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话“善小而为”
王统富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经常有杂耍卖艺的人在农村耍“把戏”,几圈绝活后,便端着盘子绕场一圈向围观的人讨要钱粮,他们一边碎步走,一边说道:“大爷、大娘、叔叔、婶婶们,帮帮忙吧,给十块不嫌多,给一分不嫌少。”这种乞讨比原生态的那种高明点,但他们还是要放下尊严的。
当时人们虽然贫穷,面对这种场面,有的人还是掏出在身上捂了很长时间带着体温的零钱来,实在没钱的就回家拿些瓜干、杂粮捐出,总不会让乞讨之手空伸一回。人们的向善之心并没因贫穷而退化,施舍多寡更无人计较,全凭一颗心。乡下人的 “不因善小而不为”的真诚回忆起来至今还是那么温馨。
由此我想起《大庄严经》的故事,一个国王外出狩猎遇到一座佛塔便随手供奉了五枚铜钱,此举恰好被旁边一个人看到,那人笑着说了句“善哉”以称赞国王的布施之举,可是国王感觉是讽刺自己善款捐的少,面露怒色,喝令随从拿下此人,随他回宫。 国王问他:“你笑我是因为我捐的钱少吗?”那人匍匐在地,胆战心惊地说:“请陛下宽恕我无罪,才敢说。”国王回答:“好吧,赦你无罪。” 那人说道:“小人自幼孤独流浪,曾在山中为过盗,我曾截住一人搜遍其全身却没发现钱财,见他紧握拳头不放,我怀疑他手中藏有金钱,于是口出恶言吓他放开手,谁知他不顾威胁,拳头攥得更紧了,我又拿弓箭指着他的头颅要他放开手不然就杀了他,他还是不听,在贪心的驱使下,我恼怒地射杀了他,然后扒开他攥紧的手指,结果发现他手中只有一枚小小的铜钱。后来我悔罪信佛,想到能舍性命而不舍一枚铜钱的那个人,我感到大王在没人逼迫的情况下,自愿拿出五枚铜钱供奉佛祖,实在难能可贵,我绝无讥讽之意。”国王听吧,内心默默赞许此人佛心宽容。
现实生活中,我们虽然不能常去佛院布施钱财,却会碰见街头行乞的之人,面对他们,有的人总是慷慨解囊,而有的人或因防范意识强,对乞讨之人熟视无睹,擦身而过,分文不舍,举手之劳的善意也吝啬施舍。行乞之人是否身体健康姑且不论,在大庭广众之下舍弃尊严地乞讨,总有困苦难言之隐,如果人们都能送上一点爱心,投下你随身的零钱,对你的生活毫发无损,而对乞讨人而言,却添加了暖融融的人道和慈善。
同样在人们遭受地震、洪水等天灾人祸的时刻,举手投下你的一份爱心,即便微不足道,也会集腋成裘,乐善可陈。


作者简介:
王统富,男,生于六十年代,山东临沂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职于中共临沭县委宣传部。山东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
历任乡镇党委副书记、县文联主席、县作协主席等职务。
曾在《大众日报》《齐鲁晚报》《读者》《南方周末》《中国纪检监察报》《作家报》《支部生活》《文史天地》等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杂文、纪实文学等百余篇作品,喜读文史,品味生活,感悟人生!
编辑简介:王丝雨,女,笔名:诗雨年华,80后,山东临沂人,临沂市作协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品见于《新疆文学》《临沂日报》《东方散文》《今日头条》《双月湖》《鲁南商报》《钻石文艺》《临沭文学》等各大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