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清明节思念母亲
文‖贺庆昂(南京)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我从南京中午十二点启程,乘车回家祭扫祖坟。我们家的老茔地在村南边,茔地苍松挺拔,郁郁葱葱。
大地回春,桃红柳绿,最使我眷恋的是我的母亲。慈母仙逝,鹤鸣低回;音容犹在,永垂千古。母亲啊,我在您的墓前长跪不起,追思您一生的恩德。
二00八年一月二十八日晚上九点三十分,您永远定格在这个时间,永远闭上了慈爱的双眼。丟下子嗣后代静静地走了,您走的是那么地从容不迫,您走的是那么地平平静静,您走的是那么地悲怜淡定。自古人生谁无死,只有抱恨青天,令我大恸!
母亲王保兰生于民国十三年,出生农家。我的舅父教书,幼时随我的舅父学习两年私塾,识字甚多,她知书达礼,贤淑聪颖,十九岁嫁于贺氏家族,生有四男一女。婆媳关系笃睦,相敬如宾,至尊至孝。
母亲一生勤劳务农,委屈求全,家务琐碎之事,主动包揽,含辛茹苦。使家庭生机盎然,温馨快乐。母亲的一生遵守三从四德,公序良俗,邻里和睦,贤淑美德。母亲啊,您是天下最善良最睿智的母亲,您执着,坚韧,贤惠,勤劳,您的形象永远留在后代的心中。我在部队当兵九年,每次探家,母亲总是嘱托我在部队安心服役,忠心耿耿地为国家多作贡献。
光阴荏苒,一转眼母亲离开我们十多年了,今天清明节,我来给您扫墓,焚纸,母亲啊,您安息吧!
在我的父亲辞世的后半年的时间里,母亲始终接受不了父亲离世的残酷的现实,整天以泪洗面,郁郁寡欢,沉默寡言。母亲一直处于极度的悲痛之中,须臾变得老态龙钟,我看了煞是辛酸!我的妻子为了让母亲抛弃忧伤,有一个好的心情,特意到街上买了一件黑色的呢子罩褂,母亲爱不释手,感觉到了家庭的温暖,露出了父亲去世后的久违的笑容,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用手机拍照留念。
后来,由于母亲内心的隐痛没有彻底地摒除,在一个旭日东升天气晴朗的早晨,突发高血压,昏迷不醒,病倒了。我和妻子及儿子在南京急匆匆地赶回来,我们兄弟姊妹决定轮流看护母亲,经过我们的悉心照顾,母亲笃病初愈。
我的母亲对我的哥哥贺庆扬说:“儿啊,你在泗洪县委政府机关里做公家的事情,工作做好了,当妈的脸上有光彩,不要老是往家里跑;我有你的弟弟照料,也就行了。” 我听了母亲的话,流下了感动和愧疚的泪水,这就是无私的母爱,平凡而伟大。
自从我的父亲辞世以后,母亲的状态一直不好,情绪低落,愁眉苦脸,总是念叨着父亲生前的琐事。
永别了,我的父亲母亲,他们一生相濡以沫,同舟共济,成为永恒的经典。六十多年的风雨陪伴,父母亲的坚守,没有虚情假意,粗茶淡饭,一直过着普通的生活,不嫌寒碜。父母之间少了爱情的自私,多了爱情的纯粹,而纯粹,又是爱情长久的保证;六十多年的风雨陪伴,日子在锅碗瓢盆的交响乐中和柴米油盐中缓缓地消逝;六十多年的风雨陪伴,酸甜苦辣与同甘共苦的所有的生活片段,都给生命最美的篇章。
我的父母亲一生过着平淡的日子,虽淡犹浓,韵味绵长。那悠悠岁月是一面镜子,照着全家人的快乐。我觉得,富足的生活也不及粗茶淡饭的实在;华丽的语言也不及虔诚相守的真心。父母亲一生的爱恋生活,虽然简单却很真诚,平平淡淡就是幸福。
在这清明节的时间里,我不想用优美细腻的语言文字来述说儿子对父母亲的思念,我只能用简单质朴的文字来述说我对双亲的爱和感恩。用以寄托我对父母亲长久的哀思,就算是清明节一切的悲痛尽在不言中。
傍晚,夕阳西下,暮色降临,我的长子开动自家小汽车,携带我返程,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墓地。
写于2020年4月6日


作者简介:贺庆昂,男,江苏省盱眙县人,现居南京市,一九五五年十月出生。退伍军人,后担任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当代作家。南京师范大学专科毕业,二0一四年退休。著有长篇小说《王墩庄巨变记》《创业记》《金陵漫记》三部;《家乡的秋天》散文集一部;《贺庆昂辞赋集》一部;短篇小说集《我的老班长》一部;《贺庆昂诗词集》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