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十章长篇小说
柳笛声声(10)
夏峻 著
第十章 私定终身
进入高三,很快就是高考,学校里的课程安排,在年前已经学完全部高中的课程,过完春节开学,就进入复习阶段。张颖读完高三,领了毕业证,就离开了学校,她决定不参加高考。在和刘迪商量这件事的时候,刘迪是持反对态度的,他的意思是两个人都参加高考,他心里很清楚,按照姐姐平常的学习成绩,考取一个好的二本学校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张颖认为他们这个家庭比较特殊,两个人都上了大学,留下爹爹一个人孤苦伶仃的,爹爹含辛茹苦把他们养育大,不能他们两个都走,总得留一个人在老人身边,照料老人的日常生活。岁月无情,这些年的辛苦劳动,供他们两个读书,张平老汉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人的年龄一大,身体各机能,都很快地衰败,抗疾病的能力不断衰弱,万一有个头疼脑热,也有个人为他跑前跑后,抓药请大夫,可方便得多了,人养儿女干什么,还不就是为了这些么。刘迪是个大男人,将来承接管理家庭这副重担,张颖自己觉得,像弟弟这样一个天资聪颖的人,继续上大学,在学业上有造就,以他的才智,有可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大丈夫嘛,图的是什么,不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吗?既然如此,就应当放飞弟弟的人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弟弟大展他的鸿鹄之志,她应当在他的身后,做他一个坚强的后盾,弟弟读大学期间的费用,生活方面的开支,这些就让他这个当姐姐的来供给吧。爹爹老了,应该让他歇歇了,生活的重担就由她先接过来。
姐姐张颖的想法,认真地思考以后,刘迪也觉得非常有道理,他同意了姐姐的意见,但他在心里已经拿定了主意,自己将来读完大学事业有成,无论在什么地方工作,他一定把爹爹和姐姐接过来,他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刘迪知道他和这个家庭里的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他将来肯定是要寻找他原来的家,和他的亲人们团聚,可是他在离开家庭,离开自己的亲人后,和张平、张颖所组成的这个家,给他提供了一个温馨的港湾,使他免受流落江湖那种风吹雨打的苦难,这些年来,他刘迪从他们那里承受的,是比亲人还要亲的一种深沉的情分。这种情分刘迪将永远铭记终生不忘,他和他们是没有血缘关系,爹爹张平没有生他,但他养育了他,在他人生最困难的时候,是这位素不相识的老汉,用一份父爱的温情呵护着他,让他的身心健康地成长,生身之恩固然难忘,而养育之情也是博大深厚的。生活这样恩待了他,使他的生命中有了两个父亲,这两个父亲对他都非常重要,生他的父亲,尽管已经多少年没有见了,可是他的形象,在他的心灵中并不模糊,时间愈久则愈加清晰;养他的父亲,十几年来陪伴在他的身边,日日夜夜时时刻刻,亲眼目睹着他长大成人,这份情感,就像窖藏的老酒,那种香味醇味弥久愈深。
至于姐姐张颖,刘迪也有他的想法,那就是将来长大了,他要把姐姐娶过来,不让她嫁给别人,这样姐姐就会永远和他在一起,他们就会永远相爱永不分离。刘迪弄不清他是什么时候有这种想法的,大概是有一次,那时候刘迪已上了初中,他拉着姐姐的手,信誓旦旦地说,他将来长大了,要报答姐姐的恩情。当时姐姐的眼睛突然红了,并且刷刷流出了眼泪,刘迪吓坏了,不知道自己怎么惹姐姐伤心了,姐姐拍了拍他的手说道,等你长大的时候,姐姐已经嫁人了,你怎么报答姐姐的恩情。刘迪再次拉住姐姐的手说不让姐姐嫁人。姐姐语气幽幽地说,你不懂,女孩子长大了,必须要嫁人的。刘迪沉默了一会子,仰起脸来,语气坚定地说,那就让姐姐嫁给我。姐姐张颖的脸,一下子红了,红的就跟早晨的朝霞一样。大概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姐姐张颖刻意和他保持距离,也不准刘迪再随便拉她的手。刘迪当然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不过他对姐姐的那种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深刻。上了高中以后,他还特别查过有关的法律,像他和姐姐张颖这种没有血缘关系的情况是可以结为夫妻的,弄清这一点后,他对姐姐的那种情感就更专一了。不管姐姐张颖怎么想,他这一生就非姐姐不娶了,上初中到高中,班里也有许多女孩子,而且也有男孩子和女孩子早恋,但刘迪却从不对那些女孩子多看一眼,在他的心目中,姐姐是最优秀最美丽的女孩子。
