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诗⑩
一个难以忘怀的地方
--写给华丰纸业诞辰百年
阿 曙
一个难以忘怀的地方,
虽然早已经野草秋黄,
但在这片土地的静寂中,依然轰鸣着辉煌,
站在这片土地上,不禁萦绕无尽的回想…
兵荒马乱的百年前,冷清的西塘河旁
走来实业家金公润庠,⑧
化毕生心血,担起民族纸业大梁,
把机器造纸大业,开创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
历史记载一代代华丰人,不屈的精神力量;
转眼百年,有多少华丰人在这里,一生爱她如家;
多少华丰故事,在春风秋雨里镌刻不朽的华章;
华丰人矢志不渝,在这里挥毫描绘动人的图画。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来到这难以忘怀的地方,
队伍中裹挟着知青岁月的沧桑和初出茅庐的眼光①;
几十年蹉跎不复归②,此生在此奉献青春芳华;
历历在目的以往,在我们心里点点滴淌…
“东二群”③几百公斤的牛皮纸圆筒④,
几个大汉吆喝着就扛到了“解放牌”车上。
“青年号”③车间日夜传来奋战的叮叮当当,
那里正在谱写自力更生建造纸机的传奇神话。
师傅们把家里带来的饭菜放在“斯丁管”上,⑤
你争我抢干活的认真劲儿,像运动员在夺冠赛场。
一个个小小的医护室就建在车间旁,
医生穿着白大褂,对工人非常慈祥。
经常坐满几千人的大礼堂,
挑着毛衣的的女工和轻声聊天的男工,在聆听领导讲话。
与隔壁“热水瓶厂”的篮球赛,
每年都激战在“防空洞”前的水泥球场。⑥
企业闭路电视台,华丰新闻在按时播放;
每年举行全厂文艺汇演,把华丰精神宣扬光大。
华丰子弟有知青,插队到冰天雪地的临安山上,
厂工会文宣队,每年冒雪登山送慰问到他们身旁。
食堂里服务到凌晨的“半夜餐”,⑦
葱油拌面和蛋炒饭,香飘四方。
勇敢的男孩用一张电影票打开少女羞涩的心房,
夜幕下,悄悄牵手在子弟学校看露天电影的操场。
这真是一个难以忘怀的地方,
几代华丰人在这里闪烁敬业的光华。
缱绻无穷的遐想、拭去惋惜的泪花,
让我们深深祝福新的华丰厂,
在绿水青山下,再度辉煌!⑨
① 、1971年12月,华丰厂新进一百多名员工,其中一半是回城的知青,一半是刚毕业的初中生。笔者是其中之一。
② 、白日忽蹉跎,驱马复来归。——三国 魏· 阮籍《咏怀诗》。
③ 、“东二群”、“青年号”都是车间名称。
④ 、造纸机上下来成型的牛皮纸圆筒,经检验包装,直接用杠杆扛挑装车。
⑤ 、因天冷对纸张完成检验需要热度,故有些车间的完成间装有蒸汽管,俗称“斯丁管”。
⑥ 、那时每个工厂响应政府号召,都挖有标准的“防空洞”。
⑦ 、厂里实行“早、中、夜的三班倒”,食堂要半夜供应餐食。
⑧ 、“金公润庠”,旧时对豪侠人杰的尊称。例如:“胡公雪岩有圣儒之虚怀…” --《胡雪岩传奇》200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作者徐星平。
⑨ 、华丰纸业现已搬迁至安吉。安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百度》
⑩ 朗诵时最后三句应重复合诵一遍。
写于杭州良渚文化村
2021年11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