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十章长篇小说
柳笛声声(18)
夏峻 著
第十八章 惊现贼踪
针对目前公司里某些人居心叵测的阴谋,刘迪和菊花妈妈,对局势作了认真的分析和研判,决定一劳永逸解决问题,心里有了计划,二人静观待变,注意寻找解决问题的机会。
当他们在密切关注公司局势的时候,有些人却不知不觉,把机会送上门来。
这一天,刘迪在公司里处理完事,便回到别墅自己屋里准备休息一会,他走进别墅一楼,看到怀仁正在和一个中年男人交谈,自从企图拉拢自己的计划落空后,怀仁对刘迪一下子冷如冰霜,两个人轻易不见面,即使有时碰见了,也是哼一声便擦肩而过。
怀仁看到刘迪,翻了一下眼睛,表示心中的不满;刘迪对怀仁的态度熟视无睹,他清楚双方现在处于冷战状态,彼此都在寻找对方的嫌隙。那和怀仁交谈的中年男人,一直低着头,刘迪因此看不见他的面目,和怀仁这种人来往的人,不会是什么好货,刘迪不想理睬这种人,迈脚就准备往三楼上,可是就在这时候,那中年男人却不经意地抬起头来,也就是这一抬头,刘迪看到了那人嘴角旁的黑痣。那是刘迪一生中的噩梦,是他永远都不会忘记的,就是这个嘴角长黑痣的中年人,乘姑姑刘莹上厕所的机会,向自己喷吐了一口香烟,使自己一下子昏迷不醒,被这个穷凶极恶的人贩子拐走,失去了亲人,离开了家乡。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刘迪眼睛冒出火来,双手紧紧攥在一起,他恨不得扑上去,将这家伙扭送到公安部门。
刘迪在学校的电脑上,输了“熊二”二个字一查,发现这家伙竟然是公安部挂号监督公开抓捕的全国有名的人贩子,而且他们是一个团伙,有人负责拐,有人负责卖,拐卖形成了一个网络,在全国范围流窜作案,拐卖儿童多达数百例,公安部多次摧毁他们的老窝,但首犯熊二诡计多端狡诈成性,每次都会在公安的抓捕中漏网。
熊二当年拐走刘迪的时候,刘迪还是一个七岁的孩子,如今已是名大学生了,身材伟岸英俊潇洒,他现在就是站在熊二面前,熊二也认不出他来,但刘迪把熊二这副形像记死了。
刘迪知道这个时候,自己还不能惊动熊二,这家伙长期做案,积累了丰富的反抓捕经验,性情特别敏感,稍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立即逃跑,当年刘迪在曹洁的帮助下,逃脱那伙人的魔掌以后,熊二他们立即就转移了,所以决不能打草惊蛇,只能躲在暗中观察。
刘迪还想到一个问题,既然怀仁和这个熊二有交往,说不定这个怀仁就是这个人贩子的团伙成员,如果真是这样,倒是扳倒怀仁的一个好机会,这个机会不能错过,而且只要坐实怀仁是这个人贩子的成员,那即或是跑了熊二,也跑不了怀仁。
刘迪的思考是正确的,这个怀仁正是熊二这个人贩子的团伙成员,并且是其中的骨干。怀仁这家伙,年轻的时候就不正干,从小就偷鸡摸狗,跟一些江湖混混在一起,坏毛病几乎占全了。适逢当时的社会,政治斗争是中心,怀仁这号人,在当时的社会很吃香。菊花的父亲是国民党将领,菊花便成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后代,在历次批斗中,菊花都是斗争的中心人物,但菊花年轻貌美,气质修养俱佳,一些登徒子对菊花的美丽垂涎三尺,并企图利用菊花敏感的身份问题,被迫菊花就范。在这种情况下,怀仁挺身而出,上演了一出英雄救美的大戏,征服了企图染指菊花的那批人,怀仁从此在菊花的心目中树立了一个急公好义的形象,当时那种情况,是菊花人生最为困苦的时期,怀仁的行为博得了菊花的好感,走进菊花的心灵,最终和菊花结为伴侣。婚后不久,怀仁好吃懒做的坏毛病暴露无遗,两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完全不同,分歧也越来越大,夫妻关系开始恶化,到后来菊花得父亲经济上的资助,开始创业开办公司,生意越做越大,也不愿过问怀仁的生活。
