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昏,炊烟,羊肠小道,屋舍在暮晚影影幢幢,儿童横在牛背吹响牧笛……你记忆中的村庄是否也是如斯?
暮春时节,我应邀参观江夏区五里界孙家店村老屋穆湾。带着对乡村的依稀记忆,我走进了省生态宜居村湾——老屋穆。
老屋穆坐落在梁湖大道东面,与西面的五里界花博园遥相呼应。一进村口,只见左侧的红砂石上镶嵌着遒劲的楷书:“美丽村湾老屋穆湾”。村口稳稳矗立着一座十来米高的门楼,雄伟壮观,夺人眼球。青砖灰瓦,灰黑色的横梁,肃穆巍然,古色古香。门头上书着三个镏金大字:“老屋穆”。门楼书着一副对联,上联是“自强不息与时俱进无布衣”,下联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有贤才”。门楼背面也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洪武迁徙五里三甲虎丘地”,下联是“戊戌立楼六合八泰龙云天”,横批是“和穆家风”。两副对联既彰显出老屋穆人的崇德钟书、锐意进取,又囊括了村湾的渊源历史、建楼时间。听说撰联者正是本村的文人,我暗暗赞叹他的慧心巧思。
走过门楼,一进村湾,一股泥土混合着草木的清香扑面而来。只见村湾佳木葱茏,绿竹猗猗。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筑起雪白的栅栏,栅栏里种满了各种季节的景观树:刚抽新叶的枣树,打着花苞的橘树,挂了果的梨树、桃树、枇杷,静待花开的石榴……沿途也是活泼泼脆生生的绿意不断涌来。时下已近谷雨,花开已近荼靡,缤纷的花儿仍在墙角枝头绽放:红郁的杜鹃,淡雅的豌豆花,细碎的石楠花,小米粒般的橘花……最美的是槐树上一绺绺的槐花,从树上挂起一串串风铃儿,抿一朵,舔一舔,甜丝丝的,满嘴都是童年的味道。
有户庭院主人不在,大门紧闭,可调皮的春光关不住呀,还是顺着青砖石板汩汩流泻。一缕草,一拳石,一缸睡莲,一片流云,小院的布局好似漫不经心,可你仿佛能看到白石的奇巧,八大山人的性灵。设若你是素手弄筝吟诗作赋的女孩,又能看见朱淑真、李易安在芭蕉树下的背影。
“叽啾”“咕咕”……有花有草的乐园自然就有快乐的鸟儿。燕子带上绣剪,斑鸠身着素衣,麻雀翘着呆萌的小尾巴,还有一种不知名的小鸟,身上的羽翎有灰、粉、蓝三种色彩,好不时尚。这些鸟儿真是快活极了,一会儿在桂树上啄啄桂果,一会儿在小院品品菜心,来人步履声声也丝毫不生戒备,神态安然。
老屋穆的房舍是统一的荆楚建筑风格。白墙黛瓦,拱角飞檐,还有几家保持着原生态的红墙黑瓦,也很好看。红色是生命之色,代表南方,黑色则指北方。红黑二色兼而有之有阴阳调和之美,也暗寓老屋穆人温良敦厚的仁爱之心。
孙家店村党支部书记张爱珍为我们介绍:在2015年五里界打造美丽村湾,振兴乡村经济中,老屋穆凭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渊源深厚的人文积淀被选为孙家店村的示范湾。村湾的建筑改造秉持“荆楚•花•人家”的花园式风格,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没有大拆大建,只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2016年,老屋穆被省环保局评为“省级生态宜居村湾”。随后,村里将所得的奖金全部用于改造村湾居住环境,修建雨水排水、污水处理、停车场、隔油池、化粪池、公共厕所,还沿途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老屋穆是个底蕴深厚、钟灵毓秀的古村落。元末明初时期,先祖们从江西迁徙至湖北的梁子湖畔,至今已有600多年。传说老屋穆人是穆桂英的后代,这种说法至今已无法得到考证。老屋穆每家每户的客厅中堂下面,都摆放着一个古朴的小木柜,里面收藏着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家谱。一脉相承,慎终追远,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小木柜沧桑的纹理中静静地流溢。
