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句容状元李春芳探秘
▓ 李洪文
(四十六)《西游记》第五回花果山结义“牛魔王”影射句容茅山“金牛洞”“奔牛”故事
《西游记》第五回花果山结义“牛魔王”影射句容茅山“金牛洞”“金牛”故事。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牛魔王”与孙悟空“结义”花果山,而花果山就是指句容茅山。
《西游记》第一回称花果山是一座好山,有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之词赋可证。该词赋中“水火方隅高积土”一句意思是:在句容茅山方隅山用“李真人井水”炼“九鼎丹”。其中“方隅”就是指句容茅山“方隅山”(见李洪文《句曲诗综》255页-256页“水火方隅”条注释)。该词赋中“丹崖怪石”“削壁奇峰”借指茅山及大茅峰(茅山元符宫有为嘉靖皇帝祝寿所建的万寿台,立柱石刻楹联“翠巘捧仙台华阳真气;丹崖飞绀殿河上玄风”中即有“丹崖”一词)(另见《句曲诗综》256页“丹崖”“怪石”“削壁奇峰”条注释)。“万劫无移大地根”一句影射句容茅山华阳洞天为大地之根。《乾隆句容县志》三卷:“华阳洞:在大茅峰。其洞有二:西洞在崇寿观后,南洞在元符宫东。其门有五,三显二隐。三茅君、二许君俱得道于此。宋授金龙玉简。 灵异至多。又谓第八洞天。周回百五十里。洞虚四廓、上下皆石,内有阴晖夜光日精之根。阴晖主夜,日精主昼,形如日月之光,既不自异草木水泽,亦与外同。又有飞鸟交横,名为石燕。所谓洞天神宫,灵妙无方,不可得而议也。(《旧志》)” (另见《句曲诗综》256页“万劫无移大地根”条注释)。故花果山影射上古时代仙乡福地“句曲山”,也就是指现在的句容茅山,而华阳洞有“日精之根”,故可以“发明万物”。(见前第34篇)
↑ 本文作者拜望并请教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镇江师专原副校长、镇江高专原校长、金山学院原院长、江南大学太湖学院原院长祝诚教授(左)。
↑祝诚教授《京江晚报》(2020.7.16)介绍作者四书之“喜读李洪文有关句容文史的四部新著”书评。
其次,句容县志记载茅山“金牛洞”之“金牛”故事,有“牛魔王”“为女子所触”的雏形。
《乾隆句容县志》卷三:金牛洞在茅山崇寿观东。秦时,采金获金牛,为女子所触,遂掷而出,逐之至丁角,因名其地曰上栏、下栏,及远曰奔牛。牛奔入海,不得复睹,至今迹著于石。
2016年,句容市史志办公室主任欧红卫同志邀请我繁体改简、标点并注释《乾隆句容县志》,我在《乾隆句容县志(校注)》之中对“上栏”“奔牛”注释有:
上栏:今句容市白兔镇有上兰村。
奔牛:今常州市有奔牛镇。
而《西游记》中的“牛魔王”“所触”有“铁扇公主”“玉面公主”两“女子”。
第三,“牛魔王”是“六洞妖王”之首,《西游记》中“牛魔王”洞府不断变化,和茅山“金牛洞”之“奔牛”善跑相关联。
《西游记》中没有写“牛魔王”洞府最初的具体位置,仅仅写了之后相关的几个洞府,意在影射“牛魔王”善“奔”的特点。
《西游记》五十九回:
行者道:“那山坐落何处?唤甚地名?有几多里数?等我问他要扇子去。”老者道:“那山在西南方,名唤翠云山。山中有一仙洞,名唤芭蕉洞。我这里众信人等去拜仙山,往回要走一月,计有一千四百五六十里。”
……
那罗刹出门,高叫道:“孙悟空何在?”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罗刹咄的一声道:“谁是你的嫂嫂!那个要你奉揖!”行者道:“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罗刹道:“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行者佯问道:“令郎是谁?”罗刹道:“我儿是号山枯松涧火云洞圣婴大王红孩儿,被你倾了。我们正没处寻你报仇,你今上门纳命,我肯饶你!”
