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去的知青
文/王淳娜
那沸腾的时代远去了,那青春窈窕的知青们远去了,可心中的背景记忆的画面没有远去。它完全占踞了我们青春的时间,与那些珍贵的记忆。因为那是用我们一代人的年华而铸就的时代!那是世界历史的罕见,并永远不会重现的时代,那是用最最淳朴的年龄,最最统一的行动与激情——而谱写的时代!潮水般的人海,奔赴祖国的号召,身影遍及大江南北,至版图偏远的角落,以及用十年岁月铭刻心扉的往事……

虽已半个世纪,但我们依然是那些最听话,最赤诚的儿女,又怎能忘记知青人的情感?小小年纪就铸入心中的那份热爱,它依然在我们的血液中。
那是1971年的秋天,长长的绿皮车专列,满载着上海知青,停泊在我家乡的车站,车窗外倒掉许多因高温而腐败的饭菜,连铝制饭盒儿的形状都完好地,扣在路基的碎石上。那是妈妈给塞的满满的美味佳肴,车窗内滿是稚嫩的面庞,是刚刚离开父母的孩子,那一刻在千里之外的小镇,留在了我记忆的深处……

不久,我也填表去本地黑龙江,牡丹江柴河林业局宏声林场。与上海闸北区的知青们相逢,他们中有两位女生,小陆(路)小王,其余20余人是男生。第一印象:他们富有,都说是资本家成份。每人至少两大件皮箱柳条箱,里面满满的腊肉、肥皂等紧缺物品应有尽有,好羡慕!女生教我们编织毛衣的花样。
没几天,男生排队买饭时,跟领导闹着要吃(漏)肉,女生闹着没有洗浴条件“脏死了”后来林场杀猪改善伙食,食堂一角搭起了简易浴房。
刚分配上山作业时,工人师傅拎着油锯喊“顺山到……”上海男生从这棵倒树跳到那棵倒树上,嘴里还吹着口哨,学着鸟叫。感觉一切都那么惊奇,特别是白茫茫的白雪,让他们兴奋!气的工人师傅急叫“不要命啦”

后来他们面对苦累单调的生活,伤感地说着“要是想吃喝就去繁华的上海,要是想玩乐就去苏杭,若以后在这里能睡到厚厚的棺材里”
转眼那年的春节,当地知青络绎下山回家。据说上海知青搬到一个寝室开联欢晚会,节目酣畅至末尾时,有人提议下一个节目比赛哭,话音未落,全场嚎啕失声,声音震动了寂静的林海,震动了那个没有鞭炮的夜晚。当地领导群众纷纷赶到四合院,上海知青说:”没什么,我们在演节目”在那没什么的背后,是他们心底最真实的泪,是没有家人陪伴的除夕,是人逢佳节的思念!
后来林场遭遇过罕见的山崩,泥石流将小火车道一侧的居民房,推开一道深深的河床,致睡梦中数十人失踪,其中一户七口,只男人出差存活。如今这里已是牡丹江“小九寨”知名的旅游景点,每逢盛夏季节,游人络绎。
而那些曾相识又远去的,闸北区的知青们,你们今天在哪里?你们曾经在这片山林吃过苦,抹过泪,挥洒过最美的青春,也曾朝朝暮暮地遥盼返城上海。常常感叹:这里只有井那么大的天。

如今我们都是白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了,不知返回上海时,那座城市是否也面临着,返城潮的压力!如每户家庭都面临着粮票与住房的压力,因为其他兄妹早已结婚。能够间壁可用的空间,以用尽,而知青两手空空。回家争吃、争喝、争住房——尽管如此,我们感谢邓副主席,是他老人家让在外多年的知青们终于返城了!
前几年有位上海知青作者,在网上详细报导,云南大返城前后的真实场景:农场办公室的办公桌上,摆着介绍信、笔和印尼、公章用橡皮筋拴门上,凡自己联系好接收单位,或有条件回家的,自己开信、自己盖章,随便走人。
那是多激动的时刻啊!许久的企盼,内心的欢呼!那是云南知青以泪和生命苦苦争取的结果啊!
起因于一位未婚女知青,在场部及简陋的情况下因难产,至母婴双双死亡事件,泪水中,男知青们忍无可忍,抬起母子的尸体,向各各农场网点游行抗议……所到之处罢工随行!队伍增至上万,后来惊动了云南省委,下令各路堵截上访。经二次失败的知青,面对重压与处分,第三次兵分三路,陆路、铁路仍被堵回,徒步附近车站的,顺利抵达北京,在京又搁浅、他们再努力、再坚持。终于请愿纸条传入中南海王振手里,经邓副主席下令。才结束了那场十年的等待!与此刻挣脱的振奋!霎时间,全国知青大返城,也结束了上山下乡的历史,结束了我们用青春写下了“知青”的历史!