老屋穆民风淳朴,闾阎和睦,邻里团结。每户民舍的外墙上都挂有一块精致的木牌,走近一看,上面写着主人的名字,下面还有一句家风:有的写着“团结邻里,与人为善”,有的写着“明理处事,诚信为先”,有的写着“处事以谦,忍让为贵”。村民们崇尚儒家之道,恪守礼信节义,由此可见一斑。
在村落中穿行,随处可见白叟老妪三三两两,或打扑克,或唠家常;也有奶奶抱着牙牙学语的小孙孙;也有扎着俏皮马尾身着红裙的女孩匆匆到村口去取快递。我向迎面走来的村民问好,他们也亲和地冲我微笑。主人没有“笑问客从何处来”的生疏,宾客没有“邀我至田家”的拘谨,彼此仿佛是熟识已久的故人。
村南有一栋气派的两层楼房,这是老屋穆15号穆起财老人的家,老夫妻皆年过耄耋,但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走进穆老家,才知道他家珍藏的宝贝:凌波床、太师椅、纺车。穆奶奶告诉我这些物什是从她婆婆那代传承下来的,比她还要年长。穆老的隔壁是他弟弟家,两家大门的对联是藏头联,巧妙地藏进了兄弟俩的名字。听说他弟弟穆起顺是20世纪中叶的博士生,现在客居上海,我心底再次对这家主人肃然起敬。
行至村南的一片开阔地,我被一株造型奇特的古枫所吸引。这株枫树枝干络缠,树身斑驳,一看就是年代久远的古树。果然,村民们说这棵树已有300多年,他们的爷爷就曾在这棵树下玩泥巴,捉鸣蝉,听村里老人讲打虎英雄穆老虎的故事。
传说新中国成立前,老屋穆有个力大无穷的年轻人,有一天在穆家围岭山打柴遇到一只老虎。他徒手与虎相搏,并将猛虎制服,最后居然骑上虎头安然回到家中。从此,年轻人被十里八村敬称为穆老虎,穆老虎打虎的传说也一代代流传至今。
坐在古枫下听着传说,沐着和风,天空云气淋漓,田野花香婆娑。不远处,几方池塘比肩排开,池边青柳依依,树下二三闲人在享受渔趣,几只白鹅在池心悠游。倏地,半阕《唐多令》已欣然跃上眉间:“草长杏花飞,双双社燕回,池边青柳弄新眉。几只白鹅春水戏,红酥掌,比鸭肥。”好一幅恬适静雅的田园山居图啊!
这里的田间,不见“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这里的土地,不见“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这里的农人,不见“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村民们怡然自乐的慢生活源自何处呢?原来,村里的池塘和田地都租赁给了几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村民们仅凭租金,每年就有一笔可观的收入。
村里的池塘用来接待外来游客垂钓,而田地则种植苗木、有机农作物、鲜瓜新蓏。梁湖大道东西两侧的上千亩土地,全部租赁给嘉裕园和腾飞隆两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用作果园,许多村民还在果园做工。草莓、羊角蜜、火龙果、无花果、苹果、柿子,每个季节果农都不闲着。葡萄园里的葡萄品种多达近十种,黑巴拉多、阳光玫瑰更是备受青睐。无数都市游客在抖音、美团和大众点评上看到推介,慕名而来。春天赏油菜花,摘草莓;夏天赏碧荷,摘火龙果;秋天的葡萄、苹果柿子又满园飘香了。
我们在果园摘了满满一筐草莓,已近晌午,不觉已是饥肠辘辘,于是来到村北马路边的梁湖湾生态农庄。这里有远近闻名的五里界粉蒸肉,梁子湖的鲫鱼、鳊鱼,村里的手工苕粉,田埂的苜蓿草、野豌豆苗、枸杞尖,各种绿色环保的生态美食令人唇齿留香。我还了解到这个农庄是孙家店村的精准扶贫房,农庄每年的租金全部用来扶助村里的精准扶贫户。如此精细、精准的扶贫政策就像一缕缕春风,轻轻吹拂着每一个老屋穆人的心田。
一直幻想有一个梦里田园,用来安放你我漂泊的红尘:一间院,一格窗,一叶芭蕉,一枝海棠;半天霞,半弦月,半盏灯檠,半卷《诗经》。而眼前的老屋穆不正是我心驰神往的梦里田园吗?
临别,一阕《唐多令》已在心里悄悄填满:“草长杏花飞,双双社燕回,池边青柳弄新眉。几只白鹅春水戏,红酥掌,比鸭肥。四季瓜果堆,葡萄彤柿累,喜丰年美景萦回。梦里田园老屋穆,来时路,几时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