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游华罗庚公园
文‖贺庆昂(南京)
我有个儿子在常州金坛区打工。我平生没有去过金坛,儿子是租的房子,他便叫我到金坛也租一处十几平米的房子,短住几个月,我就欣然地答应了。仲春,天气暖和,百花盛开,我索性在金坛玩玩,开开眼界。我到了金坛区,听说华罗庚公园最热闹,最有名。一天上午,艳阳高照, 和风习习,我去华罗庚公园游玩。
华罗庚公园位于金坛区中心区,我一进公园,里面的人络绎不绝,如同穿梳。公园活动区有弈棋的;有跳舞的;有打羽毛球的;有唱歌的,声音嘈杂,熙熙攘攘,非常热闹。
这些人大多数是退休人员,头发苍白,老态龙钟,他们无事赋闲,在里面进行娱乐,体育锻炼活动。
我到了华罗庚公园慢慢地游览,慢慢地默记。我了解到:这个公园始建于一九一一年(清宣统三年),由私家花园命名“雅约园”。民国十七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三周年,更名为“中山公园”,文革期间改为 “人民公园”。一九九二年, 因华罗庚是金坛人,家乡人民为纪念数学泰斗华罗庚先生,便命名为“华罗庚公园”。公园内古木参天,绿草如茵,百花争艳,松柏苍翠。里面有池塘,碧水清波,泛起涟漪,人影可鉴。水面贯通开合,柳影动静相映,鸟儿叫声婉转动人。旧景新观,是人们憩息游玩娱乐的好地方,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公园东面的古城墙,护城河诉说着四百多年的风雨故事,平添一份不出城廓而拾山林之趣;亭台曲折之间,凭样临地,或城雾初霁,或城日熔金,神气灵秀,充满江南水乡情调。作为公园的精髓,华罗庚纪念馆是家乡人民缅怀华老于一九八六年一月,华老逝世一周年建造。名师倾心设计,手法师古出新,四面环水,青瓦粉墙,面线对比,用工作法考究,雄伟壮观。 纪念馆馆藏丰实,广大精微。建馆以来,接待中外游客众多。已被辟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学生教学基地”,“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于世纪之交的世纪钟广场,设置在公园北侧,整个地以绿色草坪为基调,附以点缀性园林,构建物衬托世纪钟亭,环形碑廊及缓延的植被,为之增添丰富的背景空间,造型手法现代,气势宏伟。圆形水面上的喷泉,及灯柱象征新世纪的召唤,激励人们奋斗不息,永往直前。
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华罗庚公园里的花争先恐后地绽开了:月季花俨然像一个穿着黄纱裙的小姑娘,正跳着欢乐之舞;披着黄色头发的迎春花酷似年青美丽的少女,在微风中翩翩起舞,阿娜多姿;富丽的玫瑰花犹如高傲撒娇的公主,摇摇摆摆,昂首挺胸。
游完了公园,我很高兴地回到住处,感到华罗庚先生是数学之星,是爱国主义人士,他的刻苦自学精神是值得后代永远学习和传颂的。
2019年6月3日



作者简介:贺庆昂,男,江苏省盱眙县人,现居南京市,一九五五年十月出生。退伍军人,后担任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当代作家。南京师范大学专科毕业,二0一四年退休。著有长篇小说《王墩庄巨变记》《创业记》《金陵漫记》三部;《家乡的秋天》散文集一部;《贺庆昂辞赋集》一部;短篇小说集《我的老班长》一部;《贺庆昂诗词集》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