怀仁对做生意一窍不通,更没有丝毫的兴趣,但他也不能闲下来啊,经朋友介绍结识了熊二,和熊二联起手来,做起了贩卖人口的生意。怀仁只负责寻找客户,把熊二拐来的小孩卖掉,他从来不出面,因而风险小了许多,他和熊二的生意是暗地里进行的,对菊花是严格封锁消息的,正是由于这样,菊花一直没有发现他这样的恶行。刘迪恨透了人贩子,正是这些人贩子,使自己背井离乡,失去家乡和亲人,如今发现了这伙人的行踪,岂能让他们溜掉?刘迪告诫自己沉住气,注意暗中监视这伙人的动静。熊二和怀仁都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举止被刘迪发现了,看到刘迪上楼了,就放松了戒备之心,二人在客厅里又密谋了许久,然后二人悄悄离开客厅。
躲在暗中监视二人行动的刘迪,立即下楼跟踪,不得不承认,熊二他们行事非常谨慎,怀仁有自己的专车,但他们为了不引人注意,放弃开专车,徒步行走,在行走的时候,不断注意前后左右,警惕性特别高。
刘迪是第一次从事这种跟踪的行动,缺乏经验,既不敢跟得太紧,恐怕万一被发现,就没有回旋的余地;又怕距离太远了,把两人跟丢了,由于心情紧张,刘迪脸上的汗不住地顺着脸往下流,他也顾不得擦一下,两只眼睛瞪得圆溜溜的。
怀仁和熊二,可能是熟路,来的次数多,行动敏捷,三拐二拐,便来到一小院,回头四下瞭望,见周围无人,便敲开门走了进去,并随手将门关上。在二人进入小院后,刘迪便悄无声息走近,仔细查看了门牌号,他知道这里肯定是人贩子的一个窝,想起了自己当年在人贩子手遭到的虐待,禁不住怒目圆睁,真想不顾一切地冲进去,他努力克制住自己的感情,在心里告诫自己,这时候千万不能逞血气之勇,那样鲁莽行动,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会打草惊蛇。
刘迪伏在门上谛听了一会儿,隐隐约约听到里边有小孩的哭声,他断定这里一定窝藏有他们从别处拐来的孩子,这些孩子和他当年一样,离开自己的家乡,失去了自己的亲人,遭受着和自己当年相同的苦难,一想到这些,刘迪的心里就如同有火燃烧,这火烧的他心里疼,不能让这些孩子重蹈自己当年的旧辙。
但究竟怎样才能把他们救出来呢?他不知道这些孩子被拐来有多长时间,如果是才拐来的,可能在这里停留的时间还会长一些;如果已经来了好些天了,那这些孩子可能就面临着马上被转走的危险。要是让人贩子把这些孩子转移到别处了,再去寻找他们,可就费上大劲了。意识到这些以后,刘迪觉得自己不能再逗留了,他赶紧返回别墅,在自己的住室里,找到纸张,写下那个地方的的地址和门牌号,迅速到派出所报案。
怀仁负责郑州这个窝点,他和熊二从事这项买卖,也不是一天二天了,风险嘛,当然有,而且很大,一旦被公安部门抓获了,那项上人头可能就要搬家,但贩卖人口是暴利的生意,所以从古至今,这生意一经兴起,就经久不衰,历朝历代的政权,对贩卖人口都是从严打击的,却总有人不怕死,铤而走险。这一回,熊二带来几个小女孩,女孩最容易出手,怀仁已经联系好了,山西和河南交界处的太行山,大山深处,有几户人家,想要女孩子,只是运送女孩子的专车,去了一个地方,还没有返回来,他们只能在焦急中等待。
熊二有些尿急,往外边厕所跑了一趟,回来的时候,脸色有些紧张,他告诉怀仁,听到街上有警车鸣笛,恐怕这个窝点被人发现,警察找来了。怀仁也有些大惊失色,连忙问道咋办,熊二瞪了一下眼睛,赶紧跑,怀仁又问道,这些娃娃呢,管他们呢,叫警察抓住了,那可是要杀头的。他们也顾不得给看守孩子的人通风报信,危急关头,自己先跑了要紧。
怀仁听熊二的话,两人离开小院,分头逃跑,他们离开小院不久,全副武装的警察,包围了小院,把被拐的孩子解救了出来,而熊二和怀仁,却凭着自己特有的警觉性,再次逃脱了警察的抓捕。
警察冲进人贩子的窝点时,附近的居民,都站在远处观看,刘迪也在观看的人群中,他看到了那些被救出来的孩子,却一直没有看到熊二和怀仁,刘迪的心中涌动着一股难言的失望,他心里很清楚,警察的行动,被狡猾的熊二察觉了,结果让这两个家伙,再次逃脱正义的惩罚。
