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庐 山 青 莲 谷
文/一愚
庐山青莲谷,是华夏文明的王者之谷,是唐诗王国的紫蕴之谷。她因你隐居庐山屏风叠而得名。你在《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中最早披露这一信息。大盗割鸿沟,如风扫落叶。吾非济代(世)人,且隐屏风叠。诗中的屏风叠,位于庐山五老峰侧,三叠泉下,是你当年携宗氏夫人,盖太白书堂,卜隐庐山的修隐之地。这里壁仞千寻,九叠如屏。时名道蔡九真屏北玄真洞修真,圣医李腾飞屏南筑庐舍歧黄。在你1320年诞辰这年的暮秋,我慕名寻踪屏风叠,这里已经没有了太白书堂和叠北叠南道观的踪影,地名也因你号青莲居士,改称青莲谷。唯存杏叶金黄,云曝飘渺,一谷紫蕴。
(一)
青莲谷的紫蕴之气,源于你扑朔迷离的身世。你一直三缄其口,直到当涂枕上托梓,才由族叔阳冰在《草堂文集序》中透出端倪: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圭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为名。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凉武昭王暠,西凉开国之君,唐朝宗室先祖。唐玄宗李隆基天宝二年(753)尊为兴圣皇帝。唐玄宗为其十一世孙,你为其九世孙,抑或十二世孙?
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为名。是什么原因非罪谪居,还要隐姓埋名?玄武门之变,李渊长子李建成,三子李元吉立毙,建成子安陆王承道,河东王承德,武安王承训,汝南王承明,钜鹿王承义,元吉子梁郡王承业,渔阳王承鸾,普安王承桨,江夏王承洛,义阳王承度,皆坐诛。这中间的安陆,梁郡,江夏,都是你一生流连难离之地,奇缘无比。难道这是巧合,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李渊还有一群幼子,最小的要比长子建成小40岁左右,正好是两代的代差。或者建成元吉还有孙子遗世。其中有无一位易名李客的幼王,非罪谪居?武周时期呢?
神龙之始,逃归于蜀。 神龙元年二月,太平公主等发动政变,迎唐中宗显复唐。历经失国之痛,李唐宗室显得宽容很多,你的父亲及其家人,才得以准许由西域返回内地,但不能居住京城,不能居住中原,只能西迁巴蜀,这又是何故?从西域迁回内地是归,不许惹事生非,只能战战兢兢,逃归于蜀,《草堂集序》用词精当。
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汉书 天文志》:太白经天,乃天下革,民更王。玄武门之变前,太史令傅奕曾密奏唐高祖,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你名白字太白,寄托着什么呢?帝兴圣之苗裔兮,朕皇脉曰大唐!
(二)
青莲谷的紫蕴,是你仗剑行侠,安邦济世的豪气幻化。在你第一次登临庐山的时候,已显露无遗。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开元十二年(724),你仗剑出蜀,历渝州(重庆),过奉节(巴东),出夷陵(昌宜),到浔阳(九江)。浔阳,长江与鄱阳湖在这里交汇,唐朝已是著名的军事要塞,商贾巨谷,文蕴之都。你叔伯兄弟众多,排行十二。你这次浔阳之行,名为看望在此经商的兄长,实则慕庐山盛名而来。慧远的白莲结社,陶潜的采菊东篱,早就令你神往。
开元十四年(726)你第一次登临庐山香炉峰的时候,你为眼前的景观震憾:白云从山涧升涌,诸峰漫失其中。飞泉在空中鸣响,却不知所踪。自若孤舟在大海深处飘渺。顷刻,一抹阳光返照,金光万道,云曝尽敛,雾淡景出,蜃影金碧。一时间,一股天地间的灵动紫气,与你心中济世安民的冲天侠气,合蕴一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首《望庐山瀑布》,脱口而出,卓绝千古。
庐山境内,有三座香炉峰。一座在山之西北,一座在山之东北,一座在山之东南,唯这座位于山之东南的香炉峰有瀑布飞逸。瀑名三叠泉,上泉如飘云拖练,中泉如碎石摧冰,下泉如玉龙走谭。离三叠泉不远处,就是你后来卜隐的屏风叠,青莲谷。你是慧眼识珠,还是与生俱缘?
此次下山,你历杨州,游金陵,归安陆。你本是一位伟丈夫,却在安陆倒插门,以白丁之身,娶了前宰相之女许紫烟。安陆十年,兆山蓄势,你收获了伯禽平阳一双儿女,结交了紫阳浩然两位至友。
安陆,是建成次子安陆王李承道的坐诛之地。从庐山的日照香炉生紫烟,到安陆的桃花流水娶紫烟。冥冥之中,是老天给你选定的护佑之所?
