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河畔的汉代古村
刘炳义
在青州市北部的何官镇,有一条美丽的龙泉河,这条河的两岸隐藏着一条汉文化带,何官镇石家村就是这条汉文化带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传,石家村起源于西汉,兴盛于明清,距今已经2600余年了,千年的灵气铸就了铁打的石家庄。
抗日战争爆发时,石家村已成为寿光西部少数拥有砖砌围子墙的村庄,当时,村庄四周杏园,桃园环绕,村内合抱粗的大树随处可见,浓荫浓蔽,俱村里老人讲,为抢修胶济铁路。中共益寿县委从村里征调了100多棵大松树。
不知从何时起,村里人在耕作农田时,就经常拾到陶豆片,陶盆片等。更有甚者还挖到了石臼,该石臼现存石家村史馆。
龙泉河从田野上逶迤而来,通过石家村南双龙桥后一分为二,二龙入海,这座双龙桥,传说当年曾走过曹操率领的青州黄巾军。两河中间,夹着一块四面环水的风水宝地,俗称鳌盖子,又称二龙入海处。俱寿光县志和1991年青州市地名录记载,进士石千墓就在上面。
现在的石家村虽然规模不大,也就是200多户人家,但是这个小村自古就有众多的传说,这些传说又给这个偏僻的小村,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
2009年10月,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清华大学夏教授,发现石家遗址为汉代聚落址,面积为15000平方,这在当时已经是规模很大的村落了,科学用它不可争辩的事实,印证了石家村民口中的传说,何官镇石家庄是汉代古村。现在的石家遗址已被青州市人民政府挂牌保护。
作者简介
刘炳义青州市何官镇石家庄人,青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大专文化,现任石家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自幼喜爱文学,酷爱历史,喜欢写小散文,小故事,中共益寿临广四边抗日根据地抗日斗争故事,曾有多部作品在百度,搜狐,都市头条等网络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