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乡长的心愿
作者:邵天义
在西平县芦庙乡茨元村,提起老乡长许铎,无不啧啧称赞。
他出身于雇农家庭,根正苗红,踏实能干,不愧为建国前的优秀共产党员。由于他作风干练,办事公道,一心向党,工作踏实,成绩突出,在小乡成立之时,就被推举为乡长。
1955年冬季的一天,从西平火车站走来一位刚下火车的旅客。他五十来岁,布满沧桑的古铜脸上,沟壑纵横,那条条纹路里装满了故事。他就是西平县合水六区茨元小乡乡长许铎。别看他貌不惊人,大字不识一升,说话办事人人钦佩。可他烟瘾很大,据说,抽起烟来,一天只点四次烟。这不,参加了信阳地区党代会后,立即搭火车往回赶,下了火车,赶紧摁一锅烟,还没来得及掏出火柴,就看见火车喘着粗气,呼哧呼哧地启动了。这下,可急坏了这位老汉,他赶忙边招手边喊:“火柴大哥,等一等,我的行李忘车上了!”跑着嘟囔着,“都怪我好抽烟。”车站工作人员忙拉住他说:“大爷,火车不能随便停,我给前方车站打个电话,让他们将您的行李放在前方车站,晚会儿给您转过来。”许铎听了这话,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忙说:“好,我就坐电话撵他去。”大家听了,哄然大笑。待工作人员解释后,他才蹲下身子,慢慢抽起烟来。
午后,背起行李,冒着鹅毛大雪,踏着泥泞,摸到凌晨才赶到家。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招呼乡村干部,传达上级的会议精神。值班民兵的铜锣响过一阵,祖师爷庙院里便站满了前来参加会议的群众。
他踏上大庙正殿的台阶,眉飞色舞地讲起了他下车后的那段可笑的经历。在场的人们都被他坐电话的事笑得前仰后合。接着,他慷慨激昂地讲起了党的农村政策和乡村建设规划及今后的发展前景。我记得:当时,他兴奋地说:“有党的领导,有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美好。”有人插嘴说:“怎么个好法?”他摁上一锅烟,点着火,猛吸两口,脸上的沟壑似乎变浅了,眉宇间也亮了。手握长烟杆,挥舞着,兴高采烈地说道:“咋个好法?将来呀,我们天天吃大米白面,穿绫罗绸缎,每天都有水果鸡蛋,顿顿有牛羊肉片。住的是楼上楼下,日常用品要啥有啥,都不在话下。像电灯、电话、洋犁子、洋耙,一抓就是一大把。前几天,我在信阳地区开党代会,那里的洗脸盆子都会说话,地委领导一讲话,那洗脸盆子就哇哇叫地响起来,可神奇啦!”有知道那是高音喇叭的人,在台下挤眉弄眼,窃窃私语。片刻,引来一阵哄堂大笑,有的笑的满含热泪,有的只喊肚子疼。
他干咳两声,会场恢复了平静,他一手叉腰,一手高举,大声说:“我敢肯定,将来,我们一定能够看到像《封神演义》里6的情景,我们也会有顺风耳、千里眼、会遁地术、会闹龙宫。我们都可以腾云驾雾与嫦娥约会,钻到地下寻凉快地儿,游到海底找龙蛋儿,拱进针眼儿里捉迷藏。” 会场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大家齐呼:“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社会主义万岁!” 掌声、欢呼声、喧闹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我每每想起老乡长那激动人心的话语,每每梦见老乡长那憨厚朴实的古铜色脸庞,都情不自禁的流下眼泪。多么令人敬佩的老乡长、多么令人难忘的老乡长,多么具有远见卓识的老乡长,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与世长辞。未能看到改革开放给全国各地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的今天,未能分享到社会主义发展的优秀成果。或许,他做梦也难料到祖国的发展早已超越了他的预言。
我满怀深情地写下这段文字,也算作是对老乡长在天之灵的一点慰藉吧!
作者简介:
邵天义,男,西平县人,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中学高级教师,现已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