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家宜解不宜结
一一看电视戏曲片巜秦香莲后传》有感
作者:南秀山
那天晚上,我观看了某电视台播放的戏曲片《秦香莲后传》后,躺在床上使我久久不能入寝。一场场戏,一段段情,是多么动人心弦啊!
《秦香莲后传》这出戏主要描写秦香莲十八年后的故事。秦香莲的儿子陈英哥为国报忠,从军征战,在疆场上救过张驸马性命。平乱后回到朝中,张驸马在宋王那里给陈英哥报了功。宋王又传旨点陈英哥为当朝武状元。谁知张驸马却有意把自己的亲生女儿紫云郡主许配陈英哥为妻。张驸马他哪知道,紫云郡主在疆场上已同陈英哥建立了生死之交,双方早有情感。就因为十八年前陈英哥之父陈世美考重文状元后,被招为驸马,犯下了欺君之罪,死于包公御铡之下……
从此,秦香莲与皇姑千岁结下了怨恨。这次秦香莲听说儿子陈英哥被点为武状元,又被招为郡马,不由想起十八年前的往事,一阵阵痛楚。又真是不巧不成书,紫云郡主的母亲正是当年与秦香莲争夫的皇姑千岁。秦香莲气炸了心肝,说什么也不同意这门亲事。真的要棒打鸳鸯吗?前辈的恩怨要后代人去继承吗?常言说得好:“冤家宜解不宜结”。
后来这件事儿还是当朝丞相老包公从中调合,十八年的恩怨终于被解开了。秦香莲和皇姑千岁互相赔情道歉,和归于好。陈英哥和紫云郡主恩恩爱爱更加快乐。于是,我认为这出戏很有教育意义,给后人以很大启发。
观看这出戏后,不由我想起俺镇邻村的一桩往事:有一对青年男女从小同班同学,一直到初中还是同窗好友。俩个青梅竹马建立了深深地爱情。初中毕业后,双方又一起回乡参加劳动。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女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会有人提亲。这对青年,不管是男方还是女方,来提亲的人,个个都是扫兴而去。
后来经双方父母了解调查,才知道自己的儿女早有了意中人。可叹是,他(她)们两家父母已经结下十年之久的恩怨,只因为地界上一棵小树所引起的纠纷。因此,两家父母不同意这门婚事。尤其是女方的父母对自己的亲生女儿毒刑考打,使用压力,妄图拆散姻缘。谁知女儿一怒之下,服毒自尽了,等父母醒悟了,事已来迟,女儿再也没有抢救过来,后悔莫及。
从以上事倒证明,思怨宜解不宜结,望广大群众要从《秦香莲后传》这出戏里吸取经验,化恩怨为友谊。尤其是司法部门的同志,要学习老包公,一定做好民事纠纷调解工作,在我们的和谐社会里,不要再发生棒打鸳鸯的悲剧……

读后感怀随笔
之/了凡
秀山老师文笔彩,观影妙语醒人灵。
恩怨宜解不宜结,读后深思世俗改。
青年自愿秀恩爱,棒打鸳鸯实不该。
顺其自然不多问,情缘合和家睦蔼。
写于2021,12,2日早上7点26分!

作者简介:南秀山,河南省虞城县利民镇人,商丘市作家协会会员,商丘市淮海战役研究会会员,商丘市政协文史委员,虞城县炎黄文化研究会利民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利民镇档案室管理员。曾任《京九博览》《黄淮评论》《商丘党史》《商丘工作》《少年素质教育报》《安全教育周刊》等报刊特约记者。当过民办教师,当过煤矿工人,现任利民镇政府通讯员。自1995年以来,在县市省等级报刋上发表新闻报道800余篇;发表小说故事,散文杂文,诗歌曲艺,通讯报告文学300余篇;发表摄影报道58幅。有十余篇作品曾获奖,特别是采写的《故道村官》《梨园情歌》《从坎坷路上走出来的人》三篇报告文学,相继发表在《京九博览》《黄淮评论》《文化商丘》三家杂志上,2008年与2009年两年两次被第十四届与第十五届“中华大地之歌”征文评选组委会分别评为一等奖,在2008年11月9日与2009年11月20日连年两次出席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奖大会。两年两次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同国家有关领导人及全国参会代表合影留念,同是还与毛主席的孙子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副部长毛新宇单独合影。2017年12月又出版一部文学作品集《忠魂》一书,约60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