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来好天气,南山又缝大太阳。
重庆南岸区作家协会部分作家会员,区文联、南山街道办事处、党工委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双龙村村委、村党支委相关人员52人,云集大美南山植物园旁的“山里人度假村”,召开“大南山文创题材”研讨会暨《腾飞的双龙》新书发布会。
区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杨金邦,首先代表区作协,为这次会议的召开和《腾飞的双龙》新书编篡发布提供帮助的南岸区文联、南山街道、双龙村、山里人度假村表示衷心的感谢!
按照议程安排,杨主席随即将话筒交由区作协理事、黄桷文学社社长潘云国主持,正式拉开会议序幕。
首先,由南山土生土长,原南山镇党委书记,黄桷文学社顾问,73岁的马金云,围绕大南山文创题材,洋洋洒洒,滔滔不绝,向作家们一一道来,介绍了大南山的历史定位,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列举了双龙盆景交流街、双龙井火锅一条街等15条人文旅游街区,引来游客络绎不绝,其中,近年打造的黄桷垭古街,被重庆市评为最美休闲街区。
南山鲜龙井火锅一条街,日均营收突破30万元;还有遍布南山累长75公里的19条健身步道,是主城市民健身旅游观光的打卡地……50分钟的精彩道来,让作家们受益匪浅。
随即,南岸区文联主席赵瑜,播放PPT电子课件,为作家会员们讲座了“从诗歌写作中看南山文化”,介绍了唐代诗人薛涛等历代诗人描写大美南山的诗句;随着大美重庆两江四岸的打造,为作家们展示提供了“新巴渝十二景”等最新文创题材……
紧接着,潘理事讲述了《腾飞的双龙》新书诞生的精彩故事:去年9月,区作协、黄桷文学社在南山街道双龙村建立“文创基地”一年多时间以来,区作协、黄桷文学社40多人次作家会员,4赴双龙村采风,实地走村串户,围绕双龙村两委建设、双龙村盆景、农业农村、村民脱贫致富、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等,全方位、多角度表现双龙村历史和现实的大批文学作品,组织骨干作家,区作协理事,文笔精英组成编委,编辑出版了61篇25万多字的《腾飞的双龙》。
《腾飞的双龙》共分为十个栏目,其中九个文字栏目:砥砺前行、双龙群英、合力攻坚、山川秀美、历史钩沉、名人遗作、春天岭文萃、月亮湖诗情、统计数据,统计数据栏目里的3篇统计表,充分展示了双龙村近年来所获的荣誉称号,能工巧将,部分获奖盆景,农宿、农家乐等。在“多彩镜头”栏目下分设了双龙群英、学习培训、岁月留芳、乡村生活、精品盆景、诗配画、桑梓风貌等七个小栏目,刊发124幅记录双龙村时代变迁的精美图片。
双龙村两委委员、《腾飞的双龙》编委舒翠,代表因病不能参会,区作协理事、《腾飞的双龙》编委,年过68岁的赵心放撰写的《腾飞的双龙》编辑出版说明,讲述了这群50后编稿人的动人故事。她说,这本书的编辑出版是编委们共同努力的结晶,历时半年多时间,接连2位编委生重病住院,把笔记本电脑带到病室,带病编稿,如期完成了编辑任务。
73岁的马金云用较快速度通审全书,赶上出书的计划进度,特意买来眼药水滴用,以抗眼疲劳。年过7旬的潘云国老伴身体多病,他一边照料病人一边坚持工作,抽出时间采访补写文章资料。年过6旬的唐真元发动摄友拍摄大量图片供编委选用。65岁的樊开源需要照顾老母,他挤出时间蹬在印刷厂,为版式设计把关,确保印刷质量。
该书在区供销社、区农业农村委、区文旅委、南山生态保护和发展中心、黄山抗战遗址博物馆、南山植物园等单位和双龙村领导的支持下顺利问世。
双龙村村支委主任、党支部书记韩庆,感谢作家朋友们奋笔疾书,对双龙村经济发展摇旗呐喊!祝贺《腾飞的双龙》发布!
3年援藏归来的南山街道办事处主任、党工委副书记杨鸥为《腾飞的双龙》的发布,表示祝贺的同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词,他说,我土生土长南山,我同南山人民一样热爱南山,热爱南山的这片土地。南山的风土人情、历史人文,是南山街道、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来自铁路的作家代表熊家林,登台简短发言:我居住南岸,热爱南山,同作家朋友们共同为书写南山,赞美南山出一份力。
会议结束,区文联、作协、南山街道、双龙村领导,向参会作家朋友们赠送了《腾飞的双龙》新书。
南山街道双龙村像条腾飞的“双龙”,伴随金鹰岩上的那座高耸入云的“金雕”,沿着更高的目标展翅飞翔。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