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0日上午,位于新安县磁涧镇的河南省天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态园内,技术工人高长发正在葡萄田里剪枝。高长发是嵩县人,今年他在天兴农业公司农民田间学校接受培训后,成为公司一名葡萄种植管理员,实现稳定就业。

农民田间学校是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让农民在农业技术员的引导下直接在田间地头接受培训。

天兴农业公司作为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开展合作,在樱桃苗木新品种的繁育和推广上积累了较强的生产经验。以此为支撑,企业打造了农民田间学校,开展专业培训,手把手向农户传授樱桃种植技术。

如今在全市,像天兴农业农民田间学校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目前,洛阳市已建成农民田间学校115所,基本覆盖各县市主要农业产业和特色农业产业,其中全国示范农民田间学校2所,省级示范性农民田间学校3所,省高素质农民培训基地7家。

在田间学校授课过程中,学员对种植经营中遇到的问题现场提问,专家现场答疑,实现了科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紧密结合。此外,在农民田间学校还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向农民提供标准化种植和销售服务。

以天兴农业为例,2015年以来,天兴农业农民田间学校采取技术培训、技术观摩等形式,累计义务培训周边果农3500余人,并通过引进、推广优良品种等措施,引导周边村发展大粒樱桃2万余亩。

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农民田间学校是农民学习的样板田、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下一步洛阳将从突出产业优势、加快农民田间学校管理人员和师资队伍建设、打造课程体系、建立奖惩机制等方面入手,推动市农民田间学校高水平建设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洛阳的特色农业产业推广,助力乡村振兴。(孟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