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是《山海经》中记载的一座山。
霍山又名霍太山、太岳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临汾市,是中国五大镇山之一,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尔雅》记载:西方之美者有霍山,多珠玉。
中文名霍山
外文名HuoMountain
地理位置山西省霍州市城东十五公里占地面积2600 km2
出处《山海经》
(牛首山)又北四十里,曰霍山,其木多榖。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尾,有鬣,名曰朏朏,养之可以已忧。
从牛首山再往北四十里有座山,名叫霍山。霍山上生长的树种主要是构树,山上有一种野兽,形状似狸,但尾巴是白色的,长有鬃毛,这种野兽的名字叫朏朏。
饲养这种动物可以使人消除忧郁。

霍山文学现象
文/闫记红
一大早刷微信,看到张老(张朝晖)的美篇《留言薄后记》,感觉极富生活气息,联想起他前阵子发的《沙沟纪事》,让我越来越对这几年霍州文学现象产生了一些思考。
早先的乡土作家杨岭是从霍山脚下走出来的,如今他退休返乡住在霍山脚下的双头垣村,用心打磨他的《霍山神传》;以《娘》和《父亲》打动许多读者的乔桂平也是从霍山根走来,带着纯朴的乡土情怀走进大众的文学视野;范冬冬的《宋庄往事》让乡愁成为永远也回不去的记忆;纪栋,这个从霍山走到云贵高原的理工男却一直笔耕不辍,屡见新作。
多年以前, 以《爱听的都来听吧》获得赵树理文学奖的蒲林生老先生依然新作不断,关注着《霍山》文学;政协薛云彪副主席的散文《胡膊》系列和他已拍成电影的《锣鼓》剧本得到专家的一致认可;自由职业作家周洲曾有电影剧本《邑风》力作,如今他身居陋室创作着他的《中镇霍山传》百回小说。
从霍州走出的散文大家、文学巨匠梁衡先生2020年发表的《霍山红岩松记》这样描写霍山红岩松一一“身后万山如海,绿波滚滚,云雾蒸腾。松立船头,枝穗招展,如巨帆,如大纛,破浪前行。是时夕阳晚照,清风入袖,以手抚松顿生独立天地、视接千载之豪情。”
我想,霍州之所以有这么多酷爱、并执着于文学创作的人,正是因为他们有着厚重的霍山文化熏陶和难舍的霍山情结,而这,不正是当下正在崛起的霍山文学现象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