张颖并没有把刘迪的话当一回事,刘迪说这话的时候,张颖确实脸红了,因为那时候的张颖,亦是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男女两性之间的事,张颖也略有所知,所以刘迪说让她嫁给他,令张颖羞怯难当。他们是姐弟,姐姐怎能嫁给弟弟呢?尽管他特别喜欢这个弟弟,这个弟弟是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对弟弟的不断成长,张颖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她并不知道法律上是否允许他们结为亲眷,她只是觉得从伦理关系上有些难堪。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为了不误导弟弟刘迪的感情,张颖开始有意疏远刘迪,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希望刘迪能断绝那种想法。自己这位弟弟,绝非池中之物,将来是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他的天地广阔着呢,生活的圈子大着呢,他一定会遇到比自己更优秀的女孩子。每当她想到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弟弟,会和别的女孩子生活在一起,心里仍然会产生一种难言的酸楚,仿佛自己生命中一件最珍贵的东西丢失了一样。
被莘莘学子们称为“黑色七月”的全国高考日终于来到。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在这个时候展露自己的学识,每当这个时候,全国各地有参加高考的学生家庭,几乎可以说是全民动员了,中心工作就是服务高考了,社会、家庭都是高度重视,因为在时下的国家,高考是所有的学子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是考生们的独木桥,只有经过高考,步入高等学府,拿上大学文凭,自己多年的学习似乎才被社会承认。一些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们,高考更成了他们改变自己命运的最后一搏,被大学录取,他们才不会重蹈父辈的旧辙,面朝黄土背朝天,才有可能鱼跃龙门,彻底走出农村这一方天地。也由于这些因素,参加高考的每一位学子,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答好每一份卷子,考出自己最为理想的成绩。刘迪心里没有这么重的负担,他来参加高考,没有家人陪伴,老爹和姐姐张颖都认为考好考坏,那是他刘迪个人的事,他们去了帮不了任何忙,还徒增他心理负荷。姐姐张颖告诉他,考上了,家里全力供应他上大学,不会叫他因上学的费用受委屈;考不上,就回家来,这个家庭照样接纳他,不会因此关上大门,将他弃于社会。由于轻装上阵,刘迪的临场发挥很好,每门学科的考题,答的都很理想。考完以后,和学友在一起估分,刘迪估摸自己这次的考试成绩,被国家重点大学录取完全不成问题。
在填写个人志愿的时候,刘迪没有和任何人商量,毫不犹豫地把自己报考的第一志愿,填写为“郑州大学”。按照他的估分,他完全可以将自己的第一志愿,填写首都北京一所国家重点大学,而且很有把握被录取。他之所以将自己的第一志愿填为“郑州大学”,还是因为寻找自己的家这个解不开的结。当年在火车上被人贩子迷失的一瞬之间,他隐隐约约地听到站台上的高音喇叭工作人员报出的车站是郑州,因此他认定自己当年是在郑州火车站,和姑姑分散的,他就想着以郑州为中心,向周围辐射,打探看自己的家乡在哪里,逐步了解掌握有关家乡方面的信息。应当说,刘迪这个思路还是正确的,后来的事情发展,正是因为他这个想法,才使他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寻找到自己失散多年的亲人,有了一个大圆满的结局。
“郑州大学”的录取通知,很快就寄来了,刘迪收到通知书的时候,他所生活了十多年的张屯村,一下子沸腾起来。社区领导、镇上的领导、村里的领导都来了。张平老汉一个孤寡老人,辛辛苦苦养育了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学业有成,这成了此一事件的“新闻眼”。送走了各方面的领导,张平老汉仍然难捺激动的心情,他感慨万分地说道:“没有想到,我老汉家里还出了个大学生,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迪儿为我们这个家争了光。颖颖,你这段时间什么也不用干了,给你弟弟准备准备他上学的事,被褥衣物、生活用品,尽量带全,别叫娃受症!”
