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继雨眼里的油画与摄影
——走进“摄影大赛”触摸瞬间熊继雨眼里的油画与摄影
同为艺术,油画与摄影,一个追求像,一个追求更像;一个追求聚神,一个追求传神;一个通过色与笔,把无尽的梦想画在布上,一个则通过镜头,把瞬间的生动化为永恒……
油画与摄影,像日月随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又似鱼与熊掌,看似不可双得,又似可以兼得……
在一般人眼里,熊继雨是书画家,一书,一画,如他生命的双翼,助他追梦,帮他高飞,而他对摄影的喜爱与取景功力,亦不输他人,只不过他的书画之光更强,更盛,以至不意间暗淡了他的摄影之功!
凭心论,熊继雨的书画,在笔者看来,是书比画贵,而他却不以为然,并深以为书画同功,不输彼此……笔者则不得不反思,也许是出于对他笔下的油画,缺乏正当而又必要研究的缘故……不然,谈起油画来,他何以如此的酣畅自信,以至于陶醉到如孩童般的眉飞色舞,以他的书法功底与勤奋品行来看,真理似乎在他的一边,错就错在,笔者对来自大洋彼岸的油画的偏执与误读!
孔子说“见贤思齐”,其实,这是做人的高品格与大境界,假贤者可以挂在嘴上,书法家可以夹在笔中,而真正要放低身段,躬耕践行,实为不易……
有人可以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如果再做到“改造到老”,就已经成为自己的“圣人”了。而在现实的大众中,又有几人可以胜出?!
改造自我,实为改造灵魂,因其难,才愈显悲壮与可贵!2021年11月29日,时逢周一。
一早,便接到济宁市老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姚秋芳女士的电话,她在电话中告知,周一她在济宁艺术剧院展厅值班,希望李清发、丁继同、熊继雨以及笔者几位兄长,能腾空抽身过来看一看摄影展,时间暂定下午2点。
周一正是大忙的时段,抽身观展并不易,果不其然,清发、继同二兄因故请假,可到场观展的,唯继雨兄与笔者。进得展厅,从一厅到四厅,挂满了名家会员的摄影佳作,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男女老少,五谷丰登……
有挥汗的舒坦,有醉心的喜悦,老人额头皱折间的惬意,少年眼窝渴望中的力量……
瞬间可追,细节可捉,生动的真场面,艺术的大舞台……透过一幅幅可圏可点的上品力作,可以窥知,此次展览,摄影家们对使命的坚守和生活的深耕!
据姚秋芳副秘书长介绍,此次展览是由济宁市农业农村局、济宁银行、济宁市老摄影家协会共同发起举办的,标题为:“济宁银行杯‘乡村振兴 美好济宁’摄影大赛”;主题则是,通过摄影家的宝贵镜头,记录并深挖在济宁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伟大变革,以及在这场伟大变革中,所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物!
镜头下的主人翁,多是普通人。他们脚踩黄土,身在一线,知春耕,抢秋获,心地坦荡,创造生活……他们是最普通的农民,也是最接地气的英雄……
摄影家们不畏辛劳,粗布拙衣,怀揣相机,肩扛镜头,走入田间,踏进沃土,抓拍劳作的瞬间,发见创造的力量……因而,也就为此次摄影大赛,提供了丰厚的现实力作!
继雨兄到得早,看得细,也建树深。在他看来,同为记录,摄影,可把分分秒秒的历史瞬间,完完全全地保存下来,多以细节见长;而油画,则可把历史瞬间的人与物,进行意义非凡的渲染和夸张,以实现对美的传递与颂扬,更以宏大取胜……二者相较,则多如日月交辉,星汉共明,你助我力,我乘你势,增色添趣,互相成就!
摄影如月,抢瞬间,抓细节,讲故事,逼真生动,娓娓道来;油画则如日,凝万力,放高光,送温暖,长河咆哮,滔滔滚滚……摄影有记录之长,油画多提练之美,喜爱摄影,更喜爱油画的熊继雨,创作之余,难免生出些许孤独,那是只有奋斗者才能体验到的三线城市的孤独!在济宁这样的城市,选择油画,则多半就是选择了孤独……然而,也正是由于孤独的陪伴,一名真正的斗士,才有了奋斗的快乐;一名真正的创作者,才能有勇气撕开胸膛的束缚,用心中的巨灯,照彻一切探索之路上的坎坷与羁绊!“摄影,既是瞬间的记录,又是凝固的艺术,当一位油画家,用色彩,一笔一笔把梦想付之于案的时刻,摄影家却用快门定格了心中的一切……”读着这样的文章,此时的熊继雨,似乎已剖解了这样的孤独,他有所思,似更有所悟,在他看来,孤独,既然是少数人的游戏,那就是少数人的养分,而艺术的真谛,不就是牢牢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吗?!
艺术家简介:熊继雨,油画家、书法家。齐鲁油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一级书法师,文化部授予影响中国50位油画大家,系中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山东分会会员、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市油画艺委会副主任、济宁市书画协会副主席、太白湖区书画协会名誉主席、山东省首届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济宁市分会主席,北京瀚海千艺画廊、北京珍品天下字画行、山东艺心苑画廊签约画家。
(王长鹰/文 姚秋芳/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