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在引领我们改变思维?
三标课堂!
是什么助我们提高做题能力?
五点四题!
是什么教我们做真正的小老师?
小老师大学!
孟国泰先生为我们上了一节非常有意义的课,人生的转折点就悄然而至。
他为我们诠释了五点四题的深层含义;
他告诉我们如何树立自己的志向;
他教会我们怎么实现“个个都是好老师”。
首先,我们要学会运用“五点四题”。“五点”即重点、难点、易混点、易错点、盲点,“四题”即命题意图、解题思路、类题演练、借题发挥。对于一个章节知识点,要层分缕析地将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盲点抽取出来,逐一攻克;对于一道难题,我们要知道编者的命题意图,理清自己的解题思路,多做类题演练,达到借题发挥即自主命题的程度,就实现了对知识点的全面掌握。丁梓琪同学就用自己的理解很好地阐述了“五点四题”。她对于语文学习的难点之一——古诗就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唐太宗曾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从丁紫琪对于古诗的学习感悟,我受益良多。
结合孟先生的讲解和小老师丁梓琪的演讲,令我茅塞顿开。对比小老师丁梓琪的学习心得,我简要归纳了关于学习文言文学习的一些认识,在我看来,学习文言文的重点是借助课下注释,感知诗句文章大意,难点是对于文章内容、情节的理解,如学习游记散文《三峡》,难在进入诗文意境,体会山川风物之灵秀;而《孟子三章》的学习,难在把握孟子的思想主张,从中受到启发,易错点是古文中存在的一些文言现象,例如通假字,“阙”同“缺”,“反”同“返”,易混点是古文中存在的一词多义现象,有很多字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距甚远,极易混淆,盲点就是对于写作背景的了解,不结合相关的写作背景就难以准确把握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

其次,要立志。立志是做人的根本,孟先生说:“立国先立人,立人先立心,立心先立志。志立则心立,心立则人立,人立则国立”,我们要树立远大的梦想,如果我们只能看到眼前,那么脚步将停留在原地,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圈。一个人的梦想有多大,他能到达的地方就有多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陈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总理;致力于成为教育家的孟国泰先生,都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不应该束缚自己,天空才是我们的极限。
最后:
诚挚感谢“三标课堂”带给我们自信与光芒!
感谢“从个体出发新教育”营造的美好蓝图!
感谢“三标课堂”下熠熠生辉的我们!
作者:任冠颖(育英学校97班学生)
编辑:焦振
