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走进北京》之走进北京大观园(2)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走进北京大观园之二
如昨天所述,我们借助有关资料获悉,从地理位置上看,北京大观园位于北京市宣武区南二环路,距天安门广场5公里。原址为明清时期皇家菜园,明代曾在此设“嘉疏署”。
1983年,为了拍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有关部门决定依据原著描述建造古典园林,其占地面积近13万平方米。园中的建筑格局、山形水系、植物配置、匾额楹联均力求忠实于《红楼梦》这一名著中的风尚和相关细节。3年后的1986年9月30日,大观园正式对外开放了。

北京大观园
北京大观园,从游历这个角度说,其自然气候条件比较适宜。我们都知道,北京地处西、北、东三面环山之中,因而经由西北吹来的冷空气,受高山阻挡,下沉时又受增温作用,故而北京的冬天比其它同纬度的地区相对要温暖一些,而到了夏季的时候,东南暖湿气流由于受海洋的调节作用,亦不太炎热。这样一种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优越的气候条件,可以说是北京地区倚山临海的特殊地理环境所赐予的。由此,我们可以用“得天独厚”来形容这一胜地。
下面我们根据相关资料的介绍和所见所闻,带大家先看一看这里的“曲径通幽”。
我们的国人常常有句俗话,叫作“开门见山“,当我们怀着好奇之心走进大观园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映入眼帘的这座翠障似的假山,有文这样描述:只见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应,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一条羊肠小径,镜面白石上的题字是贾宝玉所题,取自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当然,这段颇有深意的描述,不仅真实地再现了现实场景,无疑,也令人大有深感引人入胜之感。
我们再稍微展开一下,关于曲径通幽,在我们的国人心目中,有如相关资料中饥讲述的那样:古代园林强调赏景路线曲折起伏,变化万端,反对一览无余,正像贾政所说的“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而眼前呈现的这座假山正是体现了这一艺术特点,“愈露先藏景愈藏,景界愈大”……
那么,北京大观园之景到底如何引人入胜、引人注目呢?那就要绕过这座假山,才能目睹其真面目。换言之,我们只有穿过这羊肠小径,才能真正领略到大观园内的奇特景致和秀丽的风光。这也宛如有些文学作品的创作手法,先给人留下悬念,再引人入胜,然后吸引你再身临其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