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眼看泰山

一个会玩的朋友说,如果你这辈子只打算游一座名山,那你就去泰山吧。因为那是中国的第一名山,五岳独尊!
真的来到泰山脚下了,心里不免有些激动,仰慕已久、神往已久的泰山,我来了!
只有真正到了泰山了,才能体会那句话:“远看泰山,朦朦胧胧;近看泰山,乱花迷眼。”
过了一天门,便看到到了“孔子登临处”
。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但他也是从此处开始登山的。不知道二千多年前孔老先生爬山时是不是这条路?如果不是这条路,那肯定另有其路。但肯定没有现在的路这么好走吧?
从红门登上南天门据说有6666级石阶。
看着家人中70多岁的老岳母还不服老,非要跟着我们一起爬山,不禁捏了一把汗。

为了爬山更轻松,便花四元钱买了两根手杖,花五元钱买了一双布鞋,穿上果然舒服多了。
一大群背着登山包的年轻人像赛跑似的蜂拥而来,那架势简直就像各大门派的武林高手为争盟主席位而拼死去抢占光明顶一样,让人好笑的同时也让人羡慕。
休息时蓦然发现山脚下的岱庙是那样的气势恢宏,远看有点像北京的紫禁城。
昨天游览时身处其中还感觉不到,现在才体会到“要了解事务的全貌必得跳出事务”这句话是多么的有道理。
岱庙又叫泰庙,是历代帝王祭祀泰山首先要烧香拜神的地方。皇帝都要去的地方,游客当然也不妨去游览一番。
大庙中有几样东西值得一看。有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大成殿并称中国三大古大殿建筑的天贶殿。
有多达160余方的古壁画、古碑刻。
有仅存十个字的中国第一名相李斯的碑刻。

还有一座金光灿灿的铜亭。传说李自成打了败仗后,让大将刘宗敏将这座传说是用纯金铸成的金亭掳走以充军饷。
后来刘宗敏发现亭子原来是铜的,慑于泰庙的威严,又把拆掉的铜亭送了回来。
可以说,在中国,没有第二座山能让历代诸多位君王亲临此地顶礼膜拜、文人雅士趋之若鹜的。也没有第二座山能集雄、奇、峻、险、旷、幽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人文景观于一身的。
好不容易爬到经石峪,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
原想去看看世界著名的摩崖石刻“泰山金刚经”的,一打听,就是棒小伙子进山谷打个转也得四十分钟,而且路还不好走。回头看了看我们这支老弱之师,只好忍痛放弃。
被誉为“大字鼻祖”、“榜书之首”的经石峪金刚经成书于南北朝,存字1067个,为书法中特有的楷隶体,字迹雄浑刚劲兼有圆润清逸,为罕世瑰宝。
此石刻曾在瀑布下的水中隐藏了一千多年,到明代才被人发现。现在能看到的拓本是清乾隆年间的,存字少且残缺模糊。唯一发现于海内外的明拓孤本,经岁月风雨、战火动乱流传至今,实属不易,故无比珍贵,价值连城。
值得庆幸的是,这一仅存的孤本经颠沛流离,辗转到了湖南,为一家文化部门妥藏。这实在是我们湖南文化的一大幸事。

