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十章长篇小说
柳笛声声(12)
夏峻 著
第十二章 固执姑姑
大青山中,刘迪的亲人们,在最初的几年里,坚持在全国各地,以打工的方式来回奔波,注意收集走失孩子这方面的信息,希望能够得到刘迪的下落,却一次又一次失望,刘迪的父母,对自己这个失去的儿子,虽然依然痛心不已,连续多少年的寻找无果,却使他们心如死灰,不再指望这个儿子失而复得。
就在刘迪走失后的第五年,刘迪的父母又生了一个儿子,父母的心灵稍得安慰,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茫无目的地四处瞎奔,失去的儿子杳无音讯,可是他们自己还要生活,抚平生活的痛楚,首先面对现实,稳定他们自己的生活。
刘迪的爷爷,身体一天比一天衰老,同时所疼爱的孙子丢失,给老人心灵的打击是无可比拟的,尽管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的爷爷,表面上流露出来的情绪始终是坚强的,但心灵深处的哀伤,无法对人诉说。老人家并没有像儿子和儿媳那样绝望,他在心里有一种意念,他这个孙子没有丢,他还顽强地生活在这个社会的某个角落,有那么一天,他会回来的,他们一家人还会团聚的。
带领刘迪去找父母的姑姑刘莹,一直生活在一种强烈的自责里,她后悔自己为什么那么容易轻信了那个中年女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她为什么就会那么放心地把侄儿交给她看顾,她要是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件,她那天在车上就应该憋着不去那趟卫生间。侄儿刘迪是她带出去的,是她不小心丢失的,尽管侄儿丢失以后,家里人没有人对她说过一句难听话,但她自己心中的那种愧疚是抹不去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青山的人们似乎淡忘了这件事,村里人没有人再提起刘迪这个名字,大家害怕引起刘家人的伤痛。特别是哥嫂在喜获幼子后,曾经劝说妹妹,让妹妹想开,不要再记挂这件事,可是刘莹不愿意放弃,她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她在一家人面前立下誓愿,不找回失去的侄儿,终生不会结婚。这些年,刘莹几乎每年都要外出,不断地打听探寻侄儿的下落,虽然每次都是失望而归,她却锲而不舍,一直在寻找。
昨天晚上,刘莹做了一个梦,梦境十分清晰,梦中自己找到了侄儿,侄儿已经长成一个大小伙子,身材挺拔,英俊潇洒,姑侄二人抱头痛哭,梦中她一股劲儿地埋怨侄儿,说他这些年都跑到哪儿去了,让一家人发疯一样寻找他,侄儿微笑着对她说,他在郑州。
梦醒之后,回忆整个梦境,刘莹觉得是那样地真实,仿佛跟真的一样。刘莹决定去郑州。她没有告诉家人去那里的原因,这些年刘莹因为丢失侄儿寻找侄儿的事,闹的四围沸沸扬扬,人们都认为这个刘颖的精神有些不正常了,只有他们家里的人,理解刘莹的心情,知道她心里的压力,家人基本上由着她,没有人干涉刘颖的行为,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往那里去就往哪里去。因着这个梦,刘莹深信她这次从郑州一定会找到侄儿,在侄儿走失的这些年,刘莹多次来过郑州,也曾在郑州火车站,仔细回忆当时的一些细节,希望能有所发现结果是什么也没有。这一回有了这个梦,刘莹决定在郑州长期居留下来,打持久战,不找到侄儿绝不回还。
为生活上的方便,她来到郑州一家家政服务所,想通过家政服务所,找一份工作,使自己有个着落,然后再考虑寻找侄儿的事。恰好前几天,有一家大公司的老板要寻找一位家庭保姆,家政服务所的工作人员,觉得这个刘莹年轻利索,那位大公司的老板很有修养,刘莹这个情况,说不来能适应老板的家庭状况。于是,拨打对方手机,让对方过来人,当面考察。
