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那江那山 那路那一抹红
段德凤
假日,许多家庭利用这闲暇之余,告别钢筋水泥之森林,去那人扎成堆、人挤人、人看人、人山人海、名川大山、风景名胜、大都华市走走,畅享外面精彩的大千世界。
然而,我家则不为然,在中共建党一百周年、建国七十二周年,在“猫论”转至走向共同富裕之年,我们思念着那诗和远方的山川田野,向往着那一抹红色。于是,我们决定去湘桂边界越城岭山中,去追寻那份历史上厚重的一抹红与壮丽的诗篇。

(一)
朝霞,映红了甲天下的山山水水。小车离开了桂林市区,驶往越城岭兴安与全州方向。啊,久违了,湘江,我又一次来到了你这条曾被血染过的江边。
1930年12月至1933年3月,中共粉碎了国民党的四次“围剿”。1933年9月至1934年7月,中共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败;10月初,国民党再次大举进攻湘赣苏区,中共中央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
1934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一、三、五、八、九军团及中央、军委直属队和机关8.6万人,从瑞金、古城等开启了长征;红军连续攻破了敌人的三道封锁线,于11月下旬进抵越城岭湘桂边界。
此时,国民党中央军与湘、桂、粤军阀调集30万大军,在湘江上游的广西全州、兴安、灌阳布下了全歼红军“铁三角”第四道封锁线。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全州与兴安之间强渡湘江,打响了长征以来第一大战役,这也是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红军浴血奋战五昼夜,虽然成功渡江,但遭敌军重创,“最惨烈、最悲壮”的硝烟散后,红军仅剩3万余人。浴火重生的红军与中央机关只得分兵继续向西挺进……
(二)
下午,我们进入越城岭腹地广西龙胜县境内。美丽的山城、热情好客的宗亲、朋友留不住我们;诱人的龙脊梯田、温馨的温泉吸引不了我们。我们将车停在突兀腾空直指浔江的红军岩下x114公路边。面对四周磅礴巍峨、欲与天公势比高、天生一绝的险峻大山,我向家人们介绍说:这条公路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建的,路下河叫浔江,它发源于广西资源县和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流入珠江;东面大山便是越城岭的最高主峰猫儿山,海拔2141、5米,西面是龙胜的马堤、伟江乡,与我家乡城步县的八十里大南山、五团相接,南面是寨纳(现泗水),北面是江底乡,通往我城步县杨梅坳和资源县;1934年12月7日,部分红军在这岩石上召开过临时会议,为掩护红军主力挺进湘西、贵州,在寨纳和马堤鸟坳、河口、潘寨等与桂军展开了阻击战。
尔后,我们从八滩沿原红军长征路驶入马堤、百湾、白竹坪、芙蓉群山之中。这里的山,重峦叠嶂,苍山如海,绿树葳蕤;这里的路,特别难驶,路窄、坡陡、弯道急,蜿蜒曲折,根本够不上林三级公路标准。但这山体沟壑雄浑、幽深、苍老,那山色葱茏,村落古朴、娴静,湛蓝的天空,洁白的白云,清新的空气,美得令人窒息,令人徬徨,令人流连忘返。尽管这醉人的诱惑,我这老司机都不敢有半点丝毫大意与分心欣赏,必须全神贯注地注视前方,双手紧紧地握住方向盘。
路上,我们见过广东省惠州市在马堤乡对口扶贫修建的小学,也偶尔遇上迎面爬行驶来的车,我们不是在错车道上等它而过,就是在路山边寻找稍平坦之地让其而过。
此时,落日把天边浸染得绯红酡颜一片,将满山渲染得如幻如梦如醉。之想,不知当年那一抹红是怎样越过这山峦逶迤、前有桂军阻截、后有蒋军追击、侗瑶壮苗居住的深山老林?