然而无论如何,那是我们共同的经历,共同接受过塞北的狂风,南国的烈日,与远离亲情的那条多年往返的路。所以无论相识与不相识,知青情,永远浸透在每一个知青人的心中,那是同一时间内,共同命运的相系,那是彼此的经历,有着相互的感知,是不用语言的表白。特别是每个知青人的心中,仍有对第二故乡的怀念,与那些共同青春的记忆,珍贵的篇章——写在他乡的土地上!那些难忘的故事。一年一次的探亲,家中缺粮及户口关系不能久住,无奈每次共同返回知青点的行程。另一共同的感知是:我们无论栽种过怎样的理想与渴望,而那张户口卡,竟可以注定人生的命运!党的召唤必是我们的选择。然而最终,我们无法陪伴自己栽种的橡胶林,不能长久睡在乡村的土炕,不能在林区冬运的帆布帐篷里,或农垦沼泽地开发的那无边的麦浪中。虽然那里只留下过我们的身影、汗水、以及深深的情感,此外更有安家的企盼,与无法结婚的焦急。已是大龄的知青,一朝返城。他们无文化、无技术、无单位、无住房。就如同又一次,重新开启人生之路。然而今天我们都走过来了,一代人都走过来了。多想再问一句,今天全国的千百万的知青们,你们在哪里?或许你们就在彼此生活的身边,就在祖国每一平方的土地上——但我们的名字永远叫“知青”我们共同经历过,情感横切面的断裂,即返城之前与返城之后,是完全迥异的新生活,我们等于又重新盘点理想与希冀、愿望与期盼。再一次踏上人生拼搏的路。
而今,我们又同一时刻,在共同寻找着自己往昔的青春,并追问有悔无悔?其中滋味只有我们自己知道。那是用自己年华演绎的篇章,那是用青春绘画的海洋,是十亿人口国度,最大限度的青春大召集!如红卫兵“八次接见”红色海洋的后续下乡,当年站台上送行的人海,向外分散的是奔驰出发的专列,农垦、农场、林场、兵团以及插队落户的,都是大大小小城镇里的娃娃们,我们都是同一时代祖国的花朵,心中埋藏着理想与青春的志向,虽然今天“知青”的岁月远去,知青人的情感永驻心中!
2021.12.3王淳娜

山
文/王淳娜
在那片绿浪的掩映下
有我青春的身影
伸手相拥的那年
踏遍你清幽的山坳
趟过你湍急的溪流
抹一把额头热汗
还是那件旧小褂
曾是走出大山的知青
别后思念你浓浓的绿意
山林里的气息
树根处潮湿的苔藓
阳光下亮绿的叶片……
今天走在平整的路面
过着悠闲的生活
劳累——却在心间积累
2006.10.31 诗集《脚步》作品
纪念上山下乡四十年入选《知青诗抄三百首》

记忆 文/王淳娜
那个时代的记忆
那段历史的记忆
一些扛着行装的知青
如呼啸的“燕雀”
振翅掀动起边防农垦的
绿色波浪
将火热的青春植根在
祖国的江南塞北——
飞向广阔的田野
艰苦的垦荒
磨练了火红的思想
一列列北上的专车
车窗里稚嫩的面庞
汇入漫卷红旗的兵团
汇入乡村 林区——
历经十年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今天仍有多少扎根边疆的知青
他们用一生写进历史
我们以记忆回顾当年
2007.10.26 诗集《脚步》作品
纪念上山下乡四十年入选《知青诗抄三百首》

心中的时代
文/王淳娜
用生命记忆的往昔
用眼目见证的时代
波澜壮阔的昨天
有我们青春的身影
“红色”热浪中
有我们沸腾的激情
日复一日有时光的演变
有挥手告别的画面
与此刻滚滚向前的当下
当下看似多么平淡
然而回忆告诉我们
那些特定的印痕
一次次发展的巨变
与华夏隆起的大潮
不仅仅给予了昨天的故事
更卷走了一代代的青春
卷走洋溢着激情的面容
与无法重温的步伐
然而依旧迈步今天
依旧是最年轻的一天
依旧拥有这时代的此刻
依旧看着历史铸就的篇章
用文字镌刻的时间
在时间中拂去多少往昔
而当下是身披晨曦的祖国
听科技奏响新篇章
看振兴谱写新词曲
悠扬的旋律啊!
是祖国家园的灿烂
是儿女们心中的时代
2022.3.8


作者简介
王淳娜,曾用名(王春娜)1954年出生于牡丹江市柴河林业局,71年上山知青,85年随军到哈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山诗社会员,著有诗集《脚步》、省级刊物《诗林》纪念知青40周年《知青诗抄三百首》《秋叶的记忆》曾发表过作品。