《西游记》六十回:
土地道:“大力王乃罗刹女丈夫。他这向撇了罗刹,现在积雷山摩云洞。有个万岁狐王,那狐王死了,遗下一个女儿,叫做玉面公主。那公主有百万家私,无人掌管,二年前,访着牛魔王神通广大,情愿倒陪家私,招赘为夫。那牛王弃了罗刹,久不回顾。若大圣寻着牛王,拜求来此,方借得真扇。一则扇息火焰,可保师父前进;二来永除火患,可保此地生灵;三者赦我归天,回缴老君法旨。”行者道:“积雷山坐落何处?到彼有多少程途?”土地道:“在正南方。此间到彼,有三千余里。”
从上面的叙述可知牛魔王曾经在“号山枯松涧火云洞”“翠云山芭蕉洞”“积雷山摩云洞”生活过。那么最初的洞府在哪里呢?
据花果山结义“七弟兄”之狮(犭它)王来看,狮(犭它)王之洞府当影射“仙都”茅山之“狮子洞”,而“狮子洞”“金牛洞”均在茅山。
《西游记》第三回:
你看那猴王得胜归山,那七十二洞妖王与那六弟兄,俱来贺喜。在洞天福地,饮乐无比。他却对六弟兄说:“小弟既称齐天大圣,你们亦可以大圣称之。”内有牛魔王忽然高叫道:“贤弟言之有理,我即称做个平天大圣。”蛟魔王道:“我称做复海大圣。”鹏魔王道:“我称混天大圣。”狮(犭它)王道:“我称移山大圣。”猕猴王道:“我称通风大圣。”(犭禺)狨王道:“我称驱神大圣。”此时七大圣自作自为,自称自号,耍乐一日,各散讫。
↑ 本文作者与江苏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茅山道教音乐”代表性传承人、 茅山道教上清派七十八代传人何春生道长(右)留影于茅山崇禧万寿宫2020.6.17.
江苏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何春生道长书赠《句曲诗综》之作品。
句容茅山洞府众多。《乾隆句容县志》卷三载:
小青龙洞在小茅峰西,朱砂泉上。
黑虎洞、黄龙洞俱在华阳南洞九锡碑之左右。
良常洞在茅山紫阳观五里,即华阳北大便门三十二小洞天,昔始皇埋白璧处地。
罗姑洞在茅山金菌山西。相传即九疑山女仙人罗育也。
高居洞与罗姑洞并,石限界之。
玉柱洞在华阳西洞南,中有石乳,圜直如柱。周回仅容盘旋。
蓬壶洞即在西洞之南。
酆都洞在丁公山岩下。
天窗洞在积金山之上。
巧石洞在大茅山元符宫左。又名巧石亭。
燕口洞在方隅山南,有洞室。
碧岩洞在茅山崇寿观后,洞上为嵚崟[1]亭,古木危基,至今尚存。
庆云洞 在海江山下。
女仙洞在碧岩洞东三十步。
柏枝洞在郁冈山北。昔人深入,则闻太湖风涛鼓楫之声。
狮子洞同在郁冈山。石垂如狮形,外一洞户,内石间之,如堂如室之中。有垂石二,击之,其声一如木鱼一如磬。
垂云洞,石如垂天之云,亦同在柏枝、狮子洞侧。
水龙洞在皇甫谷。泉源深不可测。
南斗洞在三角山。女官庙法庵。
方隅洞在隅山上
夫子洞在良常山。
方台洞在方山下。有洞室两口见外,与华阳通,号为“别字山馆”,得道者处焉。世人呼为“白石洞”。
青龙洞在帢帻山,去方山十余里。
大茅洞在大茅山前,后玉液泉,为正路。
越翳王洞在茅山乾元观内,翳为句践四世孙。
↑ 上图为本文作者请教江苏大学人文学院原党委书记兼院长笪远毅教授(右)。江苏大学笪远毅教授、赵永源教授和苏州大学金振华教授共同参与了《乾隆句容县志(校注本)》审稿工作。
故此,花果山“七十二洞”影射“仙都”茅山是“神仙之府”,“仙(洞)府”众多。狮(犭它)王之洞府当影射“仙都”茅山之“狮子洞”,而牛魔王最初的洞府也应当在花果山,即今句容茅山的金牛洞。
第四,“牛魔王” 的儿子“红孩儿” 有“仙都”茅山“炼丹”“飚轮”相关烙印。
《西游记》第四十回:
行者道:“你等既受他节制,常在他洞下,可知他是那里妖精,叫做什么名字?”众神道:“说起他来,或者大圣也知道。他是牛魔王的儿子,罗刹女养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却也神通广大。牛魔王使他来镇守号山,乳名叫做红孩儿,号叫做圣婴大王。”
《西游记》第六十回:
土地说:“大力王即牛魔王也。”行者道:“这山本是牛魔王放的火,假名火焰山?”土地道:“不是不是,大圣若肯赦小神之罪,方敢直言。”行者道:“你有何罪?直说无妨。”土地道:“这火原是大圣放的。”行者怒道:“我在那里,你这等乱谈!我可是放火之辈?”土地道:“是你也认不得我了。此间原无这座山,因大圣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被显圣擒了,压赴老君,将大圣安于八卦炉内,煅炼之后开鼎,被你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我本是兜率宫守炉的道人,当被老君怪我失守,降下此间,就做了火焰山土地也。”
