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去草原
白菊敏
第一次去草原,是上高中的女儿晓萱联系的,是带着自愿报名的夏令营学生一起去的。
当女儿联系好一家旅行社,兴奋地告诉我“妈,这家经理说看我一个小姑娘,给了我格外优惠,游京北第一草原 ,三天每人260元。这价在任何一家旅行社都拿不下来。”我被这个价格惊呆了。“好!”当即拍板,并随闺女去签约。
晚九点两辆大巴车从学校出发,我们组织严密,环环相扣。把好带的学生集中一个车上,我带最难管的学生。前面一个老师陪同司机,兼管车前面的学生,我在车后负责所有学生的具体事务。
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生,大大小小的各个出行细节,都提前想好,出行前开了预备会。结果,半夜,车在高速公路飞快行驶时,一个三年级男生告诉我,他要大便,憋不住了。我手疾眼快的将提前准备好的塑料袋里铺上报纸,悄无声息地解决了突发情况。
第二天早晨到达目的地县城,我们简单就餐后,直达草原民房处安居,开营……
中午吃饭遇到了没有预想到的问题。孩子们看着热情招待的饭菜,一个个难以下咽。此后,我们老师便都成了厨房师傅,有专人负责游玩,有人留下下厨,做家乡风味的饭菜。
望着那草有一尺多高的茫茫草原,和脚下随时可能会踩到的粪便,心情依然是格外灿烂。草原的辽阔无边,蓝天白云的奇美壮观,气候的舒爽多变,野花遍地盛放,质朴无华的民风……无不让人十分惬意。可以放牧的草原、山坡上,牛、羊、马一群群地肯吃着青草。偶有摩托车风驰电掣般驶过,带着牧民汉子的温厚狂野,撒下一路土尘……我随着初中生们第一次骑马,激动、胆颤,是被一个牧民牵着,慢悠悠地走着。适应后,返回时,牧民上马带我狂奔一圈儿,那感觉,好爽!竟然恋恋不舍那飞马奔驰的片刻,那个美好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眷恋。
最难忘那次山坡观景,我们爬上一个高坡似的小山,晴朗的天空突然飘起零星小雨。我们欢呼着、欣喜着、感叹着,没有一人想避雨。不一会儿 ,天又放晴。极目远眺,远处的梯田就像精工细作的巨大天幕,黄绿相间的色彩,整齐有序地铺设在大地上,好似能工巧匠的天赋杰作,真是巧夺天工。白桦林处,红砖瓦的房顶子,和树木交相辉映,升起的袅袅炊烟,轻渺地缭绕在房顶和树木之上,有一种缥缈的神秘之感。不一会儿,夕阳,像一个巨大的金盘,圆圆的挂在西边的树梢上,把大地映照的一片金光灿烂。羊群被牧羊人驱赶着,应该是走在回家的路上。那一群群马,据说是散养着,不用担心有人盗马。为了快速抓住此情此景,我引导着学生们观看、速记,我自己也迅速写下这独一无二的绝美画面,欣喜不已。
回去,农家大院里的篝火晚会,和两只烤全羊,简直把师生们都欢喜的不得了。一个上初中的儿子,背起当老师的妈妈,满院跑。孩子们亲眼所见烤全羊的全过程:两只七十斤左右的羊,悬挂在支架上,牧民把考好的羊肉,连着骨头一起用刀子割下来,抹上佐料,吃着鲜嫩多汁的烤羊,孩子们一片欢腾。有的说“我怎样可以把这美味捎回去一点儿,给自己的父母尝尝。”竟然有人偷偷的用塑料袋包起来一小块儿,说是带回家。我感动着孩子们的孝心,又担心孩子们吃坏肚子,于是在跳兔子舞之前,我让每人吃了助消化的甜药片。
最难忘的是当地民风的朴实,让导游看着称重的活羊,分毫不差。住在农家院里,他们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我们,看到孩子们吃不惯当地饭菜,每天有人出去很远采购孩子们爱吃的菜.....我第一次接触马奶酒,香醇的味道,犹如淳朴的民风,醉人心田。我和有的孩子们,都买了瓶,说回去让亲人尝尝。
出游的几天,老师们每天几乎睡不了几个小时的觉。记得当时,我们每晚要巡回督促兴奋的孩子们睡觉,安抚第一次出门孩子的情感。孩子们睡得正香时,我和一个老师早早起来,村边遛早。我俩感慨:这是避暑的好地方,等我们退休了,来这里过暑假,我可以多住,安心写作.....
第一次去草原,大概有二十年左右了吧。至今回忆起来,还是美好的令人陶醉。
2021 12 5

白菊敏,河北,中学高级教师,早年作品多发表于报刊杂志。近年报刊微平台发表四百余篇。上都市头条六十多篇,均精华、热点。多篇文学作品获各级各种奖励,一生获各级荣誉无数。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沧州作家协会会员等。作家地带签约作家,世界汉语作家协会签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