(三)
天黑时分,我们终于到达广西芙蓉与湖南城步五团独树之间的湘桂桥。这桥不大,却是要道。五团河与咬头(洞背)水也在这里汇合。站在江山依旧的桥上,我看着两桥头自己当年领队勘界与广西龙胜县政府亲手埋设的湘桂界碑,不知不觉触景生情,仿佛又见当年红军过此桥时遭遇白崇禧桂军的阻击,不得不从五团过河从芙蓉边上挺进广西的场景。四十年的工作,我与这方山水结缘也很深很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湖南城步县林业局工作的我,与原清溪区委书记刘辉和、县党校阮大学(广东人、清华毕业、嗜书如命、不惑单身狗,时城步文人偶像)三人来到五团公社蹲点,我们利用闲暇时间,徒步对龙胜与城步此段红军长征路进行了调查考察,现在想起来也不枉然。念想正酣时,文平提醒我:“爷爷,快走吧,天黑了,我们还要爬老山界呢。”
我加大了油门,驶过金东、五团、白水、藤坪、江头司。车入金门坳上三叉路口时,我停车介绍说:“左手边的路便是中学教科书中陆定一笔下的老山界了,也是红军长征中经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山顶上是四十八坪、四十八溪的南方呼伦贝尔大草原八十里大南山。当年红军经过此地时,王震将军说:“多好的大草原啊,等革命胜利后,我们要在这里办一个大牧场。”王总理的愿望实现了,现南山牧场是南方最大的现代化牧场。山上周围是高山台地草原,有幽澈的湖水,有一年四季盛开的各种各样的鲜花,有冬季皑皑白雪。山顶可观山间碧绿的原始次森林,青山如黛;若是天晴时,晨曦如雾幔锁楼台,人在天外;然后是崇山峻岭上白云飘飞,蓝天与白云融为一体,草原辽远、宏阔、清新、澄澈,可曰惟余莾莾,尽收眼底。不过,此时的黑山岭以上,估计浓雾已锁住了那盘山公路,行车极难。右手边的路是下金门,过桃林去县城的路。”
“安全第一,我们还是回县城家里睡吧,明天再上南山。”平平说。
(四)
湖南城步,楚南极边,南岭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西面之越城岭山脉与雪峰山山脉交会处。东有越城岭第三高峰二宝顶,海拔2021米,南为南岭湘桂边界,西北为雪峰山山脉。
“五岭逶迤腾细浪。”当年红军在这奇峰迭起、巍峨壮丽的越城岭与雪峰山交会处三过城步苗乡。

1930年12月中旬,奉命北进总指挥李明瑞、中央代表邓斌(邓小平)、军长张云逸、参谋长龚鹤村,率领红七军转战江西途中剩下的两个团4000多人从广西北上,他们越过青林界,经过湖南通道县,攻克绥宁寨市(原县城)后,于12月23日进入城步翻越枫木界,到达山口村宿营。当晚,红军领导会议决定攻下武冈城,进行部队休整和补充给养,以恢复部队的战斗力。
次日,红七军经西岩、花桥进入武冈境内。红军主力刚离开西岩,城步和绥宁两县的团防军数百人在当地豪绅的协助下,前往西岩追击、清剿掉队与受伤的红军,双方在西岩、牛市桥等地展开了激战,红军击毙敌人25人,10名红军光荣牺牲。
12月24日至27日,红七军围攻武冈县城四昼夜,攻城失败后转至全州。1931年7月,红七军到达江西于都县与中央红军会师。

1934年7月,湘赣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第六军团执行中央命令先行突围西征。9月8日,军团长肖克、党中央代表任弼时、军团政委王震、参谋长李达率领所辖的十七、十八师9700余人,从广西资源县车田乡翻越湖南界后分两路进入城步境内。一路经东河、枞树包至新寨、沙基、蓬洞宿营,军团司令部和四位主要领导设居沙基铺刘子丰家;另一路经大坪头、岩屋溪到大河宿营。此时,敌军调动了大量兵力集结于城步,企图围歼红六军团于城步东南地区。
9月9日,驻蓬洞部队先后经隘上、汀坪、红沙洲、上岩头、桥头寨至横水一带。中午,前锋部队侦察了横水界上李觉保安团之敌情。驻大河部队经打铁厂、头寨、隘上与主力部队汇合于桥头寨。下午,前卫部队第四十九团在离县城19公里处的横水界,击溃湘敌保安第二十团覃有晋部,李觉保安团溃败后则逃往县城,红军追击至贺家寨。由于敌情的变化,红军放弃了攻夺县城的计划。
9月10日,红军主力从横水经杓杓、边溪、栗坪、仙鹅界(贺家寨部则翻越漏通峰至仙鹅界)到达岩头寨、丹口、下团宿营。而李觉部第二补充总队和敌军第五十五旅一O九团于这天也已占据了丹口的马鞍山、笔架山、皮冲界等地堵截红军。下午,红六军团分别在岩头寨、丹口观音阁召开指战员战前动员会议。
9月11日上午,红军做好了战前准备工作。下午,红军主力冒雨挺进丹冲,上围洲界,登应声岩,过白木山,翻越乌鸡山向绥宁上堡、界溪、赤板开进;后卫部队则在皮冲界、人山头、撑架脚、观音阁、下团与来自城步、绥宁两县的敌军激战;红军第五十一团三营为掩护军团主力西进,以三个连的兵力从当晚九点钟至次日拂晓,在丹口下团莲花桥迎击敌军八个团的兵力,打退了敌人的三次进攻,天亮后才奉命撤出莲花桥,经孟公坳北上乌鸡山追赶主力部队,但在此战中有三名红军光荣牺牲。
此次红六军团西征经过湖南城步苗区,历时5天,行程150公里。

