们,多像我多年的好友/可以容下阳光和雨水”(《我有间屋子》)。
杨优老师生于南方,自然有南方水乡的灵秀。我虽然说没有见过她本人,但从她在朋友圈里发的照片中就能看到,她是一个圆润温婉,温熟端庄,大气优雅,又很漂亮也很时尚的女人。我突然就想起一首诗来:“江南女子,穿得如春天般的浪漫,生得若秋收时的灿烂,爱得如夏日般的热烈,长得胜冬藏时的温暖。”我和杨优老师因诗结缘,她对我的支持和鼓励让我牢记在心里。我们虽然说没有见过一面,但在我的印象里杨优老师生于江南,她也就是这样一位让我敬爱的江南女子!

我又想起来2014年7月,女儿带我们跟团去华东五市旅游,从南京到无锡再到杭州和苏州,江南水乡留给我们的印象真的很美!那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如同一幅幅山水画,秦淮河边,浣纱溪畔,运河水边,江南女子们口里说着吴越语,身上穿着百花鲜,身材如曲线流畅,凹凸有致,真似沁心润肺的靓丽风景一般。江南女子们如此,杨优老师也是如此!
杨优老师不愧是一个会写诗的诗人,读她的诗似娓娓道来的倾诉,会让你陶醉在其中。“今夜,灯火不灭/语言啊/变得如此轻柔”(《诗的样子》。“眼睛里有太多的不舍/她从水面起身/打开暮晚的身体/有无数的鱼涌出心底”(《一个写诗的女人》)。
杨优老师写出的每一首诗,她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也会打动所有人的心。“用双脚押解自己的孤独”(《高跟鞋》),“清晨写诗/诗里都是花草”(《关于秋天》),“风从心底涌出/刺破带灯光的空气”(《风来自心底》)。
杨优老师就是一个会写诗的诗人,点开搜狐网,输入杨优二字,她的许多诗作就会映入眼帘。正如贵州省清镇市作协副主席刘一珺老师在她的那本诗集《让一条河流替自己奔走》序言里写得那样:“诗,总是心灵撞击发出的火花,那是带着光的粒子,时时会找到闪烁的金句。杨优的诗就具备这一特点,读她的诗总会寻找到激动的心和耀眼的光。”。


刘玉伟,2021年12月10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