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绍文:笔名,奔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全球汉诗总会会员、中华诗词研习会会员、辽宁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华夏诗词学会副会长、铁岭市写作协会副会长、铁岭市诗词学会党支部书记兼秘书长、奔月诗社社长。张绍文2015年被铁岭县委授予德艺双馨文化名人称号!

五绝50法练笔
张绍文
第1法:首句用一名词,次句重复该名词,可起到顶针回环、朗朗上口的作用。
银州
余住古银州,银州景醉眸。
龙山盘市外,柴水绕城流。
第2法:首句用一名词,次句将该名词颠倒或拆开用,其作用与第1法同。
避暑
避暑入深山,山深我得闲。
清风凉曲径,酣醉彩云间。
第3法:第三句用一名词,第四句重复该名词,其作用与第1法同。
荷花
东湖似画屏,莲语用心听。
情醉荷花苑,荷花恰妙龄。
第4法:起承两句用对仗。五绝一般不要求对仗,但使用对仗可使诗的艺术性有明显提升。
荷花节
白云当喜幔,绿水做婚床。
又是荷花节,游人共伴娘。
第5法:第三句用疑问词“何事”二字引出设问句,句意并不完整,第四句延伸,或继续问题,或回答原因。
防疫
新冠还肆虐,举国御瘟妖。
何事排长队,社区打疫苗。
第6法:第三句用疑问词“谁家”二字转折,第四句延伸。
说孝
若论人生事,知恩不负天。
谁家无父母,敬孝本应先。
第7法:第三句用设问词“借问”二字转折,第四句作答。
怜荷
高温连几日,难耐汗蒸天。
借问湖旁柳,娇荷夜可眠。
第8法:第三句用“分明”二字转折,第四句用否定句收结。
故乡
久梦秋之美,驱车返故乡。
楼高栖沃土,不见稻花黄。
第9法:第三句用设想词“何当”二字转折,第四句道出设想的结果。
寄托
已是凡身老,余年喜静安。
何当心所寄,情早葬诗坛。
第10法:第三句用设问词“为问”二字转折,第四句可延续第三句的问题。
荷前有感
泥潭身未染,不愧做人师。
为问荷前吏,初心可似之。
第11法:第三句用转折连词“况复”二字转折,第四句或写景、或抒情、或记事。常用的转折关系连词如:却、虽然、但是、然而、而、偏偏、只是、不过、至于、致、不料、岂知等,无需拘泥于“况复”二字。
入秋
举杯迎七月,暑气始轻收。
况复西风至,天凉好个秋。
第12法:第三句用“至今”转折。
招商
本是招商客,迁村过十年。
至今柴草茂,圈地赚金钱。
第13法:第三句用“君看”二字,提醒或吸引读者引起重视。
打黑
打黑民心顺,绳惩霸匪王。
君看牢里客,几个再疯狂。
第14法:第三句在句首用“不敢”二字转折。
忧老
古稀时愈近,倍感负担沉。
不敢思年暮,伤残老倦心。
第15法:第三句在句首用“不是”转折。
秋感
枫新燃凤岭,荷老葬龙潭。
不是秋风恶,焉催雁向南。
第16法:第三句在句首用“不知”转折。
中元夜
此是中元夜,长街起纸尘。
不知阴国府,多少爱财人。
第17法:第三句在句首用“愿君”二字转折。
送别
柳岸舟将起,秋腮泪自垂。
愿君多保重,莫让老身亏。
第18法:第三句在句首用“欲”字转折,将结句推向高潮。
问秋
谷香飘远近,雁影过西东。
欲问秋几许,咨询岭上枫。
第19法:第三句在不同位置用“年来”二字转折,“年来”是“多年以来”之意 。
自羞
煮茶邀皓月,对酒品深秋。
笔墨年来费,诗坛自感羞。
第20法:第三句在句首用“回首”二字转折。
登山
夏尽松仍绿,秋初日正斜。
回看山脚处,已被白云遮。
第21法:第三句在不同位置用“何处”设问,结句往往似答非答而显神韵。
论诗
不讲其平仄,焉循那对粘。
诗应何处论,习者必从严。
