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妇联坚持以学促做、以做践学,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聚焦妇女群众“急难愁盼”,以有影响、见实效、能落地的活动为载体,用心用情用力为妇女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使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成效,着力提升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实效,切实当好妇女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娘家人”。
“小关爱”传递“大温暖”。立足妇联职能和优势,协调30万元物资用于慰问边境一线值守人员,为受疫情影响的贫困妇女、孕产妇、儿童等特殊群体送去“暖心礼盒”1050个。制作1125套巾帼志愿者服装发放到一线,提高妇联组织在全民抗疫中的辨识度和影响力。实施“春蕾计划”项目、“茸城助彩凤”捐资助学、“99公益日”爱心捐资等活动,募集资金37万余元,帮扶40名贫困农村女大学生、选送12名女童就读昆明女子中学、结对190名瑶族学生继续学业。建立困难妇女儿童和“两癌”农村妇女档案,救助10名患病妇女。在景洪市城区开展每月8日女性免费乘坐新能源公交车活动,助力蓝天保卫战,受益妇女5.6万余人。
“小家庭”汇聚“大文明”。各级妇联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深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宣讲活动99场次,覆盖人数7410余人。全州260余户党员干部家庭进行了“廉政家访”,征集“亲人寄语”微家书120余封,家规家训620条,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共2000余份。开展“把爱带回家”“童心向党 筑梦未来”“亲子互动 相伴成长”“儿童健康 安全教育”等243期活动,受益家长儿童3.2万人次。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涌现云南省“绿色家庭”王倩倩家庭、玉南温家庭,云南省“最美家庭”岩卖香家庭、马连家庭、佐灯家庭。
“小行动”突破“大发展”。实施“贷免扶补”和小额担保贷款215人,带动就业645人;依托傣乡巾帼家政职业培训学校,开展家政技能、茶艺师、养老护理员培训28期1320人。开展创业“梦想花开”她故事分享会、电商创业、政策解读培训,为200余名女性创业者搭建分享、交流、互动平台,线上展播女性创业故事8期。
“小家美”助推“乡村美”。在西双版纳州广泛开展以“四美”(村居美、庭院美、居家美、家风美)为标准的“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丽家园”巾帼行动,组建450支巾帼志愿服务队手把手教农村妇女快速有效整理家务,要求妇女从家做起,参与“厕所革命”“厨房革命”,美化村容村貌,整理家务,覆盖6.3万户家庭20余万人次,选出最美家庭示范户3000户,评出十大“最美乡村女能手”,以“小家美”促“乡村美”;开展“共植巾帼林为家园添新绿”行动,组织妇女种植粽叶芦、芭蕉苗,助力爱国卫生“7+2专项行动”。
“小举措”推动“大团结”。制定西双版纳州妇联《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方案》,推荐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13户,培训60名“新时代女子学堂”负责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讲活动;依托省级巾帼创新创业基地聚匠非遗文化传播交流中心对30名从事民族服饰制作的巾帼创新创业带头人开展民族服饰剪裁缝制培训;组织县乡妇联主席拍摄《我是一颗石榴籽 争做民族团结巾帼带头人》微视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以“儿童之家”为阵地,举办慢轮制陶、布朗弹唱、象脚鼓舞等寒暑假少儿活动24期1100人次。
“小调解”提升“大服务”。开展“建设法治西双版纳•巾帼在行动”活动152余场次,受益群众15000余人;畅通妇女诉求反映渠道,接待婚恋家庭纠纷来信来访63件,接听12338来电21件,均予以解决;开展培育健康婚育观专项行动,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177场,覆盖人数达1.7万人;发动妇联专兼职干部、执委参与社区治理专项行动2401人次,提供法律服务43件;组织多部门召开反家庭暴力专项工作会议,推动西双版纳州妇女儿童“一站式”关爱服务试点建设工作,为受害妇女儿童提供心理、社会等多元化救助服务;深入39名失辍学生家中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失辍学生返校复学劝导工作,组织参与乡镇农场完善村规民约1456条,景洪市勐龙镇妇联专职副主席玉香罗入围全国“平安英雄”候选人。
来源:西双版纳州妇联
责编:罗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