青春
文/王淳娜
在昨天的岁月中流淌
在今天的回眸中张望
在彼此并肩的谈笑中
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自己
一支篮球队的身影
一次次夏季里流淌的欢笑
冬训满身蒸腾的热汗
蓝色冰帽白色霜花
整齐的冬装
朝气蓬勃的面容
赛场健步如飞的身姿
轻盈灌篮的体魄
一次次凭球艺
拿下的比分的哨音……
年复一年
队友们朝夕相处
集体吃住的情感……
然而教练有训:
严禁谈恋爱!
至今没有留下一个家庭
是唯一的遗憾
那些高挑的帅男靓女
如一道移动的风景线
如今多么珍惜多么遗憾
走失了那团体的队列
走失了最美的青春
走失了
往昔圆桌前——完整的拼图
只有多么遗憾的缺席
与对年华的回忆
还有再相聚熟悉的你
如今都随儿女游走四方
而球友的友谊永远难忘
或许它就在昔日赛场外
观众们热烈的目光中
它就在分散后的遥望中
其实它就在我们——
共同的青春写照里
如同走在他乡城市的路面
女队员手提华丽包包
胶质透明的
印有醒目红牡丹的鲜艳
映衬着整齐的队服
一张张笑脸
如一次次集体旅游的快乐
新奇兴奋的一幕一幕
都包含在青春主题的编辑中
都包含在友谊长存
青春永驻的回顾中!
2022.5.11

特别鸣谢:
1.中国精英诗人:杨明才,网名黑格杨,黑哥,【山西绛县人】曾用名才才。一个喜欢咬文嚼字的退伍老兵。
2.中国实力作家:刘泽达【湖南邵阳人】
3.中国精英词作家:陈爱平【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康禾镇人】县关工委副主任;退休前是县政府办副主任、主任科员。
4.中国精英词、曲作家:张新中(中歌)【中国电信】
5.中国精英诗人:陈法营,字悟金,中共党员,【河南省尉氏县洧川镇枣陈村】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尉氏县诗词学会秘书长,出版有《悟金集》
6.中国精英词作家:李文亚,1949年生,男【湖北省武汉市人】
7.中国精英诗人:李胜,网名:品味居士,男,汉族,【安徽省霍邱县人】中共党员,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联合参谋部某局机关办公室主任,上校军衔。
8.中国实力派作家:王淳娜,曾用名(王春娜)1954年生【黑龙江省人】哈尔滨市作协会员。
9.中国精英诗人:吴春元【河南省濮阳市范县人】
10.中国精英诗人:奇石 【 黑龙江人】
11.中国精英诗人、词作家:段明旭【云南施甸人】就职于保山学院,喜欢文艺创作。
12.中国精英诗人:谢达安,网名绣江寒子【广西容县浪水镇泗河人】
13.中国精英诗人:翟桂花,笔名小草。国际诗评委员会负责人【郑州市人】
14.中国精英词、曲作家:吴世海1941年生,【湖南溆浦人】
15.中国实力派作家:黄玉萍,故乡安徽安庆宿松,现居广州。
16.中国实力派作家:徐跃前,高级教师,中共党员,原籍安徽,旅居深圳。
17.中国实力派艺术家:慧修(原名李秋红)女,中共党员,【辽宁省营口市人】
18.中国精英诗人:朱秋芳,网名:爱家南人,军旅生涯数十载,现居山东,中共党员。爱好文学书法,酷爱诗歌。
19.中国精英诗人:陈红花,字,晨虹,笔名,伊人。【山东省龙口市人】,龙口市作协会员,烟台市散文学会会员,烟台市作协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大专学历。
20.中国精英诗人:李梅,网名:踏雪寻梅【重庆市渝中人】爱好散文,诗词写作。
21.中国精英诗人:博览:名宋振太,【山东青岛即墨人】,退伍军人,共产党员。
22.中国精英词、曲作家:刘晓平,网名:云台山水。北京东方星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经理【河南孟州市大定办人】
23.中国精英诗人:辛淑英,网名:一米阳光【黑龙江】。
24.中国精英诗人:施性山,字得清,网名渠阁居士。【1952年生,福建石狮人。】
25.中国精英诗人:海韵,本名王海运。【祖籍河北省巨鹿县,现居住内蒙古包头市。】
26.中国精英诗人:罗再平(卖油翁)【浙江绍兴】⑥
27.中国精英诗人、书法家:胡广勤【宝鸡】
28.中国精英诗人:尹学仁【福建省浦城县临江镇锦城村】
29.中国实力作家:邹玉成(六月来风)【湖北赤壁市】
30.中国精英诗人:冯强升【山东】
31.中国精英诗人:郑建安(漂泊汉)【湖北黄冈现居深圳】
32.中国精英诗人:陈思胜(金噶龙小子)【安徽小河】
33.中国精英诗人:王兴财【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义堂村】
34.中国精英诗人:严景新(风景这边独好)【江西】
35.中国精英诗人:杜梅(山菊)【河南省正阳县】
36.中国精英诗人:苏涛【河南省范县柳园村】
37.中国精英诗人:叶胜华【贵州省盘州市丹霞镇】
特别声明:除作者提供的图片外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投稿请添加微信:YH201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