第22法:第三句在不同位置用“年年”二字,为结句感慨作铺垫。
思问
老虎牢中日,苍蝇拍下时。
年年抓反腐,何故尚贪之。
第23法:第三句在首句用“而今”二字作今昔对比。
回忆
吏圃久如驴,诗坛又似猪。
而今思过往,不悔那当初。
第24法:第三句在首句着“唯有”二字转折。
悲秋
花容焉似往,月貌不如前。
唯有西风烈,裁秋胜去年。
第25法:第三句句首着“谁识”二字转折。
贪官
登台言假话,处事见贪心。
谁识当官者,修其腐道深。
第26法:第三句句首着“多少”二字转折。
打工者
打工身受累,入夜被生寒。
多少离乡者,冰轮不忍观。
第27法:第三句句首着“何如”二字,此处“何如”可作“还不如”解。
雨夜
暮雨阶前落,秋风室外凉。
何如邀客至,酒笔话沧桑。
第28法:第三句句首着“回首”二字,也可放在三句的其他位置。
官场
贪功凭造假,结伙用谋真。
吏道难回首,安知好坏人。
第29法:第三句句首着“如何”二字转折。
国庆
物阜民安日,词淸讼简时。
如何同举酒,家国泰祥之。
第30法:第四句句首用“不识”二字收结。
无题
赝品淸廉客,真其腐败人。
因贪多入狱,不识假冠身。
第31法第四句句首用“谁与”二字收结。
重阳
菊涌乡篱浪,枫掀野岭涛。
重阳应放眼,谁与共登高。
第32法:第四句句首用“不见”二字收结。
重阳节
雁阵方无影,蝉声久未闻。
重阳频放眼,不见故乡云。
第33法:第四句句首用“依旧”二字收结。
秋叶
落叶随风转,离情赴水流。
春时还恋树,依旧嫁枝头。
第34法:第四句句首用“只在”二字收结。
腐吏
身价真难卜,私财不可知。
贪官言反腐,只在惑民时。
第35法:第四句句首用“只有”二字收结。
秋感
漫步游湖畔,秋深感叹多。
相思何处寄,只有送残荷。
第36法:第四句句首用“不必”二字收结。
论孝
供养儿孙苦,当思长辈恩。
家中尊父母,不必跪仙门。
第37法:第四句句首用“只是”二字收结。
恨贪官
腐吏常贪欲,清官不染尘。
余非无正义,只是力微人。
第38法:第四句句首用“不觉”二字,以“不觉”二字写尽心态。
老矣
入榻偏难睡,翻书却易眠。
身心离闹市,不觉到残年。
第39法:第四句任何位置用“多少”二字。
迷惑
政绩实难谓,官心不易晓。
苍天可告真,腐吏知多少。
第40法:第四句句首用“不觉”二字,以“不觉”二字写尽心态。
装嫩
老面偏涂粉,残身早入秋。
千夫皆笑论,唯己不知羞。
第41法:第四句在一二或三四位用“不是”二字实现转结,而第三句不一定是转句。
冬雪
岭上枝盈雪,眸中树满纱。
求诗临近采,不是二茬花。
假诗人
头衔真可敬,作品实无知。
满纸堆文字,原来不是诗。
第42法:第四句句首用“忽有”二字,以夺人眼球。
降雪
树上银花绽,楼前玉蝶飞。
凌寒凝醉眼,忽有雪粘衣。
第43法:第四句句首用“犹自”二字。
踏雪登山
已惯终身累,安荒半日闲。
凭冬风雪大,犹自上南山。
第44法:第四句句首用“疑是”二字。
冬景
瑞雪犹帘落,枝花一色开。
盈眸仙景醉,疑是入蓬莱。
第45法:第四句句首用“何况”二字。
冬冷
暖气偏冰手,寒床不热身。
官家楼也冷,何况是平民。
第46法:第四句句首用“却在”二字。
油炸豆
釜内油翻滚,油中豆乱旋。
亲生之父子,却在苦相煎。
第47法:第四句句首用“何必”二字。
学法
贿选嚣张吏,专欺厚道民。
是非皆问法,何必惧官人。
第48法:第四句句首用“不在”二字。
冬忧
大雪封门院,寒流冻妪翁。
空巢家困境,不在吏心中。
第49法:一问三答布局。
师言
屏前问老师,怎样写真诗。
笔戒空虚句,将心兑韵之。
第50法:四句各重复一字,或重复更多次。
雪花
初冬落雪花,花雪送千家。
取雪赊花韵,题诗赋雪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