张颖答应了父亲的要求,按父亲所要求的,给自己这位大学生弟弟,准备大学期间被褥衣物。弟弟考上大学了,张颖的心里欢喜的不得了,在欢喜的同时,心中又有几分难言的失落。弟弟就要进入高等学府了,生活面宽广了,接触的人也会多起来,他还会想起自己这个姐姐吗?他想到了弟弟当年所说将来要娶她的话,现在想起来就觉得可笑荒唐,一点都不切实际。大学生是“天之骄子”,而自己就是重庆市郊的一个普通农民,两个人成了不同层次的人,没有了共同的语言,没有了共同的生活基础,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生活,想着都有些别扭。大学中,弟弟会遇到和他一样的大学生女孩,她们比她聪明,比她漂亮,弟弟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才会比翼双飞,成为理想的一对。
就在刘迪要赴郑州的前一天下午,刘迪把姐姐叫出来,两个人一起来到嘉陵江边。张颖知道弟弟有话要和自己说,甚至知道他会说什么,但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回答,一路上张颖都为此心里忐忑不安。
“姐,我明天就要去上学了,家里爹爹,就要靠你照料了!”刘迪对姐姐说道。
“弟,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呢!”张颖答道。
“我在学校的生活费用,你们不用考虑,我会利用假期勤工俭学,所赚的钱,基本上就够我用了,你在家里和爹爹生活放宽松一些,不要苦着自己!”
“大学里,学习紧张,哪有时间再去打工赚钱,我们在家里稍微紧一点,就够你在学校所用了。”
“姐,你不要忘记我的话!”
“什么话?”
“姐,你在故意装!”
“真的,什么话,我这会脑子里乱哄哄的,想不起来!”
“就是等我大学毕业了,我就回来娶你,和你结婚!”
“弟,那时候,你还小,说的都是玩笑话,不必认真!!”
“姐,我是认真的,我说了,我们永不分离!”
“我们是姐弟,姐弟结婚,人家笑话哩!”
“我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我查看有关的法律,我们完全是可以结婚的!”
“弟,你到了大学,会遇到比姐更好的女孩,你们志趣相投,在一起会更好!”
“姐,在我的心目中,你就是最优秀的女孩!在我人生最困难的时候,是你和爹爹,接纳了我,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你们就是我人生中的恩人!”
“弟,你这是一种报恩的意识,并不是真正的爱情,只有报恩意识,没有真正的爱情,你的人生不会幸福!”
“古人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你们救了我的生命,这么大的恩情,我如果不去报答,我还配作人吗?姐,你不让我报答这恩,我会非常痛苦的。姐,答应我吧,你愿意让我因此痛苦吗?”
刘迪的话说到这个程度,张颖再不能说什么了,她感觉到了弟弟心灵的真诚,她觉得自己再多说什么,就显得有些虚伪和矫情。
她瞪着一双秀气的眼睛,就那么望着自己的弟弟,她似乎能听得到弟弟那热烈的心跳声。
刘迪走近张颖,伸开双臂,将张颖抱在怀里,然后对张颖说:“等着我!等我回来!”


作家简介:夏峻,原名夏建芳,曾用名夏新穗,男,汉族,高中文化程度,1961年6月生于河南省灵宝市焦村镇东村二组,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三门峡市作家协会会员、灵宝市作家协会理事。自幼酷爱文学,勤于写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已有小小说、诗歌、散文、新闻作品300余篇见诸报端。出版有长篇小说《窦家寨》《晨光》《驻村第一书记》。曾参加河南省“奔流文学院第六、七、十二期作家研修班”学习,在《奔流》文学期刊(2019年第2期)发表短篇小说《反哺》,哈尔滨《青年文学家》(2021年第2期)发表小说《请客》,第6期发表诗歌《早春素描》。其中,长篇小说《晨光》荣获第三届三门峡市优秀文学艺术成果奖;诗歌《我骄傲 我是一名中国人》获“仰韶杯”全国征文大赛二等奖;诗歌《我骄傲 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荣获河南省离退休干部“不忘初心跟党走,赋能助理再出发”庆祝党的百年华诞诗歌创作朗诵大赛一等奖。现在河南日报农村版三门峡记者站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