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老战友
文/朱勃勃(原创首发)
(留现)同志与我是在部队20多年的老战友,他退役后一直与我保持来往,疫情以前,我们经常聚会小酌,无话不谈,他退休后不甘寂寞,下海经商,又开饭店,单薄得像竹筒般的身子,一直处在忙碌辛苦之中,没有停歇。有一天他告诉我,最近感觉很疲乏,面色苍白,到上海(瑞金医院)去看病,经骨髓穿刺及验血等检查,最后明确诊断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从此他不得不停止了一切工作,走上了漫长的治病之路。

白血病,民间俗称“血癌”,据(留现)同志回忆,他的病是以前拼命工作,加上经常口服抗生素,日积月累引起的。没有退休前,(留现)同志就是一个工作狂,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那年代,他撸起袖子拼命干的劲头,生龙活虎般的模样,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不仅如此,工作之余,他还热情真诚、乐于助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退休没几年,好好的身体,怎么会得了这样一个病?
现在(留现)同志经常要到医院去看病检查,在上海三甲医院门诊,医生为了随时观察病情,掌握用药剂量,必须每隔三个月做一次血液检查,主任医师对他说:“上海做各项检查还不全面,其中“基因突变”等检查,必须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去做”。就这样,(留现)同志由他女儿陪同,每隔三个月到北京去一次验血检查,普通百姓,这样京沪两地远距离奔波治疗疾病,实属稀有,难能闻及。

(留现)同志唯一的独生女儿很不简单,单位里是一位业务骨干,工作很繁忙,经常需要出差,家里还有一个幼小的儿子需要照顾,但她安排得妥妥当当,每次都亲自陪老爸到北京人民医院验血,安排好一切诊疗事务,次日即乘高铁陪父回沪。北京医院验血取报告需要十个工作日,怎么办啊?她只好托在北京的朋友到医院里去取报告单,然后将化验报告用快递寄到上海,化费了不少精力和财力,其困难可想而知!
据医生说,目前白血病治疗用药,在治疗一段时期后,有的会产生副作用,也有将近20%的患者会产生耐药性,因此患者必须定期验血,及时观察“基因突变”,根据血液检查结果,医生可随时增减药物剂量,或改用第二代或第三代药物治疗……
白血病与我的老战友相伴已三年有余,虽然顽疾缠身,但(留现)同志始终心态良好,信心十足,密切配合医生治疗,因此病情一直基本稳定,日常生活一切正常,一点也看不出是一个患有重病的人。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白血病已可防可控,很多病人经过正规治疗,都已经得到了临床治愈。
有病不可怕,有许多人都是自己被病吓死的,像(留现)同志那样,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对待生活,注意饮食调理,阴霾总将会过去的,期待明天的一切将会更好!
祝(留现)同志身体健康,早日康复!
2021年12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