据上面两处可知,红孩儿身上有“炼丹”烙印。《西游记》第一回称花果山是一座好山,有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之词赋可证。该词赋中“水火方隅高积土”一句意思是:在句容茅山方隅山用“李真人井水”炼“九鼎丹”,其中“方隅”就是指句容茅山“方隅山”。
另外,红孩儿身上也有“仙都”茅山之“飚轮”烙印。
《西游记》第四十一回:
教:“小的们,把管车的,推出车去!”那一班几个小妖,推出五辆小车儿来,开了前门。八戒望见道:“哥哥,这妖精想是怕我们,推出车子,往那厢搬哩。”行者道:“不是,且看他放在那里。”只见那小妖将车子按金、木、水、火、土安下,着五个看着,五个进去通报。那魔王问:“停当了?”答应:“停当了。”教:“取过枪来。”有那一伙管兵器的小妖,着两个抬出一杆丈八长的火尖枪,递与妖王。妖王轮枪拽步,也无什么盔甲,只是腰间束一条锦绣战裙,赤着脚,走出门前。
……
二人赶到他洞门前,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谶天炽地。
红孩儿身上“飚轮”烙印与句容茅山“飚轮”故事吻合。
《乾隆句容县志》三卷载:
飙轮峰在大茅东,连峰。昔东海青童君乘独飙轮之车,按行有洞台之山。隐居云:“今大茅岭上,向东行有路,傍山平治,状如人功,足通轨辙。”相传此为飙轮迹。夫真人常御九龙,左骖名飙,右服名歘。既履山顶,故指其左骖。(《山志》)
“飚轮”故事也常见茅山碑记和诗歌。
↑ 2020年8月17日,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江苏省道教协会名誉会长、茅山道院杨世华住持(左)与作者亲切座谈于茅山崇禧万寿宫。
徐铉撰《紫阳观碑》有:“白雾紫烟,照映其上;飙轮鹤驭,往来真中……飙轮倏忽,晨盖徘徊。”
赵孟頫书《华阳道院碑》有:“仰挹飙轮,俯瞰金菌。”
王鏊《登茅峰绝顶》诗:大峰小峰联中峰,当天削出青芙蓉。一朝忽立九霄回,百丈已度千岩重。思昔飙轮同驾鹤,只今云气犹成龙。遥遥长史复何处?欲向华阳洞里逢。
第五,“牛魔王”妻子“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与“仙都”茅山炼丹所用“扇子” 有关联。
火焰山与孙悟空蹬倒八卦丹炉有关系:
《西游记》第六十回:
“八卦炉内,煅炼之后开鼎,被你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
而“芭蕉扇”可以扇灭此火。
《西游记》第五十九回:
那人道:“铁扇仙有柄芭蕉扇。求得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我们就布种,及时收割,故得五谷养生。不然,诚寸草不能生也。”
《西游记》第六十一回:
罗刹道:“要是断绝火根,只消连扇四十九扇,永远再不发了。”行者闻言,执扇子,使尽筋力。望山头连扇四十九扇,那山上大雨淙淙。果然是宝贝:有火处下雨,无火处天晴。
据此,“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与“仙都”茅山炼丹有关联。
第六,“牛魔王”妻子“铁扇公主” 又名“罗刹仙”,有“仙都”茅山女仙人罗姑的影子。
《乾隆句容县志》卷三:
罗姑洞在茅山金菌山西。相传即九疑山女仙人罗育也。元赵孟頫与张嗣真并题《罗姑洞》诗:苍梧渺天末,闻有绿毛仙。却过华阳路,人间九百年。(赵)九疑得道女,受事易迁家。诗赠金条脱,人逢萼绿华。(张)
总之, 《西游记》第五回花果山结义“牛魔王”影射句容茅山“金牛洞”“金牛”故事,此为今流行本《西游记》是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所校定完稿的又一铁证。
↑ 著名军旅作家李伶记者《镇江日报》(2020.10.9)介绍作者四书之“考证华阳洞天主人即李春芳”等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