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药瑰宝 传承有你我
一一穗广雅中医药文化街圆满成立受欢迎
12月8日,广州市荔湾区西村广雅文化街阳光普照,气候宜人。街内张灯结彩、鼓乐齐鸣,南狮翻腾,人们一片欢声笑语。这里正在举办“广雅中医药文化街成立大会活动“,200多个嘉宾、企业家和众多的街坊兴致勃勃地参与了这一活动并给予高度好评。 据悉,中医药文化进入社区,在全国各地社区尚属首例。
这次活动是由广东省发展中医药事业基金会,中国中医药报、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保健协会、荔湾区中医院,广州养老服务产业协会,广东省中医学会,邓铁涛的铁杆中医馆、广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市粤教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联会举办的。
广雅文化街历史悠久,知名度高。近代史上,有西村窑就有出产药膳煲、中药煲等产品,出口东南亚一带;广雅中学之:“五岭以南百粤之东,革命策源地势雄。广雅文化时雨春风,宏远规模今古崇。知行并进生活共同,实验先河省一中。扶摇直上学成致用,许身祖国气如虹“之校歌更是传遍南粤;广雅文化街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佛下,变得更灿烂辉煌。
今天的活动嘉宾汇集,省、市、区、街等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挤满了会场。广雅社区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广雅社区舞台,专家学者论坛高朋满座,群众论坛热烈而有序,国医馆进驻社区,发展中医药基金捐款不断,中医药科普教育深入民心。此外广雅文化街人行道花栏绿化带,种植了牛大力、巅茄、莱豆花等200多种中草药苗,并在精致的牌子写上名称及功效等知识,让街坊及过往群众进一步了解、认识和使用和分享中医药;人行道上,一个个中医药企业将其产品琳琅满目摆摊展示,便民服务点档整齐划一排开,摆满了中医、中药和养老、口腔健康等免费咨询服务,方便街坊群众参与;不少名老中医及专家们还向市民介绍中医和中药材的正确使用;身穿中医药背心马掛的志愿者穿梭不停地为来宾和市民提供良好的服务。与会者为促进中医药走入社区,走向生活,走向世界而不辞劳苦,忘我劳作,无私奉献。
这次广雅中医药文化街成立,旨在弘扬中华优秀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打造健康社区,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发展中医药事业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发展研究院中医药发展中心副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贺振泉在会上强调:“今天广雅中医药文化街成立是中医药界的一件幸事和大好事。他表示,中医药秉承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创新开放的传统,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实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和统一,蕴含了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
贺振泉指出,社区是中医药文化的根基。汤饭茶酒是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的具体表现。中医药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生活方式,“药食同源” 是中华民族优秀哲学智慧的结晶。君臣佐使,寒热温凉,中医药文化深入群众的体现就在一汤一饭一酒一汤之中。他表示,让中医养生回归重新成为国人生活方式是大势所趋,有助于满足百姓日常保健、防病治病的需求,让百姓重新习得心胸有量、动静有度、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用中医方法做健康长寿的人。他还说,中国在防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得到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可以预计,中医药产业将迎来一个新起点。
展望2022年广雅中医药文化街新面貌,广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元甫和广州养老服务产业协会负责人邹贵海都有了奋斗图景:“中医振兴,文化先行。广雅社区,建好平台。集中显示,医药特色。中医瑰宝,传承有我。拓展服务,促进健康。中医事业,走向世界。”
(作者 梁卫国 )
2021---12---8
都市头条岭南作家主编:
池朝兴,广州市城管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关工委副主任,广东五星志愿者,千岛日报《中华文化》编委,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外诗人注册会员,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海珠区作协文创委委员,广州市荔湾区作协理事,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2019 世界华语诗王争霸赛亚军获得者;中国新诗百年征文大赛100位城市文学影响力诗人;“龙盟爱心梦影回廊”诗词歌赋优秀作品百强铜奖获得者。出版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诗歌著作《金色的阳光》,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