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谈作家孙兴盛
文/超然
再谈之前,请允许我说明题目的由来。
谈的背景不同:首谈是在孙先生生前,而再谈则在他卒后;谈的内容也不同:首谈谈的是孙先生的散文创作,而再谈将要谈他的生平经历、文学创作及其辛丑牛年病故的点点滴滴。因此,我将本篇杂文命名为《再谈作家孙兴盛》。
另外,再谈,我将撇开亲情和友情,直呼其名孙兴盛——并非无情无礼,只为行文方便,且以旁观者或读者的身份比较全面、客观、公正地叙述或评价其人其事。

一、孙兴盛的生平经历
孙兴盛,男,陕西省蓝田县玉山镇峒峪村人。他生于1940年1月11日,因病卒于2021年11月18日,享年82岁。
孙兴盛82岁的生命历程,可谓跌宕起伏、精彩纷呈。
孙兴盛,出生在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他的骨子里始终存活着农民的基因,彰显着农民的品格,也有牛一般的倔犟和执着。
孙兴盛的一生,生活或劳作过的地方有:玉山镇峒峪村、白鹿原、灞源山区,以及蓝田县城、渭南市、西安古都……当然,他旅游的足迹可谓遍布神州大地。
孙兴盛的一生,吃苦耐劳、忍辱负重,为梦前行、因爱奋斗。
孙兴盛的一生,舞文弄墨、著书立言,助人为乐、积德行善,情系玉山蓝水、爱撒秦岭秦川,惠及桑梓后生。
孙兴盛,高中毕业后宅在家,因勤奋好学、坚持自学进修而名扬滋水县域,被县人事部门重用、安排他当了一名小学教师。从白鹿原的孟村小学到偏远山区的灞源小学,他,立足三尺讲台挥教鞭、矢志教书育人惠民生。后来因种种原因,他又主动弃教回家、务农种田……
孙兴盛曾几度下海经商。60、70年代,他掮过椽、贩过檩,他编过笼、贩过山货。80年代,他抓住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新机遇,摆摊设点、打油饼馍,开饭店、开酒家……赚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为创家立业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从此,他在老家建造了让父老乡亲刮目相看的六间两层的“别墅”,也为以后从事他忠诚而热爱的文学事业提供了较强的经济支撑。
90年代,孙兴盛又弃商从文,蜗居西安古都,聚精会神搞创作、一心一意谋发展。
其实,孙兴盛从上学读书到教书育人、再到务农经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学梦、作家梦的执着追逐。
孙兴盛的一生有三大亮点:一是经商赚钱以后在老家盖“别墅”;二是主编出版发行《蓝田文学》杂志,培养造就蓝田文学新人;三是隐居西安,协助其女儿孙亚玲经营《作家摇篮》杂志的编辑出版和发行。
即将步入耄耋之年的孙兴盛,趁身体还算硬朗,为了给子孙后代有个比较满意的交待,他又撰写了《孙兴盛自传》和《孙兴盛年谱》——总结人生,聊以自慰!
在这里,我赋诗一首,概括其毕生——
孙兴盛的一生(现代诗)
孙兴盛啊孙兴盛
您的一生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您教过书经过商务过农
但文学创作始终贯穿其中
您从上学时
就像一只雏鹰
飞呀飞,飞呀飞
永远没有停止
文学翅膀的煽动
矢志飞向理想的彼岸
在您心中才算兴盛

二、孙兴盛的文学创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小就受地方戏剧演员父亲影响的孙兴盛,终生没有忘记他的兴趣爱好是文学和文学创作。他把文学梦作家梦的种子撒在了玉山峒峪、撒在了滋水县城、撒在了八百里秦川、撒在了天涯海角,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终可谓春华秋实、硕果累累、收获满满。
孙兴盛的一生,一波三折。他教过书、务过农,他经过商、做过编辑,只是无论做啥他都从未停止过躬身伏案、奋笔疾书,组词造句、著书立言……
60、70年代,孙兴盛的成名作是短篇小说《应聘者》,而长篇小说《尘世》和《沉浮》的出版发行,在陕西文坛可谓轰动一时、声名鹊起。
孙兴盛一生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编辑出版的巜孙兴盛文集》九卷,共820万字。其中收录了他的散文集《山妹》《峒川烟雾》两部以及《游记》散文集四部,还有中短篇小说集《应聘者》一部、长篇小说《尘世》《沉浮》《苦夏》《清河川》《峣柳风云》等十部,以及《孙兴盛自传》四部、《孙兴盛年谱》一部。另外,他还为中小学生改编中外名著二十三部;在经营《蓝田文学》期间,他曾主编出版过地方文史资料《天南地北蓝田人》和《蓝田名村》两部。
综其文学生涯,可谓著作等身、成就辉煌。孙兴盛既是一位农民作家、草根作家,也是享誉陕西乃至全国文坛的多产作家、著名作家。
如果说莫言是一位善于讲故事的作家,那么孙兴盛就是一位善于编故事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无论是随笔还是杂谈,其中都有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故事情节以及环境气氛的渲染、人物形象的塑造。这就是孙兴盛极具个性特色的文学创作魅力之所在。
遗憾的是,孙兴盛终生没有一部精品力作荣获国家级文学大奖,如“鲁迅文学奖”、“柳青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也没有一部长篇小说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也就是说,他总是徘徊在名家大师的边缘。这说明什么?说明他写作的视野和格局还不够大,他写作的技巧和境界还不够高!但他那种为文学创作事业而不懈奋斗的可贵精神,直接影响和成全了他的女儿孙亚玲升级为国家级女作家,也影响和造就了成千上万的文学新人——可谓功成名就,德高望众,令人崇敬!
众所周知,英年早逝的路遥,就是凭借一部中篇《人生》和一部长篇《平凡的世界》而一炮走红,奠定了他在当代中国文坛的崇高地位;曾经年过花甲的陈忠实,当时也是仅凭一部长篇《白鹿原》而一鸣惊人、誉满神州……
由此可见,作品贵在精而不在多。
行文至此,我又赋诗一首,总结其文学成就——
82岁,820万字(现代诗)
孙兴盛啊孙兴盛
您82年的人生旅程
平均每年10万字的文学创作成果
可谓著作等身,成就辉煌
与此同时
您近二十余载,坚持奔波劳碌
主编《蓝田文学》,经营《作家摇篮》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奋斗新时代,追逐中国梦
孙兴盛啊孙兴盛
您的文学生涯
情系玉山蓝水,爱撒秦岭秦川
以文载道,以道化人
培育和造就了成千上万个文学新人
孙兴盛啊孙兴盛
您的大半生
因躬身伏案、笔耕不辍而兴
因舞文弄墨、著书立言而盛