被拐的孩子脱离了危险,这固然值得庆贺,可是人贩子逃跑了,这些人贩子一日不抓获,他们就还会死灰复燃卷土重来。好在刘迪已经知道了,怀仁就是这个人贩子的成员,自己要不动声色,继续监视怀仁的行动,他明白狗改不了吃屎,做惯了坏事的人,一天不干坏事,心里就会发慌。当他们按捺不住,再次作案的时候,就有被抓获的可能,瓦罐不离井沿破,常在河边走总有湿鞋的那一天。
关于怀仁是人贩子成员这件事,刘迪没有告诉菊花妈妈,不是刘迪不相信菊花妈妈,而是他害怕菊花妈妈沉不住气,不管怎么说,这个怀仁是菊花妈妈的丈夫,他不愿意叫菊花妈妈的心灵再受煎熬。
或许窝点被端这件事,使怀仁受到了惊吓,这家伙这段时间老实了许多,整天钻在别墅里,那里也不去。公司里那伙人,也可能是受了怀仁情绪的影响,也都不吭不哈收声敛气了,生活似乎一下子安静了许多。
这期间,菊花妈妈害了一场病,住进了医院,刘迪放下一切,除了正常上课以外,其他的时间,基本上耗在病房里,他侍候床前,端茶送水,吃药打针,按时提醒,菊花感受着刘迪的关爱,体验着浓浓的天伦之乐,菊花觉得这个刘迪特别好。菊花也问起公司里的事,刘迪微笑着告诉妈妈,公司目前运作的很好。在病房里侍候菊花的这段时间,刘迪特别把他前一段时间,对公司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的调查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案,都详细地讲说给菊花,菊花肯定了他的工作,对他的思考和调查表示称赞,说刘迪真正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并为这个家的兴盛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刘迪的这一系列行为,进一步为他在菊花心目中的形象加分,菊花对刘迪的所作所为越来越放心,她在心里坚定了一个意念,她百年之后,公司的所属、财产的拥有,都归给刘迪,特别是这次生病以后,菊花想了很多,人生苦短,转眼成空,人在世上,不但要想得开,还要看得远,也不要把自己搞得太累,凡事过得去就行。
人这一生,要做的事太多了,只要愿意干,就有干不完的活,就算是老的干不动,还是能看到要干的活。菊花决定给自己松绑,让自己的生活轻松一点,那些总是干不完的活,交给刘迪他们这些年轻人干,应该给他们肩上搁担子了。她还想到了刘迪的婚姻大事,好像刘迪进入她的公司,进入她的生活圈,她还从来没过问过儿子的个人问题,是应该考虑了。


作家简介:夏峻,原名夏建芳,曾用名夏新穗,男,汉族,高中文化程度,1961年6月生于河南省灵宝市焦村镇东村二组,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三门峡市作家协会会员、灵宝市作家协会理事。自幼酷爱文学,勤于写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已有小小说、诗歌、散文、新闻作品300余篇见诸报端。出版有长篇小说《窦家寨》《晨光》《驻村第一书记》。曾参加河南省“奔流文学院第六、七、十二期作家研修班”学习,在《奔流》文学期刊(2019年第2期)发表短篇小说《反哺》,哈尔滨《青年文学家》(2021年第2期)发表小说《请客》,第6期发表诗歌《早春素描》。其中,长篇小说《晨光》荣获第三届三门峡市优秀文学艺术成果奖;诗歌《我骄傲 我是一名中国人》获“仰韶杯”全国征文大赛二等奖;诗歌《我骄傲 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荣获河南省离退休干部“不忘初心跟党走,赋能助理再出发”庆祝党的百年华诞诗歌创作朗诵大赛一等奖。现在河南日报农村版三门峡记者站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