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总镇,厦门提督
文↗↗田园野老搜集整理稿
杨元超出身于贫寒的平凡百姓之家,原籍广东省吴川文山杨屋村。家族以打铁为主,兼採海捕鱼、种田。因家境贫困,为谋生计,青年时随父亲到南三、硇洲等地方打铁,因其身强力壮,打铁技艺遐迩闻名且为人耿直,故美誉名"打铁杨!″
青年的杨元超家境贫寒,父子以打铁为生,风华正茂的杨元超胸怀大志,决心通过自身矢志发奋努力建功立业。时势造英雄,适逢清朝加强海防的政策招募人才,他毅然从戎加入徐闻县的广东海安水师营。靠自己的努力,从最低层的水师兵勇做起,刻苦练习骑射暨各门刀枪剑术,因家乡濒临南溟,自幼喜欢探讨海洋气象,造诣颇深。
他熟读兵书,灵活运用天时地理应用于战术布阵及进攻防守上。因此,多次与海贼作战中获胜而在水师营中显得出类拔萃,赢得上司赏识和朝廷重用。乾隆十四年(1749年),杨元超荣升广东海安游击营长,屡立战功。他在海安游击营履职期间,沿海渔民安居乐业。因战功显赫,乾隆二十年(1755年)提升广东汕头海门营参将,次年连续普升澄海协副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出任广东龙门协副将。经过多次调任中得到历练,对整个广东沿海地形地貌谙熟,治军用兵经验丰富,军事战略逐步提高,多次海战缉匪中战无不胜,捷报频传,广东沿海一带的海匪闻到杨元超名而胆战心惊!
在杨元超的声望威振影响下,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因海南省(琼州)四面环海,海防任务极为艰巨,被海匪搔扰最严重地区之一,兵部颁令他担任龙门协将同时兼任广东琼州总兵部官。
上任以后,他强化各协营水陆汛地官兵刻苦操练本领、操船舵手作战技能,考核官兵骑射,传授海战经验。经过严格的训练,使琼州水师瞬间变成一支威武之师,成为广东沿海各水师中学习的典范,为琼州海域的安全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待写,未完……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