这家大公司的老板,就是菊花。菊花觉得自己公司业务繁忙,丈夫整天流浪在外,家里无人管理,便决定找一位保姆,替她料理家务。那天来家政服务公司登记的,是菊花公司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现在有了具体的人员,菊花必须亲自去考察。在见到刘莹以后,刘莹带给菊花的第一印象,是非常好的。大青山的钟灵毓秀,养育了刘莹这位山区姑娘的美丽和清纯,尤其是这些年来一直在寻找失踪的侄儿,那种身心疲惫以及精神的憔悴,使她的整个神情,有那么一丝淡淡的忧伤,这样的形象,给人一种感觉,眼前的这个女孩,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九天仙子。女孩子给菊花的外体形像很好,但不知道这样的女孩,是否做得了家务。
菊花询问了一下女孩子在这方面的情况,女孩子告诉她,她在家里做过家务,完全可以胜任她家中的工作。菊花在家政服务所办理了有关的用人手续,便带着刘莹回到自己家里。菊花的居所,是一处别墅,有小院,小院四围有铁栅栏,电子门,通过人体感应自动开关。别墅的第一层,是大客厅,客厅布置得非常豪华,大理石的地面上,铺设着红色地毯,进入客厅后,人们要换上轻型塑料鞋,防止沾染灰尘;客厅中,置放了一张大理石面的茶几,四围放有凳子,凳子全是真皮包装,人坐在上面非常舒服。二楼是主人的寓室,三楼是客房,客房是重要亲戚或者是朋友晚上留宿的,刘莹也住在三楼。菊花向刘莹交代了一应的家务,主要是负责她的饮食及其别墅的卫生工作,二楼她的寓室,不经允许,任何人不准私自进入。
菊花特别对刘莹说,这个家里还有一位是她的丈夫,平常不在家,偶尔会回来,菊花吩咐刘莹,不要理睬他。刘莹是一位山区姑娘,从来没有在这样的大户人家工作过,心里感到很忐忑。她并不是害怕菊花所说的那些家务,那些家务活算不得什么,无非就是出点力气,山里姑娘有的是力气。至于菊花所说的,她的饮食生活,刘莹也会按照她所要求的做出来。刘莹担心的,是这个家里来往出入的人,都是一些有身份的人,她在为这些人服务的时候,会照顾不周引起客人的不满。这些担心,菊花吩咐她,不要害怕,几次接应下来,工作就熟悉了。有了菊花的照应,刘莹的工作也就慢慢地适应了,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刘莹在工作上格外认真,菊花交代她的事,她都特别记下来,害怕自己事多了忘记。
客厅和小院,刘莹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要打扫清理一遍,小院里的花草,刘莹每天都要浇上一遍水。菊花对刘莹的工作很满意。在这期间,刘迪来过菊花家里一次,与他姑姑刘莹不期而遇,但两个人的变化都太大了。当年刘迪被他姑姑刘莹带在身边的时候,年仅七岁,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毛头小子,如今已经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了,跟小的时候已经一点都不一样了。最主要的是在菊花的家里这个特殊的环境,刘莹根本没有一点心理准备,尽管她来郑州之前,对于那个梦境记得特别清楚,但那毕竟是个梦。所以当刘迪和她迎面相遇的时候,她只觉得这个年轻人,好像很面熟,记忆中似乎在哪里见过一样,她想不到事情会这么巧,因此并没有敢多说什么。刘莹留在刘迪心灵中的印象还是二十岁的样子,那时候的刘莹还保持山里姑娘的特点,留着一个独角辫子。而他看到的总经理家里的保姆,是一头齐耳的短发,身材也比那个时候高了,相貌也比那个时候美丽迷人。刘迪那里会想到,这个中年妇女,就是他日思夜想的姑姑,他怎么能想到分散十多年的姑姑,会突然出现在总经理的家里呢?而且这个保姆非常美丽,他也不好意思,对人家一个美丽而陌生的女子多加关注吧,但不知怎的,他对总经理家的这个保姆,心里边有一种说不上来的亲切感。对这个家庭里的一切,刘莹已经十分熟悉。时间长了,刘莹也知道了总经理家里的情况,对菊花个人的不幸,心中充满同情,在日常生活中也就格外照应;菊花对自己这个保姆,也看如自己的小妹妹,主仆关系十分融洽。只有总经理那个丈夫回来的时候,这个家庭里的气氛就会显得格外沉闷。刘莹总觉得那个男人,不但相貌上与总经理不配,而且性格阴险,对待总经理的态度也没有夫妻之间的那种关爱。最令刘莹感到恐惧的是,那男人第一次回到这个家时,特别斜着眼睛,对自己浑身上下看了好一阵,刘莹觉得那人的眼光好象一把刀子,自己在那人的眼光中似乎被剥光了衣服一般,刘莹的心里有一种说不上来的颤栗感。
