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青春的足迹

(四)
不久后出现的一件事让伍贤儒感到特别新奇。
伍贤儒特别想买一块手表。他打算买一款既经济实惠,又美观大方、走时准确的表。
在县中心百货商店的钟表柜台,一个年轻的女营业员不厌其烦地向他介绍各种全钢、半钢的手表。接着又介绍产地,上海的、北京的、广州的。还拿出来让他试戴,拿了一款又一款。
手表在当时属于高档商品,一般不会轻易拿出来的,即使是你真要买也要等你看准了以后他才会给你拿。
那一次小伍只是觉得那个女孩儿格外热情、亲切,充满了对她的好感。
后来又去了几次,感觉就有点不对了。

每次姑娘都那么热情,一点厌烦的情绪都没有。而且每次都会扑闪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自己,那双含笑的眼睛仿佛会说话,有时还会蒙上一层令人怦然心跳的水汽。
来给伍贤儒介绍对象的是当地一个单位的职工。那时候,我们来芷江已经两年了,分指的人几乎都在当地结识了朋友。
两个人一见面,就有了前面的那一幕。

再后来,伍贤儒买了一块上海牌的全钢手表。
再再后来,又发生了他和钳工班班长刘冬初打赌扔手表的事情。
(拙文《彩云之路》文中已有叙述,有兴趣的朋友留个言,我单独为您刊出。)
吃晚饭的时候,气氛特别好。芷江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来了,县政协的领导也来了。喝了很多的酒。
刘维瑶主任当时就喝醉了,我也喝得醉了个七八分。
他们一个政协副主席特别激动,他说他的父亲也是修铁路的。于是他就换了大杯,跟我们大口大口地豪饮。
我想起我们在重访司令部旧址的时候,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听说我们是当年的铁建民兵,格外地激动。

他说他当时就在司令部对面的一个小商店里当营业员,那个时候他还只有十七岁。后来,他说,他当了县供销社的主任,就你们司令部这个地方上班。现在自己已经退休了。
他说:“那个时候,噢嚯——”后面就没有了下文,不知道“噢嚯”下面是什么意思。
他也许是太激动了,本来就不善表达,前面说过的话也是语无伦次,辞不达意。
但是他的心情我们完全能够理解,因为我们大家也一下子变得嘴笨起来,说话都是结结巴巴,要是放在平时都会感到好笑。
大家的脸上都在笑,但眼睛里明明都泛着晶莹的光泽。
芷江人民是真真切切地充满了对邵阳人民的感谢和真情。这一点我们都感受得很真实,也很深刻。

敬酒的时候,同行的谢金莲本来不会喝酒,此刻也站起来,说要代表二十四万邵阳的铁建民兵向芷江的父老乡亲敬酒。
她说起那段峥嵘岁月,说起她们连牺牲的两个年轻的铁建民兵,声音有些哽咽。
陈建湘介绍说,我们这里还有一个,她的亲哥哥就是牺牲在铁路上的。于是大家一齐把目光转向端起酒杯,神情有些悲切的申晓阳。
申晓阳的四哥是牺牲在枝柳线上的。

那几天,他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那天的凌晨二点还紧急出车,将一个得了急病的民兵送到了铁指医院。
清早,当战友来叫他起床时,他已经永远都叫不醒了。
那年,他刚刚32岁,结婚一年,女儿三个月。
医院的尸检报告为:“极度疲劳所致。”
听了这些话,大家都沉默了。
然后,芷江县的领导们一齐举起酒杯说,没有他们,还有你们,就没有今天怀化和芷江的繁荣!为他们,也为你们,咱们干了这一大杯!
这一次回湘西,收获最大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感情。
收获了过去,也收获了现在。
我深信,也一定能收获未来!
(完)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