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红楼梦》是大家非常喜欢看的书籍,如今写红诗的孙春红先生也脱颖而出,他钻研《红楼梦》废寝忘食,写的诗如泣如诉,可谓文学的标杆之作,必然要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广泛的“红学热”!就是要把《红楼梦》推向全世界!通过诗解红楼,感受其博大精深,领略其审美愉悦,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与文化品格。本系列红诗,诗人积四十年之所学,诗化红楼,画龙点睛,升华意境。我们精心制作,弘扬古典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冰心文化传媒站长:冰心

第五十一回
和《怀古十绝句之〈蒲东寺怀古〉》
西厢焉可比红楼,
忘却凭栏怎与俦?
帘卷西风常忆起,
黄花分我半身愁。


第五十二回
寄怀曹雪芹
敦诚
扬州旧梦久以昏,
于今环堵蓬篙屯。
爱君诗笔有才气,
高谈雄辩虱手扪。
感时思君不相见,
蓟门落日松亭樽。
残羹冷炙有德色,
不如著书黄叶村。
(“红学”故事:1947年的一天,燕京大学西语系学生周汝昌接到其四哥周祜昌的来信,让他帮助查一查敦敏的《懋斋诗钞》。因为他阅读亚东图书馆排印本《红楼梦》时,见胡适序言中谈到敦诚的《四松堂集》,但未能看到敦敏的《懋斋诗钞》,就想让弟弟在京城留意,试着找一找。周汝昌接到来信,赶忙到燕京大学图书馆,没想到这部胡适遍寻不着的秘籍竟然一索即得,而且从中找到了六首直接与曹雪芹有关的诗作。《懋斋诗钞》的发现,标志着“红学”自1921年正式开端以后的重新起步,也记录了“曹学”的一大进展。意义极其重大。大约于1948年,《懋斋诗钞》等一批古籍运往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今摘录其诗一首,以飨读者!)


第五十三回
皇恩永锡(古风)
凤藻宫深降露春,
皇恩永锡胜千金。
敕造侯门泽五世,
遗脉谁知祖宗心。
雕梁画栋今何在,
伴红流水犹可闻。
富贵风华多少事,
嫠妇月下敲晚砧!


第五十四回
54
挽曹雪芹
敦诚
开箧犹存冰雪文,
故交零落散如云。
三年下第曾怜我,
一病无医竟负君。
邺下才人应有恨,
山阳残笛不堪闻。
他时瘦马西州路,
宿革寒烟对落曛。
(爱新觉罗·敦诚(1734——1791),字敬亭,号松堂,努尔哈赤第十二子阿济格之五世孙,爱新觉罗·敦敏之弟。清朝宗室、诗人,著有《四松堂集》。敦诚、敦敏二兄弟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交好,诗作互有唱和。)



镇山太岁
云卷云舒共赏才,
花开志满放情怀。
三千风雨掬江水,
旧句棠花梦里来。


第五十六回
《石头记会真》出版感赋
周汝昌
五十六年一愿偿,
为芹辛苦亦荣光。
几番浩劫邪欺正,
百世沉冤绿转黄。
大化无忧文照耀,
微诚有幸力惭惶。
最怜棠棣情难尽,
故里春晖断雁行。
(周汝昌,1918年4月14日,生于天津城外25公里的咸水沽镇。1939年,周汝昌考入燕京大学西语系。1953年9月,在四川大学外文系任教,并且在棠棣出版社发布新书《红楼梦新证》,此书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也奠定了周汝昌在红学上的地位。1966年,被下放到湖北省咸宁向阳湖看守菜地,并与杨霁云被安排在一起抬粪。1970年8月,周汝昌被周恩来总理调回北京,公函上说道:“今奉中央周总理办公室专电至湖北军区司令部:调周汝昌回京至人民出版社工作,立办。”1986年8月至1987年8月,周汝昌应美国鲁斯基金会之邀以威斯康星大学访问教授身份赴美一年,他在威斯康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市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4所大学及亚美文化协会讲解《红楼梦》。2008年,90岁的周汝昌又被请上央视《百家讲坛》评点四大名著,提出新观点。 2012年5月31日凌晨1点59分,周汝昌先生于家中去世,终年95岁。今抄录其诗作一首,犹见大师风采,以示纪念!)



第五十七回
四角俱全
热秋老健倒春寒,
梦里西厢梦里全。
催绿落红春意尽,
情何堪以上石缘?




第五十八回
杏子阴
天低树老杏枝荫,
燕语诗人梦里春。
人去寻诗魂更远,
秋来霜早雪无痕。

第五十九回
柳叶渚
骂槐何必再说桑,
三等渔婆怎喂汤!
还有高天头在上,
第六十回
怡红风月
怡红风月任飞觞,
盥沐王孙伴绿妆。
柳色知春红可许,
粉蝶已过女儿墙。

诗人简介
孙春红,山东省聊城莘县人,工作单位,莘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读书《红楼梦》40余年,创作“题红诗”千余首,出版诗集十本 2020年被官方评为“聊城市优秀诗人”。 《冰心文化传媒》主任兼评委。本人告白,《红楼梦》诗集,由《冰心文化传媒》站长专人负责编辑发表。所有诗作,如有转载,请联系作者。微信13336229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