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天铸老师题字)
图源网络
主编:姚京平

历史的诉说
文/兰光武
诵/李华敏
被平台置顶诗文的联想,下面十二个标题就是被置顶诗文的题目。
甜美(诗意传情诗社 文:兰光武 诵读:淡淡的茶香)
土地下放到户,
犹如一声春雷。
让耕耘的农民意识到:
要想多得,
只有多劳。
取消农业税,
犹如大江涌起的春潮。
让广褒的原野
山也笑来水也笑。
扶贫脱困,
犹如浩浩的春风。
让贫困山区改变面貌。
愁眉苦脸,
那是没有解决温饱。
只有脱贫的乡村,
才有山里孩子那《甜美》的微笑。

鸟爱桃花源 (诗意传情诗社 文:兰光武 诵读:淡淡的茶香)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人爱山村美,
《鸟爱桃花源》。
鸟都知道一棵树上
筑几个窝,
不要浪费资源。
保住耕地的红线,
才能保住自己的饭碗。

诗两首 (诗意传情诗社 文:兰光武 诵读:淡淡的茶香)
一朵花,一桶酒,
有人喜欢《诗两首》。
酒不醉人情自醉,
春风依旧人空瘦。
那狗尾巴花,
开在离离原上草,
随风揺曳也风流。

古风新韵 (诗意传情诗社 文:兰光武 诵读:淡淡的茶香)
听惯了闹市的喧嚣,
看多了楼台的广告。
人们喜欢《古风新韵》,
更想听那街巷传出的
“磨剪子来…戗菜刀”。

淡淡的茶香 (诗意传情诗社 文:兰光武 诵读:淡淡的茶香)
历史是一本教科书
需要静静的思考。
只有在那《淡淡的茶香》里,
才能品出古今的风貌。
(图片由兰光武老师提供)
酒柜里的酒(诗意传情诗社 文:兰光武 诵读:夜空的星)
《酒柜里的酒》,
不在有多少,
不在好不好。
酒要喝个有情趣,
心潮才会逐浪高。
喝个桃花依旧笑春风,
喝个三杯通大道。

歌乐山 (采菊文苑 文:兰光武 诵读:禾子)
走进《歌乐山》,
那里有“渣滓洞”“白公馆”。
江姐和先烈们,
牺牲在黎明前的黑暗。
他们用鲜血染红朝霞,
她们用生命换来明天。
“红岩”精神永流传,
永远高唱“红梅赞”。

建军(诗意传情诗社 文:兰光武 诵读:淡淡的茶香)
谁是最可爱的人,
谁的感情最富有。
只有打起仗来,
只有灾害袭来的时候。
人们才深深的理解,
是军人用血肉筑起长城,
保卫着我们平安和自由。
喜欢《建军》的人们知道,
我们的站士最风流。

不吃这一套 (采菊文苑 文:兰光武 诵读:梦锁清秋)
西方的列强们,
我们在“上甘岭”和“长津湖”
与他们打过交道。
把他们赶到三八线,
他们才不叫嚣。
志愿军用鲜血和生命
筑起长城,
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和荣耀。
现在这些“教师爷”们
居高临下,
又来恐吓说教。
挺起腰板的中国人拍案而起,
咱们《不吃这一套》!

毛主席谈笑话三月 (采菊文苑 文:兰光武 诵读 :旭洋 禾子 淡淡的茶香,音乐合成:梦锁清秋)
盘龙卧虎宝塔山,
欲与天公试比高。
这里有高亢悠扬的信天游,
这里有毛主席转战
陕北的风貌。
《毛主席谈笑话三月》,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一张汇款单 (采菊文苑 文:兰光武 诵读:梦锁清秋)
《一张汇款单》,
凝结着知青和乡亲
的莫逆之交。
离开那里五十载了,
乡亲们还是那样厚道。
每年到了腊月,
把腊肉香肠和梁平柚子
寄到我随女北漂的地方,
让我尝尝家乡的味道。
我满七十岁,
因有疫情来不了。
用微信转账打钱来,
我情领了钱未要。
他们又到邮局寄钱,
由邮递员把汇款单送到。
我捧着汇款单,
心口还在跳。
那里的山水养育过我,
那里的乡亲还在把我关照。
(图片由兰光武老师提供)
歌唱 (诗意传情诗社 文:兰光武 诵读:旭洋)
纪念下乡五十载,
知青重逢添欢笑。
岁月峥嵘不容易,
还有当年的容貌。
举杯吧!
没有田坎山路,
哪有今天的星光大道;
《歌唱》吧!
歌唱我们的新生活,
歌唱江山如此多娇!
謹以此文向主编东篱老师,向主编姚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也以此文向旭洋老师、向淡淡的茶香 、向梦锁清秋、向夜空的星、向禾子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和祝贺!
作者简介:兰光武 在长江边上长大,当过知青下过乡,后来到铁路上工作。现随女北漂带小外孙,偶有诗文,喜从中来。
2021.12.1
主播简介:李华敏,网名淡淡的茶香。现任《五月的鲜花诗歌朗诵艺术团》《世界诗人》《诗意传情诗社》《采菊文苑》《全球诗歌辽社文化网络传媒》多家平台主播。有作品在微刊平台出刊。在市级区级朗诵大赛多次获奖。
(如侵权原图删除 文责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