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人物传记随感录550
左丘明(二),
左丘明(约公元前502年~约公元前422年)。鲁国之附庸小邾国[1]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关于左丘明的姓名,长期以来由于先秦及汉代文献对左传作者左丘明的记载非常有限,历代学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况问题争论不休、众说纷纭。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但史载,左丘明乃姜子牙后裔,嫡系裔孙丘(邱)氏较为可靠,旁系左氏有待商酌。
东周春秋末期鲁国之附庸小邾国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详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山东肥城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左丘明。
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读《左丘明失明的传说》有感
一
日夜著书不停闲,晒书不慎被水淹。
心血东流难弥补,一时气急瞎双眼。
心存大志不沮丧,口述人记成新篇。
两部皇皇大史书,留存于世千秋览。1
注:1.指《左传》、《国语》。

二
吾与史家丘明,何其相似乃尔。
同是为了著书,
各毁一次无二。
怹曾急瞎双眼,
余也焦聋双耳。
人生为何如此,
厄运总在那儿?

有感“君子之邑”的由来
孔子适齐过肥城,倍感境内有新风。
随口一说有君子,鲁国君子《史记》称。1
圣人言出影响大,“君子之邑”
遂流行。
从古至今几千年,美称遐迩皆闻名。2
注:1.《史记》称左丘明为“鲁君子”。
2.美称指对肥城的赞语,即“君子之邑”。
附王庆吉《再谒史祖左丘明陵园》
雨过山河秀,群友拜史英。
目盲节更正,世乱心更明。
构思国语汇,撰写左传经。
当代小史官,怎敢忘簪缨?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自幼酷爱诗词、书法,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