登上斗母宫,放下包,擦汗喝水,顺便看了看这个美丽的小道观。
老婆孩子都去烧香拜佛去了,我却转去看精致的小偏殿。
登高望远,但见川前流水潺潺,白云悠然远去,果然是个观瀑听泉、品茗揽胜的绝好去处。
心想,连游客都不忍离去,难怪那些小道士们耐得住清灯孤影的寂寞,是因为他们住的地方都是神仙呆的洞府呀。
翻壶天阁,攀回马岭,累得实在是不行了,便坐在路边小店休息,顺便买了几张著名的泰山煎饼,裹上大葱鸡蛋,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边打量着险峻的回马岭。
传说宋神宗皇帝不听劝阻,打马一路狂奔,到了此处被吓得魂不附体,赶紧勒转了马头,从此就有了回马岭这个地名。
一个小伙子从上面下来,吃力地放下背包,一屁股坐下来休息。
一打听,他是半夜三点钟进的山,现在已经游完了。
我开玩笑地说,你一个人半夜三更上泰山,就不怕老虎吃了你?
小伙子说,我也是天亮以后才听说泰山前不久发现了老虎,而且还是两只!我要是早知道肯定不敢半夜上山。
“泰山真的有老虎?”我不禁大吃一惊。
“是啊,听说封了半个月山,损失了上千万呢。现在这类事情多,因为到处都是野生动物园,一个不留神,跑出来一两只老虎什么的猛兽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不行,我得走了。”
显得有些体力透支的小伙子站起来,摇摇晃晃地下山了。
一听说有老虎,大家的腿一下子都有了劲,连老太太也走得快多了,谁也不知道身边这些幽深的山谷密林中到底有些什么。
登上中天门,眼前豁然开朗。
遥望远方高耸入云的泰山主峰和缥缈云间用肉眼依稀可见的南天门以及像线一样细微的登山路,没有人再提徒步登山了。
尽管早就听许多人说,要真正体会爬泰山的感觉,就一定要从十八盘爬上南天门。

那就坐缆车吧。票价不菲,45元,是泰山门票的一半多。也顾不得了。
但这个钱花得值。节省了宝贵的体力和三个小时的时间,还买了一份刺激。
缆车一出站,一下子就悬在了半天云中,胆小的人立刻尖叫起来。
望着脚底下像蚂蚁一样的人群和像甲虫一样的汽车,本人尽管强装镇静,也觉得脚板下下面嗖嗖冒冷气,浑身都爬满了鸡皮疙瘩,但是,从半空中看到的美景恐怕也是徒步登山所无法想象的。
由于借助了人类的高科技,征服艰难大自然的原本应该是可歌可泣的努力一下子变得平淡无奇了。
站在雄伟险峻的南天门面前,我们的喜悦和惊奇远比不上那些从陡峭的十八盘辛辛苦苦地爬上来的人。
泰山是道教圣山。

泰山的玉皇顶高1545米,上供奉着玉皇大帝、东岳大帝、俗称泰山老奶奶的碧霞元君,还有“万世师表”的孔老夫子。
当地人非常崇拜敬仰“泰山老奶奶”,即使不给别的神敬香,也一定要给“老奶奶”敬的。
究其原因,东方之神主生。东方是日月交替、万物更新和生命起源的地方。而泰山老奶奶作为神圣的女性的化身,正是她给了人类生命。
这多少还保留了人类对母系社会的一种眷恋吧。
天街上有一座巨大的汉白玉牌坊,在如絮的白云的铺垫下像极了神话戏剧中的南天门。如果弄两个身穿铠甲的天兵天将往那里一站,定会使游客产生时空错乱、如梦如幻的感觉。
我想,创作《西游记》的吴承恩老先生一定是多次来泰山旅游,从这里吸取了创作的灵感吧?
泰山是令人敬仰、令人感叹的。
她的神奇、威严和令人目不暇接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使得人们不得不感慨和叹服!十几个小时的游览连走马观花也算不上,若想真正读懂泰山,恐非是一朝一夕的易事。

其实,泰山并不能算是一座完美的山。
论奇,比不上黄山;论险,比不上华山;论幽比不上南岳;论秀比不上峨嵋,只有一个“雄”可以独占鳌头。
但是,为什么古往今来泰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那就是因为泰山“重”!
“稳如泰山”、“重如泰山”,在我们中国,还有那座山有如此的分量呢?
“泰山安,则四海安。”
国体所系,重于泰山。历朝帝王不辞劳苦地前来祭祀,也是祈求一个国泰民安。
泰山顶上金灿灿的平安锁、祈求幸福美满的红丝带,无一不表达着来登泰山的游客以及所有的中国人的一个共同的心愿:中华民族,平平安安;中国人民,幸福美满!
泰山,你永远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
(此文写作时间已近20年,文中所述票价为当时的价格,与现在无关。)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