菊花的这个丈夫,名字叫做怀仁,他早年上完初中,因为手脚不干净,学校没有给他发毕业证,就打发他回家了,在家里浪荡了些年,后来不知经谁介绍,来到郑州这个省会城市打天下,在和菊花认识的时候,怀仁收敛他的一些坏毛病,充当菊花的保护神。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菊花的父亲因为是国民党的将军,又追随蒋介石到台湾去了去,父亲这个身份,使菊花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学校里少先队、“红卫兵”、共青团这样的政治组织,与她是无缘的,到了社会上也被人另眼相看,街市上的一些痞子也时常欺负她,菊花为此不知流了多少眼泪。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怀仁出现在她的身边,因为怀仁的出现,那些欺负菊花的痞子们,再也不敢骚扰菊花了,菊花的生活因此而安静下来。菊花把怀仁看作自己的救星,这主要是菊花太害怕那些欺负她的痞子了,怀仁能镇住那些痞子,菊花觉得这个怀仁能给她带来安全感,再加上当时的怀仁隐藏了自己那些坏毛病,遭遇迫害、涉世未深的菊花,便将自己的人生委托给了怀仁。
这个怀仁最初对待菊花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菊花的老父亲,回大陆探亲,给菊花留下那笔巨额资产后,怀仁对菊花的态度就更加殷勤,希望菊花把那笔资产交给他管理。菊花也确实有这样的想法,一个女人闯荡社会,实际上有许多难处,而男人们生下来就是打天下的,而且根据怀仁当时在社会上的人脉,还是有能力去经营的。菊花决定再考察一番自己的丈夫,如果丈夫的为人处世,真正令她放心了,她就把这笔资产交给丈夫打理。但菊花没有想到,她这一番考察,就发现了丈夫的一些蛛丝马迹,后来更察觉丈夫有外心,在经过她认真调查以后,证明所有的怀疑都是真的。菊花庆幸自己没有轻率地把父亲留给自己的那笔资产交给丈夫,她也彻底收回了这种心思,对这个丈夫有了一种防范之心。后来医疗诊断,菊花先天性不育后,怀仁对菊花的态度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长期有家不归,而且开始对菊花拳脚相向。两个人的关系彻底恶化了。菊花完全不把丈夫当家人看待,怀仁也视菊花如无物,两个人谁也不把谁当回事,各人有各人的天地。怀仁不理睬菊花公司的经营,菊花也不允许他过问,只有这个家,还有他一间房子,他愿意回来住就回来住,但不允许骚扰她的生活,怀仁也乐得如此,经济紧张了,他就来找菊花闹,菊花烦的不行了,就给他几个钱打发他走,反正菊花手头也不缺那几个钱,给那家伙几个钱,换来自己耳根清净。
可是在怀仁一次回家,发现家里来了一个漂亮的保姆后,这家伙的心思活泛起来,往家里跑的次数也似乎多起来。


作家简介:夏峻,原名夏建芳,曾用名夏新穗,男,汉族,高中文化程度,1961年6月生于河南省灵宝市焦村镇东村二组,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三门峡市作家协会会员、灵宝市作家协会理事。自幼酷爱文学,勤于写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已有小小说、诗歌、散文、新闻作品300余篇见诸报端。出版有长篇小说《窦家寨》《晨光》《驻村第一书记》。曾参加河南省“奔流文学院第六、七、十二期作家研修班”学习,在《奔流》文学期刊(2019年第2期)发表短篇小说《反哺》,哈尔滨《青年文学家》(2021年第2期)发表小说《请客》,第6期发表诗歌《早春素描》。其中,长篇小说《晨光》荣获第三届三门峡市优秀文学艺术成果奖;诗歌《我骄傲 我是一名中国人》获“仰韶杯”全国征文大赛二等奖;诗歌《我骄傲 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荣获河南省离退休干部“不忘初心跟党走,赋能助理再出发”庆祝党的百年华诞诗歌创作朗诵大赛一等奖。现在河南日报农村版三门峡记者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