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红土林
耿志平(甘肃)
红土林越来越近了,那是向往已久的地方,它是黄河古象故里合水宣传片里不可缺少的一个名片,成片的红土林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不计其数,因各种原因,我还未曾一睹它的真容。

杜老师开车在柏油马路上奔驰,她在学校朝九晚五的经年累月里,早已疲惫不堪,遂趁天气晴好,约我去兜风。一片片玉米地里,玉米杆堆成了小山,路旁时不时有玉米仓展现在你的面前,满仓的金黄的玉米棒子,昭示着农民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一条自东向西的小河哗哗的流着,不急不缓,水清澈见底。虽已农历十月底,仅背阴的地方结了一层薄薄的冰,让人无法去玩冰,鸭绒似的芦苇,在风中点着头,仿佛是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头都朝向东方偏着。
以前贫穷落后著称的瓦岗川李家庄,大庄、月台子、魏家寺等村子,那些破窑洞烂房被崭新的红色琉璃瓦房取代,并不比别的地方差。这里是合水人赖以生存的水源地,近几年,由于县城的人口增加,水不够供应,才增加了固城新村水库的水,几个村民悠闲的在门口聊天。

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在这个季节里荒凉萧瑟,到处呈现灰褐色,显得没有生机。不过我们还时不时的停下来拍路边的风景,一片片松树有七八米高,与路旁的杨树睦邻而居,我们当然不会错过冬天仅有的绿。杜老师说:“冬天看起来荒凉,也有不一样的风景,”我说:“生活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我的话让我们俩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当我还在东张西望的时候,杜老师说红土林到了,它是那种红色的粘性很强的胶土,当地人都叫做红胶泥。也不知是冬天还是成年风吹日晒,它并不红,与视频中夏天的颜色差距很大,我多少有点心里落差。红土林在公路边垂直分布,好像是人为修理过似的,有的半腰长着几株文冠树,树光秃秃的也不高大,看来,它们在这扎根安家没有几年。
红土林有一丈多高,我们走走停停,在一处不深的沟里,红土林与别处不同,我赶紧让杜老师停车,下去观看。不经意之间,七八只野鸡扑棱棱从草丛里飞了出来,向树林里飞去。红土林上面有柏树,柏树的叶子呈暗绿色,猛一看,近乎黑色,有些树长在边上摇摇欲坠,我不知道这些柏树是人工栽植的,还是鸟衔来的种子自己长出来的?并不茂密。有一处红土崖,中间有一个直径一尺多大的蚂蜂窝,不得不佩服马蜂的智慧,那里上面遮雨,又不怕被风吹掉它的巢。

如果是夏天,山清水秀,那该是多么让人赏心悦目的风景,有些红土呈现柱状,与母体似乎分离又相依相偎。这满沟的红粘土里,曾经挖出很多的龙骨,(当然不包括这一片是受保护的旅游区 。)据说当地一个村民小便冲出了几块白色的骨头,原以为是人骨头,这个人是村里的赤脚医生,认出是龙骨,就拿来镢头挖,别的人看见了也来挖。
十几年前,整个川道里有胶土的地方,(除了这里)被挖成了地道的形状,那些贫困人家就靠挖龙骨维持生活,那时一公斤才两块钱,龙牙一公斤十二元,夏天都要穿棉衣点蜡烛,后来有了矿灯,每家每户在车床上安一个小的尖角形的铲芊,焊接上铁把或者安上木把,像穿山甲一样,一点一点的扣刨,土层有很强的粘性,须费很大的力气。
以后国家管控,不让挖龙骨了,村民就外出打工,还有几个小伙娶了越南的媳妇。不过好景不长,因吃不惯,气候不适应,外加语言不通,已经生了一两个小孩的女人都回国去了,落了一场空。我认识的几个人在县城买了楼房,从事装卸工作,看来人肯吃苦出力,也会把日子过好,除非你谋划不到,就像人说的:吃不穷,喝不穷,打算不到一世穷,也许有些人命运不济,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摆脱贫穷的现状,那又能怨谁呢?
走到沟里面,有一个太莪乡邢平村的牌子,写着:文明新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谱写新时代乡村发展 新篇章。南面上去是太莪乡,北面上去是蒿咀铺张举塬村,据说以前姓张的人考中了举人,就取名张举塬。爬一个很陡的坡,路边都安装了绿色的铁护栏,杜老师车技不错,我一点都不晕车,在一处稍微平缓的地方,突然十几只不知名的小鸟在路边觅食,羽毛呈蓝绿色,有长长的尾巴,我们赶紧停车,还是没有拍到他的芳姿,我俩下车,鸟儿和我们玩起了游戏,我们走,它落,我们停,它飞,几次起落后向路边的树林里飞去了 。杜老师很是遗憾,说过几天还来看这些可爱的小精灵。

位于张举塬村的姊妹湫,我去年夏天和贾蔚一家来过一次,那时,湫兮亭旁边的空地上种了百日草,几个工人正在拔草。今年还种了,今天百日草还在,只是已经干枯,大部分上面结了籽。木栈道旁的黄刺玫叶子全掉光了,与一种红色的枝条相伴而生。有几株的刺长在了走道上,杜老师提醒我注意,四面的山呈黑褐色,显得极为萧瑟,风轻轻地吹过脸庞,一点都不冷,也不只是车上热,还是穿的多,亦或是心热,感觉身上发热,微微有点出汗。
在观湫亭我们向山下眺望,水依然是黑绿色,湫水被亭子挡住了光线,拍的照片并不理想,我问这个湫的来历,杜老师说是春兰和秋菊的传说,我以前好像听过没有记住,一直在猜想是怎样的故事。

百度后知道那个凄凉的令人心痛的故事,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人有再大的冤屈,眼泪也不会流成一个水塘。也许旱不枯,涝不溢的说法是正确的。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也许正是因为这一池月牙形的水,才让周围的树繁茂,那一片白杨树就像水的保护神,只是不能近距离的走走看看,好像并没有下去的路,湫水墨绿神奇也显危险。
杜老师说姊妹湫她来过好多次了,春夏秋冬四季都来过,说春天满山遍野的黄刺玫花香飘四方,夏天如红宝石一样的果实让人爱恋。我们小时候常用线穿起来当项链或者拿起来玩,黄刺玫果实我们再熟悉不过了。
因我有事要处理,就按原路返回,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不过我俩都很快活,真是天美人和 。风景还是那个风景,只是每次一起去的季节不同,心境不同罢了 。

蓝天上飘着薄薄的白云,微风不燥,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幸福也就不过如此,知足就好。冬日里与友结伴,感受大自然的另一种美,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有机会我还会来红土林的,最好是山花烂漫的春天,想想都觉得美啊!

作者简介:耿志平,七零后,原籍甘肃镇原人,定居黄河象故乡,爱好读书写作,有文章在《九天文学》杂志和公众平台发表,都市头条实力作者,数篇作品被都市红榜和热点精华推荐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