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疯子一样热爱文学
作者‖蓝田玉
2021-12-06星期一
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蓝田县作家协会首任主席孙兴盛叔去逝了。我去吊唁,安慰粉娃姨要节哀顺变。我看不出粉娃姨有丝毫悲伤。只是妹子亚玲泣不成声。在代表五个子女念悼词时数次哽咽难言,这正应了“女儿是小棉袄”的民间谚语。
只是我粉娃姨深情庄重、泰然自若。她大慨看惯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也许是她与我兴盛叔相濡以沫呵护有加五十多年,兴盛叔一个月前尚且谈笑风生、我们一起高谈阔论。早知道兴盛叔溘然长逝,让邻居把我们谈话内容录制下来,也是我们叔侄之间友谊的见证。只是这个世界上没有“早知道”,更没有“后悔药”。
兴盛叔、粉娃姨夫妇是和我父亲母亲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峒峪村六组的左邻右舍。我粉娃姨相跟我母亲一起步行100多里路,到渭河以北高陵县、三原县肩扛背驮过棉花。在四十多年前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依靠“投机倒把”勉强养家糊口。
各位看官莫要不服气,能养活一家六七口人,绝对是一件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我听说过60、61、62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甘肃省因为饥荒饿死了成千上万的灾民。
我爸我妈为了养育我们兄弟六人,真是把经都成咋了。从我记事开始,我亲眼目睹了大哥、二哥唯一的一次要饭。据说那次大哥、二哥商量着要饭(要饭,是指关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度过饥荒而离家出走沿门乞讨世界讨饭),没有给父亲、母亲事先大招呼。我一个小我十岁的妹妹说,她差点给饿死了的话,看来一点都不为过啊。如今的青年人打死也不相信人世间还有半大不小的两个小伙子一起要饭的事。我之所以忆苦思甜,克服了“家丑不可外扬”的忌讳。目的是提醒诸位要倍加珍视今天的幸福的家庭生活。
蓝田县玉山镇峒峪村地处大秦岭的拐弯处。这里三环水绕、山高水阔、地形复杂多样。用已故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的话说:山川岭原都蕴诗。如今看来此话不假。但是,在半个世纪以前,用穷乡僻壤来表述则恰到好处。
父亲、兴盛叔、选青叔、润生伯等关系好的村民起早贪黑进山剁笼鎜、抽葛条、割竹子、挖猪苓、肩木头。把罪受咋咧!1985年暑假高考落榜的我浑身力气无处释放。年仅半百的父亲安慰我说,好娃呢,刚好有机会让我娃体验一下出山。
这是一次终身难忘的回忆。我们爷父两人相跟着拉一个架子车,步行30里山路钻进清峪沟的四道沟。此行目的是剁杠子。行军挎包里装着母亲蒸的白蒸馍,粗布口袋里装着嗮的红薯干。我们住宿在清峪沟青岗坪台子村该好叔家。白天上四道沟剁杠子,转运到该好叔家。晚上吃该好叔制作的洋芋糊汤。地处大秦岭身处的山里人生活更加艰苦,平时很少见到白蒸馍。作为报答,我们的白蒸馍也均匀一些给该好叔家的娃娃吃。
暑假期间,能够跟随父亲出山是莫大荣誉。以至于每每回忆热血沸腾 ,感觉此次出山意义非凡。这个季节的“八月炸”成熟了。“八月炸”是一种藤蔓所结果实,形状像芒果不过颜色是紫色的。成熟后自然炸裂开来 ,口感绝佳有些像香蕉味道。少年壮志不言愁,美好往事涌上心头。
言归正传,上周星期天在吊唁兴盛叔时,我还专门跟粉娃姨讲述了半个世纪以前的往事。粉娃姨支持了两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个是孙兴盛先生,他是原蓝田县作家协会首任主席。一生作品甚多,留世《孙兴盛文集》九卷累计800多万字,享年82岁。其女儿孙亚玲创作的《回家》荣获柳青小说奖提名奖,散文集《太白烟雾》等两部。
粉娃姨是两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坚定不移的支持者。她说,要当一名真正意义的作家,必须要像疯子一样执着。否则,是断然当不好作家的。粉娃姨的话铭刻在心,一语中的。这句话一定会是我今后的座右铭的。




作者简介:孙建民(蓝田玉、秦剑),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委办公厅行政处二级调研员,西安市文史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