三、孙兴盛的辛丑牛年
在我的印象中,孙兴盛的身体一直很健康。他,说话有板有眼;他,走路雷厉风行;他,做事干洒利索……他,红光满面,精神䦆烁;他,慈眉善目,谈笑风生;他,淡定从容,乐观自信……但到了辛丑牛年2021,他才觉得身体每况愈下,大不如从前——时不时咳嗽吐痰,食欲不振。从3月到9月,仅仅半年时间,他竟然住了三次医院。
3月初,孙兴盛欲“肌体保养”住进了“西安铁一局医院”。经专家诊断做了肺部CT检查,结果发现“肺部有阴影”。但他并未在意,只买了一些止咳化痰的药就出院回家,静待“药疗”而痊愈。
到了5月中旬,孙兴盛因咳嗽加重又不得不住进“蓝田县中医医院”。经专家诊断和检查,才发现他的“两肺下端间质增生”。对此,医生通过给他吃中药、打吊瓶等手段进行治疗。大约一个礼拜过后,他的病情有所好转而出院回峒峪老家,养病康复。
回到老家不久,孙兴盛又出现食欲不振、旧病复发且加重之症状。8月份,他才返回西安,住进了“陕西省武警总队医院”。经专家诊断做了个“心肺彩照”检查,结果发现患的是难治之病“两肺纤维化”。主治医生采用了多种手段为他进行治疗,8天过后病情基本稳定而出院。
出院不久,孙兴盛嫌西安酷暑难耐,又返回峒峪老家,在“药疗”的同时还进行“食疗”和“氧疗”……不幸的是,他还是没有挣脱死神的魔爪,于11月18日晚9时50分撒手人寰、驾鹤西去。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抗拒。这个道理,孙兴盛是懂的!但据说,他老人家不想死,他还想活着,因为这个千载难逢的美好新时代他还没看够、没来得及享受,他觉得还有许多未竟之事等着他去做……
然而,生死天命。我们每个活着的人,都要顺其天意、颐享天年。当然,作家孙兴盛也不例外。
不过,孙兴盛生前能有820万字的著作,死后能有成百个文友、上千个父老乡亲参加他的追悼会和安葬仪式,也该知足了,也该安息了!
到此为止,我再赋诗一首,期许孙兴盛在天之灵安息——
牛年病逝入仙境(现代诗)
孙兴盛啊孙兴盛
死后方知万事空
但悲未圆人生梦
孙兴盛啊孙兴盛
生老病死天注定
何必抱憾入仙境
孙兴盛啊孙兴盛
您驾鹤西去的时候
竟然有成百个文友大咖为您送行
您该引以为豪而
含笑九泉,安享太平
综上所述,我苦口婆心地谈了一大篇,是我多年来截止目前对作家孙兴盛其人其事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也算是我对他的“盖棺论定”吧!若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斧正!
写于2021.12月4~6日
【作者简介】
郝文鹏,笔名超然,陕西西安蓝田人。中文大专学历。初中语文教师,从教36年,曾先后兼职教务主任、副校长、校长和书记近20年。
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在一些报刊杂志发表作品,涉及到诗词歌赋、散文小说和评论,正式出版的著作有教育教学论文集《教坛拾贝》和文学作品综合集《文苑撷趣》。现为蓝田县退休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散文学会会员,陕西《作家摇篮》杂志签约作家。
从2020年秋初至今,又活跃在诸多网站微刊,多次发表作品,并多次参赛多次获奖,有两首歌词被音乐人制作成歌曲即《东方有一条龙》和《这就是咱俩理想的爱恋》,本人被评为精英诗人或优秀作家,被聘为文学学会的会员、签约作家或者文学理事、顾问。
最高荣誉奖项:“中国诗人作家网”2021年“中华杯”全球征文大赛冠军;“北京精短文学”2021年“全球名家名人星光榜”征文大赛冠军;“文学艺术网-金榜头条”2021年“时光文学名家名人榜”全国征文大赛冠军。最高荣誉称号:“世界楹联中国诗人作家网”文学理事、五大院士文化大使;“华夏精短文学学会”北京分会顾问兼副会长;“文学艺术网-金榜头条”文学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