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标课堂”入门课到“小老师大学”,孟先生付出了很大的辛苦和努力。
“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是孟先生的教育初心。他的这种新的教育理念,给育英学校注入了无限的活力,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校引进孟先生的“三标课堂”将近三个月了。在这三个月里,我发现学生离开老师依然可以很好地学习,同学们由“被动学”转变成了“主动学”,由“要我学”转变成了“我要学”,在课堂上真正体现了“个体不会对子帮,对子不会小组帮,小组不会全班帮,全班不会老师帮”!
一次又一次的实践证明,在新的课堂秩序里,学生往往先于教师学会改变。
我班的学生为什么如此喜欢孟先生呢?孟先生总是能与学生打成一片,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校园里,他总是与学生积极互动。
看!他跟孩子们一起唱《自主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都不是好汉……”,孩子们像好朋友一样与他拉着手,没有半点拘束,心情格外放松,愉快地走着,此时的我跟在他们身后静静地走着,想着,思考着……
孟先生鼓励孩子、欣赏孩子的做法,深深地打动了我,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大爱啊!
孟先生的“从个体出发新教育”,“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通俗地讲就是“让鲜花成为最好的鲜花, 让小草成为最好的小草,让望天树成为最好的望天树……这一切在育英学校表现得淋漓尽致:爱写作的,坚持每天写作,并有许多学生的佳作在了《北京头条》和《太原头条》发表;爱好朗读的,每天在校园小喇叭朗读美篇;爱好总结归纳的,每天坚持写“五点四题”......
我校真是培养人才的好地方,人人都是三标课堂的受益者。
我坚信,在孟先生及专家顾问组的引领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育英学校将取得更辉煌的成绩,育英必将像“雄鹰”一样展翅高飞。
期待着第二期品牌建设推进会取得更圆满的成果!
作者:李云(育英学校教师)
编辑:焦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