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丑年小诗二十五首
侯祺田(山西)
五绝 念父母
心随山水移,眼底辛酸泪。
父母仙游踪,巍峨五岳坠。
五绝 梦醒旧居
风入土窑窗,星移铁管床。
思亲寒若失,何必久愁霜。
五绝 无题
天寒少路程,静卧小西坪。
夜寂吟诗句,晨醒伴犬鸣。
五律 老榆结局
路外老榆树,纷争砍与护。
翁姑泪绩功,当日充饥附。
玩稚言辞欢,春天美食具。
新官图绘蓝,拔翠地砖互。
七绝 赞十九届六中全会
京城瑞气菊花香,舵手领航明志昌。
戮力初心雄梦解,征程聚首绘图祥。
七绝 麻黄
中药麻黄能解表,散寒发汗宣平喘。
茎根两用需持牢,汤饮百千万般演。
七绝 真翁今晚路过粗粮馆门
岁寒甲子泪声章,充腹还需杨叶尝。
公案常夸沙草决,递他肉食换人纲。
七绝 瞬间无题
榆杨树叶费思量,六十年前苦断肠。
往事不忘贤辈惦,铭心刻骨岁华昌。
七律 贺十九届六中全会
百年奋进历艰辛,再续长征使命存。
阅尽沧桑添意象,浩然东去紫烟村。
素心银烛倡宣导,故土遥瞻承上元。
肩负黎民轮凯切,掌盘驭吏远前根。
七律 读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
公报鸿图绘弄潮,决辞史册竟民尧。
百年大党发宏命,九域高歌志奋翘。
东海昂然驱虎豹,巨龙腾起斩魔妖。
吾生筹策开新业,华夏神通锦绣饶。
七律 初冬喜饮旧学得句
初度寒侵北国风,云州摇影树无穷。
院贫白絮思春在,千斛尽欢叹此公。
冷落寡情人有嘘,沧桑尘世醉微功。
凭拦忽听奇才景,但看中华显圣终。
七律 云州居民21日-15℃排队领号
四级西风伴雪殇,百多住户聚东梁。
建材里内平房老,十度幽居盼宿妆。
惊惑午前施设备,紧披棉袄替排章。
上方政策煤驰电,群众闻声理在堂。
七律 每日赶早打牛奶随见有记
西北驱寒四野牲,云峰飞絮小区盈。
悠闲虎背街头转,轻短时衣臂肘程。
不识晨潮环卫冷,随丢秽物路边营。
我思自醒遮羞洞,须晰衰颜日月生。
七律 赞钟南山院士
古今内病疫情攻,非典新冠起飓风。
放眼神州悬鹄问,技高逆势数钟公。
孤贞义胆良方众,忧愤人生德业功。
国士报恩镌夏鼎,铮铮厚意史书忠。
七律 寺前思
日照昊天醒寺禽,月明松菊暮霞沉。
两三童稚阶前困,八九歌声十里音。
凡骨呻吟云际断,独怜野径抖精心。
四时润泽悟禅学,一任规箴六七寻。
一句话
从聆听黎明即起洒扫庭院始
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华夏儿女早已铭刻在心
一句话
触动灵魂深处的名言
有时会被血流冲刷头破击碎
伪教诲经不起时间检验
一句话
从内心深处挖掘领会践行
为人民服务
世界之大拥有赞美必你无疑
老师
言谈举止
总能触及对方灵魂
敬仰发自内心
老师
开启改变人生动力的钥匙
从不刻意喧嚣,鞭策
却能使人彻悟后凝聚起能量
老师
有形戒尺只能规范表象
溶解在血液里那段情
却让你终生受用得以立世
老师
天地间屹立的那尊身影
已在心中定格成永恒
父母之外授我人间大爱真情
初冬来临诗意浓
笃信规律的我不会错过每一个细节
尤其远方传来能让干涸生起秀色的讯息
遥望家乡内心总有丝丝牵挂
任风吹雨打,任严霜鞭策
东躲西藏的眼泪终被汗水雕塑成了永恒
辛丑初冬一场罕见大雪覆盖了塞北
思念如落叶呈现在人们心田
记忆里堆雪人打雪仗孩童的天真
此时被牵挂民众生计占据了我整个胸瞠
扪心问塞北初冬红尘岁月几多情
缀满枝头的柿子笑脸诚恳
从不甘寂寞的乡村翁妪认真扫雪铲路
过去不奢望城市居民主动清理小巷积雪
不骂街就是对我内心最大安慰
这样的画面我镜头下记录过太多太多
丰富多彩的生活有点漪澜未尝不可
连日大雪封城的景象我今天没感到寒冷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旗帜
在城乡每一个角落里飘荡,纯朴善良的
民众志愿结队敲醒了被金钱奴役的城镇
蜻蜓
当你停在枝头的瞬间
就被一双贪婪大眼无情注视
悬浮在半空的麻雀不关心露珠
你的舞蹈对它没有任何意义
慈悲只在饱腹后捕到新美食时
轻风打不断你单纯思考远方
美丽双翅像极了我们草根者朴素思想
多少以码字为生的文人骚客对你传唱
但定格在我心中映像确是玩童时
与你首次邂逅追逐嬉戏的时光
带着稚嫩笑脸慢慢转到你身后单手猛捏
这事现在想来倒真有点可怕
轮番折磨还不如你猛地葬身鸟腹更痛快
此时遥远地方传来清晰醒神的佛音
那是从天而降的诗行谱成的乐章吗
蜻蜓
当画笔不经意间描绘出你栖息瞬间
专注是想从具体细节发现人的温暖与情怀
我从画家运笔时那灵动的思想去感悟
他对生活的态度。尤其在正午
翠叶上双眸凝聚但心徜徉在悠闲田野
独守绿色领略青山壮阔聆听溪水缠绵时
可还能将爱的和谐文明公正完美表达
驶进港湾的心虽然气静神定
长了翅膀的力量却有天高海阔的理想
在我心里傲然绽放的鲜花正颜丽
无疆大爱必是高尚修养塑立的形象
冰雪中怒放的腊梅不需要蝶舞蜂飞
但那些快乐生长的孩童却喜爱有加
我陶醉在大自然爱的氛围但不失做人原则
总想把有生力量奉献给长歌呼啸的圣手
2021.11.10~12.03草就

作者简介:侯祺田【1963~】山西大同人,中共党员。曾用笔名恒山愚猴、北岳游子、散禅真翁等30多个。务农从教企管经营修志立史著述留有清晰印记。1981年文学作品首见地市级以上报刊,至今己有近360多万字诗词、楹联、散文、杂文、报告文学、小说、评论、剧本、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及多领域论文见诸国家省市级报刊与网络平台。受诗书画熏陶,谈笑有鸿儒;爱禅酒茶文化,往来无白丁。勤勉耕读文史哲,以文化人身力行。现山西大同某党媒工作,业余时间探索"十六言俳律″、"台阶诗″等的写作。系国家及省市区级多个(种)会员、院士、研究员,其作品经常在国内外媒体及多家网络平台刊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