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舆倾城,一个喝着嫩江水长大、游走在丹顶鹤家园的北方女子。喜欢简单快乐的时光里,与文字结缘。

《妈妈曾经最喜爱的一件毛衣》
文/金舆倾城
昨夜的星辰,已经坠落。那份情深与炽热,永远埋藏,每个思念的角落。寒风听见寂寞,那是对母爱,永远的怀恋!
——题记
曾经的北国寒风,好似从骨头里刮过的小刀,那是许多年以前。时间,早已煮熟了那场,雪花飞渡的苦厄。
十四年了,妈妈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四年了。
最难忘,那个突然飘落雪花的凌晨。我的心痛;我的泪,也仿佛下了一夜雪!

最难忘,妈妈生命里,最后的温柔。她好像出了趟远门,只是短暂的离开。她在最后时刻,已说不出话,眼泪却一滴一滴地顺着脸颊流下来。她一千个不舍、一万个不舍,不舍离开,这拥有她亲人的世界!
忘不掉,给妈妈最后穿衣服的情景。我与护士大姐,一件一件为妈妈穿戴好衣物。她的腿一碰就要破,我和护士大姐只能轻轻地将医用胶带,一点一点地揭掉。看着妈妈血淋淋的皮肤,我的心好像也在滴血!
妈妈重病卧床半年多,她的面容特别憔悴,她太疲倦了。就让她好好地睡一觉吧!看着妈妈安宁的脸,就像睡熟了一样。
妈妈这一辈子,为了我们这七口之家,日夜奔波劳碌,到老了又疾病缠身。这一世的羁旅之梦已经醒来,已经结束。要赶去另外一个世界,愿妈妈在另一个世界,没有生活疾苦病痛,愿能圆一个长长的、香甜的梦!

在整理妈妈衣物时,我收留起妈妈那件紫色的毛衣,那也是妈妈的最爱。妈妈的手非常巧,是她自己一针一针编织的。
还记得,1999年的冬天,那时妈妈刚好满66岁。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妈妈笑呵呵地说:“人活66,不死掉块肉!”她边说边穿上那件亲手编织的紫色毛衣,还朝爸爸努努嘴:“看我这件新衣服好看吗?”
仿佛这一切,就发生在昨天。现在,这件毛衣就挂在我的衣柜里。

每逢冬季寒冷的夜晚,我坐在桌前写稿,常常把这件毛衣披在身上。心里无比眷念!眼前时时浮现,妈妈在身边的日日夜夜。
回忆的沙漏,从没有停止思念的脚步。一点一滴,若冬夜温暖的火炉;照耀繁星残雪,染红了梅花的时节。那紫红的梅,曾是妈妈的最爱!
小时候,每每半夜醒来,总是看见妈妈一边用煤铲扒拉着小火炉,直到最后一块煤炭燃尽;一边用爸爸劳保发的绒线手套拆线,给我们姊妹几个编织毛衣毛裤。
那时候自己太小,根本不懂事儿。不理解妈妈为什么工作了一整天,还要辛苦的熬夜为我们做这作那。童年的时光,好像什么都特别匮乏。苦寒的日子,在妈妈没日没夜的操持下,我们这七口之家,变得稍微好些。起码那时候,别人家的孩子都没有穿过毛衣毛裤。

时间煮雨,时光飞逝。一桩桩一件件,有妈妈陪伴的春秋,像流云一样飞走。像冬夜里的野鹤,衔了秋天最后一抹暖,向西远行!
满天的星星呀,掉进世间幽幽梦。那熟悉的身影;穿过寒冷的黑夜,依偎厚重的街巷,风,依旧寂寞地吟唱!
日月忽然明白,秋意阑珊是昨天;四季更迭,浅浅淡然,山河故人一水间。素时向晚追,人间依然美。愿我们以后的日月,安然恬淡。不语悲欢,风识草木,阳沐红尘暖。人人恰逢其时,生生相伴平安!
愿此世界与彼世界,多生欢喜,以虔诚的心敬彼岸花开。不舍波澜,不畏暗涌。愿山河无恙,心似琉璃,守候妈妈的日月星辰!
2021/12/02/午夜11:35分于家里

图片来自网络,旨在传递精英文化!
感谢你的分享,点赞,留言,转发!

主编简介:
汤守玉,网名冰清玉洁,湖南衡阳人。作协会员,各种文学样式皆涉足,作品散见各类纸刊和网刊。现为《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十一刊》平台主编,微旬刊《大文坊》签约作家。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1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