(三)
青莲谷的紫蕴之气,是你行大道于高堂,挽危墙于泥涂的王者之气。你一生以谢安自比,但终究没做成谢安。庐山是你的心灵驿站,隐居是为了更好地复出。
你第二次登临庐山,是天宝九年(750),与第一次隔了24年。这期间许氏殇逝,举家迁鲁,御召长安,赐金放还,让你更深地体验了理想和现实的反差,知道了行大道的万分艰难。你深有感触地写下著名的《梁甫吟》和《行路难》。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
这两首诗感情炽烈,直抒了你遭遇挫折的痛苦,和追求理想的执着,悲愤中隐寓了东山再起的决心。在安顿好山东儿女和新娶宗氏夫人后,你取道金陵,再上庐山。这一次你历时半年,游历了东林寺,西林寺,秀峰寺,海会寺,诸多景点,留下了多首光耀古今的诗章。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你这首作于游览五老峰秀峰寺后的《咏庐山》,不仅神笔勾勒出庐山特有的云瀑景观:直插苍穹的五座山峰,掩没在浓雾飘渺的白云之中,露出五个山顶,犹如五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相对而座,隔空交谈。瞬间,一道阳光照来,就象一把神奇利斧,鬼使神功,将五座山峰削成了婷婷高立的五朵金色芙蓉,映衬湛蓝的天幕,青天与金莲相映生辉。更是直抒胸臆,展示了你不畏雾障迷漫,坚定祭出太白紫剑,廊清环宇,削出金芙蓉的豪迈情怀。同时也表露了你卜隐屏风叠尘埃落定。秀峰寺,又名青莲寺。秀峰寺下,就是屏风叠。你号青莲居士,与苏东坡号东坡居士一样,因地望名称而自号?
你第三次登庐山,是陪宗氏夫人寻道李腾飞,留下了《道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飞》诗两首。其一;君寻腾空子,应到碧山家。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若爱幽居好,相邀弄紫霞。其二:多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素手掬青霭,罗衣曳紫烟。一往屏风叠,乘鸾着玉鞭。这两首诗看起来,是在写宗氏夫人虔心向道,实际上是在表述你对一个理想社会的向往,是在彰显你相邀弄紫霞,乘鸾着玉鞭的理想。
你第四次登庐山,是天宝十五年(756),携宗氏夫人在屏风叠筑太白书堂,避安史之乱。国破山河在,恨别鸟惊心。面对内贼祸国,战乱殃民,玄宗避蜀,你的心在流血,人在书堂,心忧天下,流于笔端的诗句都变得苍凉起来。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你隐居庐山,静观其变。你在等,等力挽狂澜的时机。终于,机会来了。天宝十六年(757),奉玄宗之命东巡平叛,兵临浔阳的永王李璘,派韦子春三上庐山,礼请你下山辅军。宗氏反对。你难道不知,此时太子李亨巳在甘肃称帝,远在巴蜀的玄宗也只能默认。这一次出山,注定凶多吉少。但你脉管里流的是帝室之血,下山是你的宿命。有人说,你辅佐永王,是政治不成熟,是一时冲动。我以为,你对肃宗自行登基,本身就有看法,这岂不又是一次玄武门?你对永王充满期许,你期望出现謝安辅佐东晋的结果。你不仅文气冲天,而且剑术超群,放眼大唐文武,有几人能居之右?知其不可奈何,又岂能安之若命?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你这次下山,虽然招来了浔阳系狱,流放夜郎,但终于博了一把,这是礼花于中天将燃尽自已的绽放,是汗血宝马驰骋疆场的失蹄长啸。时运不济兮,驹不逝。
(四)
青莲谷的紫气,是《草堂文集》弥久不衰的文气,是你遗存人间的诗骨诗风。
你第五次登庐山,是你夜郎放还的第二年。那一年,你年近六旬。你居高临下,放眼纵覌,只见长江浩浩荡荡,一去不返:山间云海茫茫,瞬息变幻。回想自己的一生,你出世为仙的想法又占了上风: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阳,鸟飞不到吴天长。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这首《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是你当时苍凉心境的真实写照。你终归是你,怡然的书堂,为邻的道观,相依的贤内,都不能留住你那颗安国匡世的心,你还有责任没尽。当肃宗收复长安洛阳两京的消息传来的时候,你又想到朝庭还有上将郭子仪,还有丞相宋若思,在你系狱浔阳时,他们都不避风险帮过你。还有诗友高适,也是平叛的大将军。希望的火把又在你心头再次燃起,灵魂深处,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感召着你。你终于又踏上了从军辅佐的征途。但这一次下山,你就再也没有回山,难道这就是宿命?你随即病倒在军中,后辗转当涂。宝应元年十一月(762),你病逝当涂,诗稿,李阳冰结集《草堂文集》并序。你去了,《草堂文集》犹在,你的精魂,你的诗灵,留在了屏风叠,青莲谷。
沐浴在暮秋的阳光下,感受从五老峰,从三叠泉,从秀峰寺,吹来的阵阵微风,肃立在雾气弥漫的青莲谷的画卷里,我在想:如果没有你扑朔迷离的身世,没有你行侠仗义的豪气,没有你济世安国的王气,没有你矢志入世宿命驱使,这世上还有《草堂文集》的仙风和青莲谷的紫蕴?
辛丑年十月于庐山

【作者简介】
鲍厚成,笔名一愚。长期从事文字工作,退休后以研学国学为乐。有若干诗歌散文见诸《长江文艺》《北方文化》《文学世界》《文絮》《文学讲堂》等期刊和网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