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聚雅阁文学 关注精彩

聚雅阁文学投稿邮箱:
553952083@qq.com


【编者按】:
郑毅先生诗词,构思新奇,立意优雅,风格秾丽,韵美辞工,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其虚实对仗,结构严谨。文笔之洒脱,感情之奔放,心境之辽阔,语言之流畅,不同凡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又逢周末时,还读郑公诗。
细嚼平凡字,欣然解渴饥!
——开卷有益
郑毅诗作欣赏(105)


七律·夜读费爱萍大姐点评拙作,吟谢
十一月廿七日
我心原本在高冈,却悔山腰走一场?
笔削关情皆了了,诗存托事又茫茫。
萧萧木衍环琼岛,郁郁春争认郑郎?
更怯黉门负同辈,为诚历日泪新行!
【注】:
“笔削”,指孔子笔削鲁史而成《春秋》、春秋笔法传世之典,吾转原义,仅以自嘲而已。
“历日”,从子夜到子夜之时段,出自宋·范成大《除夜书怀》中“床头新历日,衣上旧尘埃”句。

七律·自琼至闽,晨答赵厚庆大哥亦点评拙作,下午航中悟云身之洁,草就
十一月廿八日
暹后徐徐渐晚催,恂恂行引兴东猜。
紫霞到夜灯如贯,碧海穿风陆即开。
若乞歌中补天壁,岂将眼下晾心台?
河山往复琼崖梦,都付云身一望回!
【注】:
“暹”,太阳升起,出自《集韵》中“暹,日光升也”句。
“恂恂”,戒惧状,即谨慎状。出自唐. 柳宗元 《捕蛇者说》中“吾恂恂而起,视其缶,则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句。
“晾”,搁置、冷落 。

七律·集美感怀
十一月廿九日
旖旎为云醉也风,日高影化大潮雄。
经年最仰青编事,出脚真思老善翁。
偌大鳌园藏海内,好些林木蕴情中。
即澄故囯烟尘去,车过如飞扫落红。
【注】:
“老善翁”,侨领陈嘉庚先生,倾力组建了集美大学、集美村等。

七律·杏林湾一游,元法居士拨冗陪同,有赠
十一月卅日
此非前海似同滨,恍惚朝阳下绿茵。
飘逸河清息丝鹭,婆娑草挺傲冬辰。
谊驰急便风头扑,鸿起忙犹翅翼频。
未了长缘手机响,寺僧待报梵言臻?
【注】:
“杏林湾”,厦门开发区。
“前海”,深圳开发区。
“寺僧”,南普陀寺元法居士之僧兄。
“梵言”,佛经。
“臻”,至,出自《诗. 邶风. 泉水》中“遄臻于卫”句,《说文》释“ 臻,至也”。

七律·孙厝步行街夜市见闻
十二月一日
一方水土八方亲,矻矻非常造化珍。
逢厝整齐灯火彩,喧街揽胜贾商身。
花开也试飞红抖,味至犹赊住巷巡。
乡俗溯源留底气,拜宫朝彻赖斯民!
【注】:
“矻矻”,勤劳不懈状,出自《太平广记》卷三三七引唐·谷神子《博异志·李昼》中“见五女子,衣华服,依五方坐而纫针,俱低头就烛,矻矻不歇” 句。
“贾商”,“贾”,此处读音为jiǎ ,而不读gǔ,商贩,出自汉·刘向《列仙传·朱仲》中“朱仲无欲,聊寄贾商,俯窥骊龙,扪此夜光”句。
“宫”,指夜市旁之孙厝云龙岩宫,该宫系厦门市第三批涉台文物古迹,供奉传于宋代之祖佛、乃孙厝三世祖。

七律·欲登鼓浪屿不遂
十二月二日
叹疫驱魔鼓浪音,几难呼屿几惭临。
忧前望旦非天隔,思远埋殇可国任。
剑气横挑端在岭,海波重蹈直于心。
怜它一叶飘摇久,三百余年苦苦寻。
【注】:
“不遂”,因不能出示核酸检测报告再被拒登屿。
“旦”,大担、二担,离厦门仅四公里,尚属台湾地区。
“三百余年”,三百六十年;郑成功驻此屿练兵,于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大军从厦门、金门出发收复台岛。
“埋殇”,大担北山忠魂冢,乃埋有抗战中被倭冦杀害之五十名爱国青年。“国”,现中华人民共和国。 “直”,出自《说文》“正见也”句;也释为“正”,出自杜甫《小寒食舟中作》中“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句。
“一叶”,台湾岛。

七律·离闽再赠元法,题于乐安西里文创街
十二月三日
客夜听车满巷轮,遐思两代孰重新?
尚招大慧香盘果,一辨中规瘦面人。
横浪抟风龙畅舞,上方礼佛我通巡。
筼筜古景曾多议,再议归来白发身!
【注】:
“大慧”,出自《佛地经论》中“问答决择,无穷尽故;名为大慧”句。
“筼筜古景”,筼筜漁火,古代厦门八景之一,此句暗指多年前吾曾协助元法,陪同则悟高僧入渝,问安恭叩中国法门领袖、唯识学泰斗之惟贤老高僧。


言言若抵玑,好个郑公诗。
不厌萦回品,直教来者痴!
【作者简介】:
郑毅,大学专攻汉语言及古典文学。从事过工农军学商教政警等职业,长期从事涉外经济工作;同时作为社会学者,曾连续参加中韩东亚文史学术交流、全国和省级海峡两岸文史学术交流并宣读诗词研究成果,连续为教育部中美交流项目中的美国高校教授访华团开办诗词讲座等。
历经人生甘苦心路,重学养、重生活积累,包括长期囯内外行旅经验,创作大量诗词,极少投稿,诗词作品及理论研究也尚未整理出专著。担任市内外一批文化、经济团体职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