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沂畔闲晨 316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春日因公来到临沂,晨起无事,便沿沂河闲思漫步。此地乃红色革命老区,战争年代曾发生过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而这些故事也世代一直传颂着。东方曦色渐明,沂城依然黯淡,独自在清晨的幽暗中沿畔而行,忽然临河生出岁月忧伤,自己说不清楚,这是忧郁还是思念,只是感觉内心有种淡淡的牵绊又似留恋,也许来此时间短暂或许生发些许感伤。人生的偶然就在于你很难预测明天会走在哪里?独立沂河岸边细观微澜起伏长闻水声荡荡总有一番感言犹如云烟似出欲止之意。记得有首歌唱"沂河水长又长, 沂河岸边是故乡"的境界,应是在自豪与沉醉中书写,绝非犹我当下览胜之情, 但也许是歌曲作者如我今之忧丝同感。踏着泽畔略带湿透的细沙,望着密密麻麻的小片芦苇,风浪的拍岸声与葭荡深处的鸟鸣声一拍一和竟是浑然天成。
记得上次驾到临沂应是三年以前的秋日,也曾经夜游沂水,在秋香疏影中观月光天倾。三年惚如一梦,今游沂河,又有“春风自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之感。河风纤纤,畔草绵绵,缓缓走在晨曦的幽静中,思想的浮遗却胜过风景的往来。大多数人往往高估自己的功力还低齿他人的能力,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差距微微,人生的成功几乎来自功德筑就与超凡情商的自由发挥。早晨的太阳已从曚昽的东方大地悠悠升起,苏醒的城市里远已传来早练的晨曲及汽车的鸣笛,远处的乡村似乎传来一声声鸡鸣。
自觉此生单纯天然,既没有“三十功名尘与土”的功成名就,也没有“八千里路云和月”的阅达历练。回首人生几度如履川坦,平平淡淡,人们皆能利涉大川吗?我们常常遭遇横流脚下的大河,无桥无舟而归途又被草丛淹没,在内心极度彷徨之时欲进不能欲退不甘,我相信这种天地呼呛不应的境遇他人也一定有过,我也相信在"山重水复"之后又现"柳暗花明"的喜从天降,他人同样品尝过,虽然人人皆言"平平淡淡才是真",可谁人又甘愿自己的生命在寂寞难耐中日月无光呢?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生命就是在红花与绿叶之间苦苦抉择,要么成为主角改造世界,要么甘做配角成人之美。放眼望去,天色大明,河貌已显,岸畔早已有一排人正在垂钓,也许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眼前的水面浮标,没有人注意到身后的观钓者。我就在附近草石中坐下翻开一本书,开始一日的晨读,因为有荡荡水境陪伴,去领略书中更美的风境时一片心灵广泛天地由之洞开,读书与感想并行故仍觉余思汩汩如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为重温岁月灵念而复读?为掀起失去之忆感而复读?人生不是山水间的梦境,焉能寝时便有,醒来便空,荷担着责任的我们是否应当在一段航行之中留下一道轨迹或是心灵烙印,然后在偏地一隅去独自反刍半世的伤感与无奈,去回味走过的风光与乐趣,这也许更让人生的忧思难忘在无声无息中"随意春芳歇吧。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是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编辑制作:烟雨蒙蒙(李安洁)

心语:愿与大同文化事业荣辱与共,传播大同文化事业是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是大同文化事业团队成员的一分子。
【个人简历】
烟雨蒙蒙(李安洁)生于1959年10月末已退休,黑龙江牡丹江人
喜欢狂热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搏击。从2017以来曾经在多家平台发文1000多篇左右,热衷喜欢散文、诗歌、随笔、微说、小说等练笔泼墨,曾经多次荣获多家微平台参赛获奖荣誉。
热爱生活,爱旅游。最大的缺点,想事简单,太直性了。优点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2021年3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