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上渡街道白沙洲学校新时代劳动教育与传承地方文化实践活动之二——“品新化红茶,爱最美家乡”活动走进无边茶院,同学们身着汉服参加了一场茶文化的体验之旅。

活动现场由无边茶院大掌柜安然老师跟同学们讲述了新化茶的历史、文化、茶礼,同学们在二掌柜晓惠、三掌柜夏夏的共同指导下,亲自体验了茶艺的魅力,并通过学习,亲手为自己的父母和老师泡上了一盏意义非凡的新化红茶。

新化产茶历史悠久——始于晋,兴于唐宋,昌于明清,盛于民国与当代。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周靖民《陆羽茶经校注》考证:湖南在唐代已有九个州郡产茶,记潭州长沙郡……邵州邵阳郡,新化当时就属于邵阳郡。陆羽《茶经》成书于公元758年,说明在此之前,新化已经产茶。而后,有五代(935)毛文锡的《茶谱》中有记载:“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其色如铁,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

在《宋史,食货志》中有记载,新化境内产茶已开始对外贸易,所产的茶叶经过资江至湖北襄阳,抵达西北,也就是茶马古道的开始。



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的时候,明太祖诏令罢造团茶,命采制芽茶上贡,据史料记载,当时湖南每年贡茶是140斤,而嘉靖十二年(1533)的《新化县志》上有记载,每年进贡的物品有哪些,其中就有包括贡茶十八斤。于每年的谷雨后十天起程,过资江运往京城,这个规定一直到清朝。当时由于资江水滩多水急,运送贡茶的船只常有遇险翻船事件发生,贡茶漂失,所以后来到清朝乾隆时期经过折算改成了银两缴纳,一直到1912年,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布废止贡茶制度,新化上贡贡茶的历史520年。



通过2021年11月30日的专家论证会,正式证实了新化是湖南红茶的发源地,是湖南区域最早产红茶的地方,也是极为重要的贡茶产区。


新化境内有着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地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具有德天独厚的茶树生长环境,因此所产的新化红茶茶黄素含量高,汤色橙黄透亮,口感香甜醇爽,受到了全国消费者们的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