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幅尺幅的山水斗方,谷风的画作,他随时可以信手拈来的那种。峰峦叠嶂的大山黑苍相间没边没沿,近处刀削斧砍般的崖头顶天立地,远处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两岸青山对峙,树木苍翠、疏密有致,一抹轻墨一缕浮云。山虽无言,然非无声。那飞流直下的瀑布,那潺潺而流的小溪,那汩汩相涌的微波,涌一片湖水,如歌如语。村庄、稻田自然都不入仙境,一座茅屋、石上亭台、水中扁舟,屋内无人,一人亭内抚琴,二人边上茶饮,青山浮水,小舟横亘,世外桃源此景,闲适悠然此情,大千世界妙处入画来,应有也少在凡间。整幅布局经济,设色柔和,蕴情韵味。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取自《诗经》,哀怨悲情。山中常常有风,日为谷风,山风夜行。鹤鸣九泉,谷声振天。谷风鹤唳,略带怨愤,有孤群傲世之意,亦呈一飞冲天奋争之势。洛宁谷风者,书画兼修兼得,是个人物,更注定一世留名。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谷风就是一俗人,是丝毫看不出大家风范和气息的,也没有一些野狐子装狼般的长眉垂胡、肆意边幅,只是头顶亮堂点显示聪明绝顶,应该说这就是他唯一自带的文人气息吧。虽然都知道他从不在乎这个,只是一门心思做,自己执着做自己想要的,他成功了,也更好地诠释了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许是好风好雨的日子里,与谷风在借竹轩偶遇,记不得早晚,反正也不在早晚,缘分相遇性情相投,看着看着,灵性、聪慧、执着的谷风,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偶然已经成了宁人皆知将走向国展的必然,书家、画家了,于我想想心羡也心酸,更神往心间。

帘卷西风消瘦,意借谷峰清修。谷风辛苦半生,及至无忧时,却又家事五味心头,怨该怨、愤亦愤,却能心存一片静,不强为俗愁。借接送孩子的间隙,常常于借竹轩消遣,遍处书画纷纷云云,有心人耳濡目染,灵巧手步步轻就,抬笔点墨,书画双修。书字如昼风暖般舒畅,构章于简单中耐看。多为楷隶,行笔用墨,带板带眼,思有前后,落笔兼收,有气显势,锋芒不露。临帖写字时既比比划划、左左右右,又头尾兼顾、章法齐首,同时,絮絮碎总自语、喋喋释人忧,作品有古风带原味,多变化兼自修,颇有大家之范也常得誉词一片。

长风破浪时,妙在绘画中。谷风一双妙手,山水画为最妙,也为荷花。多临摹宋元古画,深研介子谱,感悟黄宾虹,出手快十分八分得,用笔妙七下八下成。作品往往有大山雄辉的巍峨,清水池流的轻波,垂钓品茗的优雅,山水相连的机巧,人物站坐的灵妙,轻轻的影、曲曲的波,情景交融、和谐天成,看在眼里若在画里。无论斗方长幅,疏疏密密、重重叠叠,浓笔层峦,淡笔远云,一方略略地挤,一方淡淡的疏,妙笔有花,因着意境与手到的作美,透出厚重的豫西风情和时代气息,总感觉让人滋味心头,如醉痴求。画画和书法是有区别的,书法写上几个字你也许就大致想象到了整幅,但画画却是不到最后一笔,你竟难以知道画画人下一笔的妙处。他画画,摇着头晃着脑,挥墨浓浓淡淡、大起大落,布局反反复复、精精巧巧,总是让人难以捉摸,也总是让人带着对下一笔的猜想,直到他大功告成,方才感觉每一笔都是点睛,都是那么的难能可贵,让人有一种非一般的感觉、非一般的好!哎,总想多唠叨几句,然觉得不大适意,门外汉到底写不出所以然,由他吧,也由他人吧,自由高人评论、众人点赞。

江湖夜雨十年灯,蜀道难,难也上蜀道。中国美院一年万里,晨暮挑灯十年苦修,功夫不负方得锦绣。自然也声名远播、名利双收,慕名者多,慕求者络绎不止。无论如何,洛宁就这个圈,花个茶碰过酒聚回场,总就想方设法相求,再好的拒绝理由都会有几分不作美,哎,完美不强求,更无须总求!如果无可无不可的应了,他也就随性为之了,也难也不难,总是这个理,也总是一份情吧。见多识广,常常也评论他人作品,直抒胸臆、言语犀利、大言不惭,似点睛、如妙语,也略有点显摆、自觉高人一等,得罪人?奈何本性难移啊!

桃李春风一杯酒,往往难却。谷风虽也不胜酒力,然总也举杯难休。三三两两人,三三两两天,三三两两酒,请是相求、聚为挚友,酒滋味情滋味都在,酒醉人人醉酒不分。将进酒常常寻理找由,三五杯总能停停休休,难得知己半酣,奈何誉词敬、难受俚语气,前后共凑,由不得也不由得,盛情难却,秉性难收,觥觥筹筹,一醉方休。此时,任尔东西南北风,情不却,事不愁,忘却孤灯,不为儿忧……但愿近时,蓦然回首,月上梢头,伊在阑珊处,一了了千愁!

九万里风鹤正举。风休住,立谷口,任凭风浪起,不为马良不休!

郭红波,笔名谷风,1973年出生,河南洛宁人,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2015年进修于中国美院随仁量教授学习山水画。作品入展获奖众多,常常刊登于各种报纸和杂志上。

作者简介:曲学军,七零后,洛宁县小界乡卡村人,喜欢书法,爱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