1934年12月5日,涅槃重生的红一方面军第一、九军团主力和红三军团第十八团、红五军团第十四师、中央党政军机关与领导、叶剑英领导的军委第一纵队、红八军团部分部队等,从广西资源县车田、堑头两地出发,经大河湾到达城步杨梅坳下牛水、蓬洞横路口等一带宿营。
12月6日,红军从横路口分两路出发,一路经大水、栗树坳、内里、砂子界(铜钱界)至大地茶园寨;另一路经蓬洞、隘上、产子坪、汀坪、长滩、冷水溪、虎形界至茶园;此时身患疟疾的毛泽东主席,5日下午随中央纵队被战士们用担架抬着住进(湖南城步)汀坪冲田背后陈立基家,7日临走时,工作人员送给陈家两块大洋。
12月7日,红军在茶园开展政治宣传,召开群众大会批斗土豪。中央纵队先行至江头司,毛泽东主席等住在(湖南城步)江头司三组佘家。
12月8日,红军从茶园分两路向西挺进,一路(红九军团等)经江头司翻越老山界至南山板栗坪、烂泥塘、大坪、鸡爪坪、胡家坪宿营;另一路(红一军团主力)从茶园经恒洲到五团(莫宜峒)后,分兵三路,一路经独树寨到达广西龙胜境内经芙蓉至布弄、中洞到白竹坪一带宿营;第二路从五团经巡头脚板界到龙胜潘寨宿营;第三路从五团经塘泥至龙胜甘甲水等地宿营;红三、五军团、后卫部队在(湖南城步)蓬洞、茶园等地阻击敌人后赶至江头司宿营。
12月9日,红九军团主力等一路从南山进入长安营(横岭峒),途中击溃了反动“义勇军”和敌地方民团。军委一纵队从龙胜坳头、东寨、秧地出发,经城步五团、脚板界(九打界)到龙胜潘寨、洋湾宿营;红三、五军团、后卫部队从江头司到达南山大坪、鸡爪坪等地宿营。
12月10日,红九军团主力等分两路行进,一路从长安营经三浪田、地闷、青山口、麦塘进入通道县瓦厂界、石岗、石坪至临口、下乡宿营;另一路从长安营下长坪、大寨、岩寨一带宿营;红三、五军团、后卫部队从南山进入长安营。
12月11日,红九军团从岩寨、大寨出发,经老寨、六马六甲进入绥宁黄桑,再经通道木脚至临口。
这次红军入湖南城步历时7天7夜,行程335公里,打击土豪劣绅126人,地痞7人,土匪45人,其中处决罪大恶极者21人。
苗乡的福气,红军的福地。经休整,红军恢复了元气,振奋了精神,酝酿出了通道转兵会议决定,孕育奠定了中国革命的舵手。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弹指间几十年已过去,中国历史发生了巨变。但那惨烈战场犹在,那荡气回肠的铁血传奇与悲壮,却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际与脑海。红军那理想、信念、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激励着我们。他们将悲壮变为胜利的起点,他们在湘桂边界写下的那浓墨重彩的一笔,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2021年9月于珠海)

宋祖英-《十送红军》
作者简介:
段德凤,男,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人,苗族。在城步县党政机关工作过几十年。原市青年书协理事、市书协会员、县书协理事,市县人大代表。经常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